美文网首页诗酒趁年华心理新新家园
写作可以是一种自我治疗吗?

写作可以是一种自我治疗吗?

作者: 图特亚斯坦 | 来源:发表于2018-06-03 17:53 被阅读2734次

最近在一些不同的场合里,听到有朋友说,写作是为了治愈自己。今天突然想起这个问题,觉得多少有点意思。通过写作真的可以治愈自己的心病吗?

据我所知,人类得病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1.内在因素:先天缺陷、免疫力不足、心理问题等;

2.外在因素:误食有毒物品、感染流行性病毒、受到外力伤害、对身体器官使用不当等;

而人类对“病症”的解决办法,以我个人日常经验总结,可分四类:杀、补、堵、排。我们身体在进行自我修复的时候,用的其实也是这四个。当有病毒入侵的时候,身体会主动产生大量白细胞,用以杀灭这些异物,如果不能成功,那就需要我们吃一些相关的药品作为辅助。更严重的,例如切除肿瘤,也属这类。而当身体缺了什么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进行补充。元气不足,可以吃点补药,脏器损坏,也应该换一个,这都属于“补”的方法。

“堵”和“排”则与治理河流相似,“堵”可以应急,部分病症确实只需要压一压就好;而“排”出于更长远的考虑,大禹治水和李冰父子修都江堰,不失为形象生动的例子。对应于治病,吃止痛药应该属于前一种,而排毒调理等则属于后者。

相比于身体机能,心理问题显然有它的特殊性。虽然它的产生必然也来源于内外两个方面,但其外部原因往往不容易推知,内部因素也极难判断。我们对身体上的疾病,是用我们的大脑去检查、去诊断的(辅以医疗设备)。但是对于精神上的问题,却没有“大脑之大脑”可供咨询。有句话叫:“医生如果连自己的病都医不了,怎么医好病人?”当然,这句话需要分情况来讨论。很显然,医术再高明的医生,也不可能给自己开刀。至于寻常的咳嗽感冒,自我医治自然是很简单的。

事实上,面对大病,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对于自己来说,医生最大的优势在善于防患于未然。他们通常有健康规律的作息,也懂得养生和调理。可是这方面对精神疾病往往是无效的。很多精神或者心理上的病症都来源于童年。这种从小就携带的“心理病毒”可能潜伏在任何人心中,心理医生自己也不例外。而人类是否真的能够通过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来正确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暂时还是个问题。

而当一个人,试图通过写作来“治疗”自己的心病时,他将扮演起两个角色,第一个是病人,第二个是心理医生,但他未必能够成功。首先,他显然是个不合格的医生。包括他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治疗方法和经验等方面都是残缺不全的。其次,他也是个不合格的病人,他实际上并没有去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疾病,而是寄希望于一种“无痛治疗”。这种自我治疗之危险在于,专业的医生在确诊病人的情况之后,在开始治疗之前,可以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治疗方案。然而自我治疗却属于走一步看一步的状态,没有任何把握可言。

出于治疗目的的写作,是非常特殊的一种写作。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文学写作。一旦“治疗的”写作转化为文学的写作,那么也许只会使病情加重,离治愈越来越远。写作对于治病,可能有两种作用:第一是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可以理解为“替换”,其实也可算是“补”的变型;其次是一种心理疏导,也就是“排”。面对心理方面的病症,我们不大敢使用“杀”和“堵”,可能是因为我们确实看不清敌人的具体形态和位置,主动出击反而容易陷于被动。

如果有心理医生的指导,治疗性写作不失为一种好的工具。在上面提到的那两个作用以外,它还可以是一种“病况报告”。业务娴熟的医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患者书写的内容对他的病情进行监控,虽然结果未必是可靠的,只能作为参考,而且医生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文本解读能力。另一方面,这种写作必须足够坦诚,否则就起不到任何效果。如果你打算写一篇武侠小说,或者一篇抒情美文,然后交给医生诊断,最终只能是徒劳。

对于患者自己而言,写作还有自我催眠的作用。精神分析专家通过对患者进行催眠,使他们在意识模糊的状态下道出一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事件和感受。写作也许有类似的作用,它使人自觉地往自我的内心渗透,积极地挖掘潜藏在角落里的蛛丝马迹。就好比调查一个悬案,破案的关键常常躲在不起眼的地方。写作使你睁大眼睛去搜集可能的信息。

众所周知,写作是一种基于记忆的活动。当然,人类的很多活动都基于记忆。当写作从记忆中独立出来的时候,它自身独特的发展曲线便反作用于记忆本身。所以它对我们的记忆施加了种种行为,提炼、替换、缩写、重复、类比。任何写作都借助于修辞的力量,而修辞在运用于写作的同时也改写了记忆的本来面目。关于写作影响我们内心的过程,没有哪点比这一项更为显著。

在我看来,任何对于疾病的治疗,本质上都是“控制”。它有着双重的意义,一方面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治疗的前提,另一方面,你也可以将之看成是治疗的整个过程和结果。但是心理疾病却是一种难以控制的东西,我们费尽心机,仍然对它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却还把写作“放”进来搅局,这恐怕是更加冒险的决策。关于写作将会对一名病人的内心造成怎样的效果,其可变因素甚至比心理活动本身还要多。写作也许使一个人变得精确,正如培根所言,它也可能使一个人变得更加敏感,并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强迫倾向,这对疾病明显有害而无利。

目前来讲,关于这个话题,还无法得出进一步的结论。但不管怎样,具有心理医学功能的写作证明了写作功能的多样性。它确实不局限于文学,如果把写作等同于文学写作,必然会产生诸多误会。作为一种日常表达方式,这类写作治疗的有效性想必还未得到有力的科学支持。如果能有一套比较妥善(但又不失灵活)的操作程序,那么它也可以用于反哺文学研究。患者的文字习作还会成为一种易于保存的标本,后学的研究者只需持有一个密码本,就可以将这些“标本”复原成活检体。

相关文章

  • 写作可以是一种自我治疗吗?

    最近在一些不同的场合里,听到有朋友说,写作是为了治愈自己。今天突然想起这个问题,觉得多少有点意思。通过写作真的可以...

  • 写作偶感

    写作可以是一种情绪表达,是不满足于现实,写作可以治疗心灵创伤,

  • 写作的可能性

    在《高效写作》中,刘主编在最后回答了写作可以带来的可能性: 写作是一种自我疗愈,也可以是人生的晋升阶梯。 写作是一...

  • 我为什么 坚持写作

    写作是什么呢? 写作它不仅仅是 为了要写的多么的 好看 或者 写出多少干货, 写作也可以是 自我对话 也可以是一...

  • 我的写作情缘/文字,是我的素颜BB霜

    奥威尔在《我为什么要写作》中总结的写作四大动机:自我表现欲,美学热忱,历史责任感,政治动机。 可以是过分精辟了,可...

  • 为什么要写字?

    《为什么要写字?》,这个题目刚才想到了,也可以是《写作的何去何从?》也可以是《今天,我们还有必要再写作吗?》 为什...

  • 治疗:营养可以对抗哪三类疾病?

    营养可以是一种治疗手段。➡️(❗️提醒,这个治疗手段只在一些特定的疾病中有效。) ️治疗的干预方式可以分成两个层面...

  • 用写作疗愈自己

    写作是心灵秩序重建的过程,也是自我心理治疗的手段。 ...

  • 写作是一种修行,有苦也有乐

    读书是一种修行,写作也是一种修行。写作的过程就是自我修行、自我改进、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成长、自我成熟的过程。...

  • 心理咨询中,药物治疗的作用和范围。你知道吗?

    药物治疗 这部分的主题是药物治疗。有的人会好奇,心理咨询需要药物吗?不都是谈话吗?准确来讲心理学的治疗,大概就是可...

网友评论

  • echo_yoyo:这篇文说得恰到好处
  • 院长X大叔:1、同意,文学写作很难有疗愈效果(不排除可能有),看琼瑶阿姨、张爱玲、萧红……

    2、把心理学冠以「科学」定语,会将其窄化成「行为主义」类,从而走向「物理」学了。

    3、「疗愈」这个词跟「治疗」是两个极点,治疗像西医的方式,疗愈则像宗教的方式。

    4、如果有疗愈写作,它应该是这样一种形式:展开一张白纸,持笔,不加思考快速写下任何句子,快到感觉手比思维还快。尔后,将写下的东西大声读,并烧毁。
    梅心无影:@院长X大叔 有了举例说明,你的说服力就比作者更强👍
  • 生命的季节:看到写作治疗这个话题,让我想到写日记,我觉得日记就有治疗的作用,心中有很多不能与他人言的话都可以在那里写出来
  • 流浪之羽:写作也许只是疏解对治病的心态吧
  • 漠漠鬼话:真有病是要治的🙊🙊🙊
    图特亚斯坦:@漠漠鬼话 默默从泰国回来啦?
  • 爱逛大观园的刘姥姥:不知道能不能治疗,但是可以借此发泄,这倒是真的!👍
    图特亚斯坦:@爱逛大观园的刘姥姥 姥姥周一早啊!!
  • 清心倾心:任何写作,只要走心,都有疗愈效果。这是走心的事,不必过分用大脑探究吧。
    梅心无影:@清心倾心 🙂
  • 翠娥Z:心理疾病也是可以控制的,除非到了精神疾病的地步。图教授把这两个领域联系起来,有点意思。人如果真病了,就不要去想象也不要去修饰了,安安心心老老实实听医生的话。
    翠娥Z:@图特亚斯坦 我个人很崇敬医者。钱可以再赚,命只有一次,此处适合卖个保险。
    图特亚斯坦:@掏心窝子 医生也不一定救得了你,何况看医生还要花大钱呢,一辈子赚的钱,就最后看半个月病就没了
  • 翠娥Z:看了一半,先为医生喊个冤:“他们通常有健康规律的作息。”——在我看来,医生估计是最不作息规律的职业之一。
    翠娥Z:@图特亚斯坦 哦,老中医。晚安
    图特亚斯坦:@掏心窝子 我说老中医嘛~~
  • 彩色童心美术工作室:这话题绝对有意思!不过只想问病人不合格是啥概念?是病人就必须要合格啊?
    图特亚斯坦:@彩色童心美术工作室 只是开玩笑的说法,不必当真啊哈哈哈
  • 苏玉晴香:一集四十五分钟电视剧,感觉刚开始就结束了,中间好像确实拍过桌子说“某某说得对!”
    苏玉晴香:@图特亚斯坦 同道中人
    图特亚斯坦:@苏玉晴香 这句话写得很有感觉啊
  • 7afafb9fc6a0:写作治愈感觉像是推销写作课的软文,写作这个筐真能装。不过,为了自我满足也不失为一种写作动机。
    梅心无影:@行藏1 写作这个框真能装🙂 是能装,当然装了也可能会漏掉🙂
    图特亚斯坦:@行藏1 哈哈哈,行藏姐姐说得很对~
  • 冰千里:这真是个比较大的话题,需要重新思索什么是“写作”,以及写作的原始目的,也是很有意思的话题,真希望能组建一个小组好好聊一聊哈,不过我个人的观点一定是的,这也是我正在研究的课题,正如你说的会有许多前提,以及每个人的具体人格特质😀
    图特亚斯坦:@冰千里 你说得很对啊。这篇只算是个头脑风暴后的笔记吧,正观点反观点我都记录一下,说不定以后我会重新考虑这个话题呢
  • 三儿王屿:其实有时候哪里会想那么多嘛,学学小孩子一样纸上划划写写而已,治愈不治愈另说呗。我觉得大多数的人只是对自己期待太高的原因。
    图特亚斯坦:是啊,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
  • 王子魚:一种疏解吧,但如果真病了,一定吃药哦:joy:
    图特亚斯坦:子鱼兄健康意识很强啊!哈哈哈~
  • 饕餮思文:为啥我写作的时候有时开心,有时不开心😂
    饕餮思文:@图特亚斯坦 我有时候写的时候很兴奋,像打了鸡血,磕了药😂😂😂
    图特亚斯坦:@饕餮思文 写作会让人开心吗?写不出来焦虑,写完了松口气。。。好像没别的哈哈哈
  • 恺然:图教授最近产量挺大。
    图特亚斯坦:@恺然 质量低
  • gio33:你这文里的观点,我基本都不同意啊:smile:
    gio33:@图特亚斯坦 我主要是没看懂啊。:smile:我觉得,大夫们自己一点儿也不养生,想想他们那工作强度,加班,生活没规律,想养生也难。再说写作,和精神病发病原理基本一致(伊戈尔顿说的啊,指文学)。还有心理医生,看哪里的统计,说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比普通人要大呢
    饕餮思文:@gio33 啊,gio33
    图特亚斯坦:@gio33 这篇是一些碎片,写着玩儿,有别的看法你说说呗
  • 6aa67aaf2695:做自己喜欢的事都可以是治愈,写到多久又有什么关系呢,坚持多久又有什么关系,人无论从事何种艺术创作,都是为了能满足自己,哪怕是为艺术献身也是一种自我满足。
    6aa67aaf2695:@图特亚斯坦 😂😂
    图特亚斯坦:@东狸Rainbow 滚滚君不要想不开啊😱
    图特亚斯坦:@东狸Rainbow 献身。。。

本文标题:写作可以是一种自我治疗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uj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