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词语都不太好描述,也不好量化,只是一种感觉,但可以描述现象。
比如,百度里这样解释灵动——是中国汉语内的一个词汇,表示有了灵气;显灵的意思。 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可以形容声音。形容范围广,可形容人或物。
那如果用课堂现象来描述的话,那就是学生的眼睛里有灵气,思考与分享都是活跃的,不是死气沉沉的;观点是多元的,角度是多样化的,不是一个角度的,不是一个标准的,或者武断的;偶尔有笑声,或者掌声,是一个充满欣赏的课堂。
那么百度上是怎么解释内涵的呢?——一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禀;二指内在的涵养。内涵是一种抽象的但绝对存在的感觉,是某个人对一个人或某件事的一种认知感觉。内涵不一定是广义的,也可是局限在某一特定人对待某一人或某一事的看法。它的形式有很多,但从广泛来讲是一种可给人内在美感的概念。人的感知能力有差异,且内涵不是表面上的东西,而是内在的,隐藏在事物深处的东西,故需要探索、挖掘才可以看到。
那如果用课堂现象来描述的话,首先老师是一个有内涵的人,包括做人与学识上,至少体现在对学生的态度上,特别是对待差学生的态度上,以鼓励和包容为主。其次,老师能够将课堂引向内涵发展,而不是轻飘飘地一带而过,或者压根就不去带。比如,在学生思维的困顿处,或者在思维的闪光处,点拨点拨,往前走一厘米,往深处挖一厘米,往高处延伸一厘米,看到知识的本质,领会知识的联系,渗透知识思想与方法,让课堂上一个层次。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也成为一个有内涵的人。
如果现在要让我给出这种课堂的范本的话,我的课堂还达不到。前些天听媛媛的课,应该有这个水准。
说灵动,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那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是不是极具个性化或者有瑕疵的,若是,那这样的课堂就是灵动的。因为唯有灵动的课堂才是原生态的,才是自发性的,也才有生长性的,而不是程序化的机械化地将不理解的标准答案传来传去。再者,这样的灵动出来之后,是不是能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辨,而不是陷入“对错”二元论里。
这样的课堂,在我们学校的一些老师的课堂上还是可以看见,尤其是数学课。灵动的课堂,能够让听课的人热血沸腾,思维也更活跃,收益也就更多。
如果学生怕展示自己的思考,那就因老师封闭的教育观导致课堂的死板,也导致学生的呆板。这样的课堂,多半是压抑的,是不开心的,学生是没有兴趣的。
而没有内涵的课堂,会让听课的人着急,很多时候就差那么一点点的引领,却因老师的“不作为”影响学生的成长。主要原因在于老师的眼里只管走完教学流程,没去思考知识的背后,更没有思考学生的学情与知识的融合度。开始设计的流程必须走完,预设的话语也需要说完,流水线上的课堂,没有考虑人的因素,那就是干瘪无味的。如果用一条简单的标志来衡量,那就是看一看老师的板书即可。
要体现灵动+内涵的课堂观,需要老师有站在人的立场以及知识本位的教育观,有不断发展的学习观,贴近知识的生长脉络与人的认知规律,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与达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