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古梁温黄,武侠万年长。”
我曾暗自揣摩过,如果有机会能在这五位武侠大师中选择一人秉烛夜谈,该如何取舍。似乎没有太多的犹豫,我就选择了黄易。
如果面对的是金庸老先生,我大概会提起袁崇焕这个令场面尴尬的话题;如果古龙先生尚在世,以我的酒量,估计没法让古老尽兴。梁温两位的作品涉猎不多,不能假扮粉丝。只有面对黄易时,我可以在表达敬仰之余,聊聊我们都喜欢的话题。
可惜,此生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
图片来自于网络社交网络上,祭奠黄老辞世的声音大多是官网的新闻笔法,平淡而有距离感,寥寥无几的深度文里,几乎都把文章的重心放在了“玄幻”和“穿越”上。
的确,作为这两者的开山鼻祖,黄易在金庸和古龙几乎写尽武侠世界的一切之后,仍硬生生地杀出一条新路来,创造了全新的题材,让死水微澜的武侠世界再起喧嚣。
然而,如果仅以“玄幻”和“穿越”,甚至再加上“情色”的标签来诠释黄易,则无异于管中窥豹。
金庸古龙的书,雅俗共赏,读来大都不觉得累。黄易的书,是有门槛的,若要读透,绝不简单。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式地浅尝辄止,就会把黄易归类到玄幻网络文和小黄书作者的范畴内,而无缘品鉴其内涵部分的精华。
“玄幻”和“穿越”只是手段,而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揭开“玄幻”的皮,内里是对空间的局限性的反思和颠覆,所指向的,是对以“破碎虚空”为代表的宇宙观的诠释;而“穿越”的背后,则是对时间的单向性的思考和挑战,所指向的,是对以偶然性和必然性为核心的历史观的展现。
哲学和历史,是黄易作品里最被世人低估的部分,也是阅读的门槛所在。
金庸笔下的哲学,是家国层面的,民族大义、侠者之风,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古龙笔下的哲学,是个人层面的,一壶热酒、爱恨情仇,问世间情为何物,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黄易笔下的哲学,是宇宙的奥秘,是世界的真相,是生命的终极意义。我曾在之前的《只看色情桥段?那是你根本没有看懂黄易》中写到过:
“作为一个武侠小说家,黄易所描述的生命的终极意义,在于摆脱生命的局限。任何和生命有关联的东西,不管是英勇盖世,称王称霸,还是享尽荣华富贵,阅尽人间极乐,都会因为生命长度的局限,而犹如过眼云烟。人生一世,和南柯一梦相比,真正的区别,只在于时间的长短。那应该如何摆脱生命的局限?黄易给出的答案是——跨过天人的界限,由人“入圣”。自古以来,入圣之路各异,但也殊途同归。释迦摩尼参佛入圣,老庄由道入圣,孔孟以儒入圣,而黄易笔下的武学天才们,“籍武道窥天道”,勘破生死之祕,经武道的极致而入圣。通俗地解释,“入圣”两字,在于参悟世间万物的至理,将精神与其融合为一,最终在肉身消亡时,精神已永存,形灭神在。”
这个哲学体系,从《破碎虚空》开始构建,到《覆雨翻云》中庞斑和浪翻云的拦江之战中升华,再到《大唐双龙传》和《边荒传说》中固化。答案本身是否是绝对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在这个层面进行哲学思考的,黄易是武侠作家中的唯一。
黄易的哲学世界和宇宙观,建立在他广博的佛、道知识之上。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对这类内容自然是牛嚼牡丹,不知所云。
有些读者对这样的哲学思考不置可否,甚至以此作为批评黄易作品的理由。这就好比看完《黑客帝国》或《超体》后大骂烂片一样。这类批评的声音,大约只能彰显评论者自身的无知,同时也证明了,门槛在这类作品中确实存在。
至于历史的部分,黄易的作品和之后蜂拥而上的穿越类宫斗剧不可同日而语。初读《大唐》和《边荒》时,对历史所知甚少,读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直到日后对历史有所涉猎时,才突然惊讶地回想起,黄易的作品里真实历史的部分竟然无处不在,这哪里是穿越文,简直是武侠世界和真实历史的完美契合。
金庸的作品里,历史大多只作为背景。相比之下,穿越文的鼻祖《寻秦记》,从异人囚居邯郸到嬴政一统天下,历史便从背景板后走向前台,但这也只是黄易的牛刀小试。再到《大唐》和《边荒》时,历史则以血肉的形式,彻底融入到了整部作品之中,和武侠世界的结合,毫无违和的感觉。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整理一下这两部书里的人物列表和大事记,看看有多少是在历史中真实存在的。
夸张一点,如果孩子不爱读历史,可以让他们读读这两部书,都可以算作是唐初和晋末这两段历史的启蒙了。
除了哲学和历史之外,让我震惊的,是黄易对于错综复杂的多派相争的大场面的驾驭能力。
金庸的作品情节跌宕起伏,有悬念有伏笔,结构完整;古龙的作品中后期转向悬疑类方向,谜局解密层出不穷。黄易的作品特点在于,同一个场景下,参与者数量庞大,各方的立场暧昧,动机不明,正邪难辨,主角在其中,如履薄冰,危如累卵,且不说引导各方势力为己所用,仅仅记清参与者的细节,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就足以让人头大不已。
比如《寻秦记》中,项少龙到邯郸向赵穆报复那一段,赵国内的派系、六国的势力,如犬牙交错;《大唐双龙传》里,双龙屡陷险境,四大门阀、八帮十会、各路义军、佛道魔各派,参与者多不甚数;《边荒传说》里,七大帮派,四教三帮,在狭小的边荒集内,各显神通。第一次边荒集失陷时的阴谋和背叛,将多方博弈的精华展现地淋漓尽致,读来既烧脑,又痛快。
能驾驭这样场面的作者,其智商和才华,惊才绝艳。然而,对黄易作品的批评,远多于五大武侠大师榜单上的其它四位。
喜欢金庸和古龙,似乎是公认的“政治正确”,即使是批评,也都温柔含蓄,小心谨慎。相比之下,公开表示喜欢黄易的,少之又少,批评起来,倒是理直气壮,气势滔滔。个中原因,和“情色”不无关系。
《寻秦记》、《覆雨翻云》、《大剑师传奇》,都有不少情色桥段。然而,在我看来,和许多经典传世的文学巨著一样,情色桥段未必为作品减分,反而是文字表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曾在《只读过金庸和古龙?不要错过这位最被低估的武侠大师》一文中写过:
“黄易并非为了情色而情色,而是为了通过“情色”这一世俗间快感的典型代表,来证明人们所追求的世俗快乐,在终极目标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和无趣……诟病黄易作品太色的读者们,或许在读《金瓶梅》时只记住了其中的激情桥段,在看《泰坦尼克号》时会将其中某片段反复慢放,会把《失乐园》、《挪威的森林》、《废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都统统归类于黄书…… ”
面对各路汹涌的批评,黄易曾把自己写入《边荒传说》中,以卓狂生这个角色,表达了他的回应:
“自说书馆成立的第一天,便有人来狠批老子,其它说书者更一窝蜂的来指手画脚,老子的说书馆还不是客似云来?我卓狂生管他的娘。奈何不了我,便来侮辱我的人,早超出了抨弹的范畴,适足显示出本身人性的卑劣。他奶奶的,老子第一台说书尚未说完,便有人说我江郎才尽,到现在我不知写到第几台说书了,还只懂旧调重弹,你可以看到这些小人是多么不长进,如何没格……”
人们总是热衷于谈论,黄易所创造出的新的武侠的路子,为武侠小说增加了多少销量,翻拍的电视剧,有多少点击率,黄易写小说,赚了多少钱。对这些世俗所定义的成功,黄易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真正感兴趣的,是佛、道,是历史,是风水,是命理,是阴阳五行……在网络上搜索他的照片,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张,和金庸相差甚远。他那面朝大海、绿树环绕的住所,人迹罕至;他的日常娱乐包括弹琴、潜水、玩电玩,安逸平静。
那些追求世间的金钱、地位、权力的“成功者”们,我尊重他们的成就,但也仅止于此。相比之下,我更敬佩那些以知识为财富,探寻世间真理的智者们。黄易,正是这样的智者之一。
“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这是在古龙先生的葬礼上,倪匡献上的挽联。
“月满拦江成绝唱,破碎虚空任天堂。”笔者无才,套用相同的句式,为黄易献上一份祭奠之情。仅此。
文 | 乐之读 | 简书签约作者
关于转载问题:请统一简信联系我的经纪人bingo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