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

作者: 亦恬_ | 来源:发表于2019-09-20 10:19 被阅读0次
    百善孝为先

    三岁半的侄子刚上幼儿园,回来就琅琅上口地背诵起来:“百善孝为先,孝敬是根本。天地恩情永难忘,心中扎下根,血脉流不断,山河岁岁新,中华孝道是美德,传给后来人。”稚嫩的声音、认真的神情,又背得一字不差,让我们大为惊讶。我们考他,怎样做才是孝顺?没想到小家伙稚气地回答道:“关心长辈,听爸爸妈妈的话,要帮他们做好多、好多事情……”不等他说完,母亲就宠爱地把孙子拥入怀里,小家伙搂着奶奶的脖子咯咯地笑,一幅温馨的画面让我们也感动起来。

    感恩和孝道,是营造一个温馨家庭必不可少的传统美德。侄子年纪小小,就懂得孝顺父母和长辈,让我们倍感欣慰。不由得想起一些温暖的情景,每次哥哥下班回来,进了门一把坐在沙发上,小侄子在房里听到他爸爸回来了,立刻兴高采烈地跑出来,主动就给他爸爸提来拖鞋,还要帮他解鞋带;有次母亲感冒,嫂子刚煮好晚饭,侄子就跑去房里轻声对母亲说:“奶奶,吃晚饭啦!”说着还要“搀扶”着奶奶走出来,看着小家伙那小心翼翼的温暖动作,仿佛在做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接着,他还去拿了碗要给奶奶盛饭。刚开始我们看着想笑,也没有人跟他说,他怎么知道奶奶病了呢?还要给奶奶盛饭,虽然笨拙,却让我们又敬佩又感动。回头想想,小家伙懂事和孝顺的表现还真不少,我不由得想到了我们代代相传的孝道文化。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育我们,要懂得感恩,要孝顺长辈。父亲常对我们说起往事:过去饥饿的年代,他们都是吃番薯粥,逢年过节才能吃米饭。父亲和叔叔就是饿得肚子咕咕叫,也会先盛一碗饭给奶奶吃,奶奶疼惜儿子,总也不肯吃。奶奶去世得早,父亲每次说起时,都老泪纵横:“现在有能力养她了,她又不在了……”父亲流露出“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尽悲伤,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撼,学会孝顺、及时行孝是多么重要!

    小时父母外出打工,由外婆来照顾我们。父母常说,你们是外婆含辛茹苦养育大的,你们长大后就是不对爸妈好,也要对外婆好,挣到钱别忘了给外婆买点好吃的。而外婆却常对我们说,长大了要懂得报答你们爸妈,孝顺父母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的。这些教导无不在我们心中产生影响,而我们的大家庭又是充满爱的,父亲的兄弟姐妹自小虽然贫苦,却团结一致,长幼有序。

    外婆家也是如此,母亲和小姨、舅舅他们对外婆非常孝顺,每次母亲一回到外婆家,就忙得像个陀螺一样,给外婆洗衣服、扫地拖地、晒被子、砍柴、熬汤煮粥等等,外婆在一旁叫她不用忙活,母亲忙得汗流浃背,也乐呵呵的,外婆就感慨地对我说:“看看你妈妈,从小到大为我做了多少事!你长大了,能学到你妈妈这样去孝顺父母,就很不错了。”外婆的话让我得到了孝道文化的启蒙。还有一次,外婆生病住院一星期,舅舅立刻放下了工作,日夜守在医院,把外婆照顾得无微不至,什么都做得妥妥当当。其实医院也有护士,可舅舅就是要陪着外婆,什么事都亲力亲为,闲时就陪外婆聊天说笑。医院里的人见了,都对外婆说:“您儿子真孝顺!”外婆也会高兴回答他们:“是啊,我的儿女个个都很好,不肯让我受一点苦。”

    父母和长辈给我们树立了好榜样,“孝顺”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默契。记得有一年母亲节,我和哥哥为了给母亲一个惊喜,提前就筹划好,满怀激动地等到了那天,却不见母亲的影子。原来,母亲和小姨为了给外婆庆祝母亲节,一大早就约好去买东西回外婆家了。后来我们都在外婆家团聚庆祝,从那以后每年的母亲节,外婆家都是热热闹闹的。因为注重传承孝道文化,我们从大家庭到小家庭,都是尊老敬贤、相亲相爱的,大家都懂得孝顺长辈,长辈也关爱晚辈,家庭氛围一直是其乐融融的。

    百善孝为先。我一直认为,孝道是做人的根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和长辈的关怀,孝敬父母和长辈,是回报他们的恩情,是给予他们敬和爱,这看起来是付出,其实也是一种爱的获取,“孝”是人的一种需要,是人的一种特殊情感活动。一个人孝顺父母,内心是踏实而富足的,生活是充实而有盼头的,他获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也会更多。

    《弟子规》说:“首孝悌,次谨信”。《论语》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要做到孝。人人都应该孝顺父母,如此才能营造幸福的家庭,而家庭是社会最小的单位,每个家庭幸福了,我们整个社会也会变得更美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善孝为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jk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