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对人类而言,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人们对自己曾经所居住过的环境,以及家人朋友、精神文化等都抱有一种独特的依恋之情。古往今来,以乡愁为主题的作品层出不穷,使乡愁成为一个经典而永恒的话题。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这首诗,包含了不少文化意象和文化情感,将乡愁与别离书写得一唱三叹。
《乡愁》:深切悼念余光中先生一、 来自海峡两岸的文化呼唤
(一)以时间线索表现和文化环境的告别
余光中先生被世人称赞为“诗文双绝”,其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真挚而细腻。《乡愁》这首诗,自遥远的时空摘选出四种意象来,即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几个意象在诗中表现得十分明朗,感情强烈而又集中,给人以不蔓不枝、简洁明快之感。而这些意象虽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其中蕴含的感情含蓄而又充满张力,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与共鸣。
作者在诗中采用了时间线索将这些意象串联起来,比如“”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按时间排列的顺序就如同一根红线,贯穿了整首诗歌,同时也讲述了作者漫长的人生经历以及对祖国的殷切思念。诗歌前三节就像是汹涌澎湃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到最后一节全部汇集起来,将所有的情感倾泻而出,形成了整首诗的高潮。这些由时间线索串联起来的意象表现了作者和熟悉的文化环境分别,从而深深埋下文化乡愁的种子。
(二)以诗歌形式表达文化的无根之感
二十世纪中期,一道绵长的海峡将我国划分为两岸,众多人口离开大陆,迁移到了孤岛上。《乡愁》这首诗抒发的正是在这个历史时期中背井离乡,漂泊台湾的人们的伤感。一直以来,有关于思想的文化情感都贯穿着我国诗歌的发展历程,而“家乡”这一概念,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敏感的神经之一。
故乡正如一双无形的手,在影响人们日常活动的同时,还汇聚了国人传统的长幼亲情,形成了中华民族共有的情感归属。我国诗歌中有着许多与故乡有关的词汇,如”落叶归根”“游子思乡“”衣锦还乡“等。漂泊在外的人们,都会产生一种无根之感,因此思想的情怀也一直牵引着一代代游子的心。而对于当时漂泊至台湾的同胞而言,乡愁还仅仅停留在与故土的别离上,但对余光中先生而言,”乡愁“还代表着文化的缺失和无根之感。因此,诗歌成了许多漂泊游子的精神归属,其意象的使用也进一步唤醒了海峡两岸对文化的呼唤。
(三)用文化意境表达对大陆母亲的思念
有了优秀的诗人之后,一个民族的语言及文化才能够逐步走向成熟。余光中一生漂泊不定,来往于两岸之间,其心中一直积淀着浓浓的乡愁。余光中曾自述,《乡愁》这首诗是“写实的”,因为自己小时候读寄宿学校,需要和母亲通信;结婚后到了美国,又需坐船回台湾;到后来母亲离世,和母亲天人永隔。《乡愁》的前面三节,所思念的对象都是以女性为主,到了最后一节时,思念对象升华成了大陆这位“母亲”,自此全诗的文化意境与思想感情都豁然开朗,并衍生出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这一经典的句子。“坟墓”与“海峡”在某些方面具有很多共同点,比如都是“矮矮的”或“浅浅的”,看似一步就可跨过,但却近在咫尺而远在天边。作者通过对这类文化意境 的营造,表达了对大陆母亲深沉而真切的思念。
二、 由环境变化而产生的文化差异
陌生环境更容易给人带来孤独感,让人内心产生对故乡的思念。余光中先生说,自己仅仅用了20 分钟就写出了《乡愁》,但在此之前,他的乡愁已经持续了20多年。这种乡愁并不局限于空间方面,还跟历史、文化有着分不开的差异。
漂泊在外的游子,更能够体会到异域文化带来的生疏感,并产生 “边缘心态”。而遭遇文化障碍的人,离开了自己熟悉的故土,失去与亲人和朋友的联系,也失去了原有的文化依靠和社会地位,其语言、环境、文化、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陌生感和差异感,都容易使之产生浓浓的乡愁。
余光中先生一生辗转,他曾说: “我庆幸自己离开大陆时已经二十一岁,已接受过《四书》、《五经》的熏陶。”而随着岁月的更替,乡愁也在逐步深化。当乡愁变为“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生与死的距离是如此遥远。而需要“小小的邮票”和“窄窄的船票”才能纾解的乡愁,也都是人们无法抗拒的事实。一个人若是离开故乡20年后,待到重新回来,家乡虽然仍是那个家乡,但物是人非,长辈作古,也会引起当事人的乡愁。
真正意义上的乡愁是地理、历史和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概念,也是诗人更高层次的思想追求。身在他乡的诗人,对大陆梦萦魂牵,面对因环境变化而产生的文化差异,乡愁的主体从 “家”放大成了“国”,代表了诗人的家国情怀。
《乡愁》一诗,不仅描述了个人遭遇和环境变迁,还表达了思乡之伤与历史之痛,其情感丰富真切,婉转动人。这种“乡愁”不单单是个人的,还是民族的、人生的、文化的、历史的。台湾乡愁承载了我国传统乡愁文学的血脉,仔细研究并解读其中的文化元素,能够对我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乡愁》:深切悼念余光中先生三、 结语
台湾新诗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走过了与大陆颇有差别的一段曲折的路。大体是从西化到回归传统,后又走向了现代与传统融合的多元化格局。
诗的游子余光中先生的诗最初师法“五四”以来的新月派等,尔后进一步学习了英国的浪漫派,求学美国期间又热衷于现代派诗的实验,总之是做过一段诗的游子。
从早年的创作道路看,他似乎逐渐疏离了民族传统,到了 60 年代,诗集《莲的联想》的问世,才出现了回归传统的迹象。
在地理空间上来说,他幼时便跟随母亲到处流亡,从大陆迁往了台湾,而后又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海外求学经历,这使他离开故土越走越远。然而他现在又回到了台湾,重回了大陆,回到了最初的起点。这不仅代表是台湾新诗的整体变化,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国诗坛 三十多年来的大致走向。
在这种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民族的摆荡中,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尤其显得深沉而富有韵味力量。乡愁文化是我国千年以来就有的文化。乡愁诗便是传承这一文化的不朽载体,千百年来名篇名句不断。离开祖国大陆定居台湾地区的人们,情系祖国,怀念祖国大陆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渴望回到那个曾经的故乡,渴望在那片炙热的土地上洒下一腔思乡的热血,因而乡愁诗的创作也成为台湾诗歌中的重要题材。在那个两岸隔离的年代,台湾文坛涌现了很多乡愁诗人,但是无论从诗作数量还是影响的广度,余光中先生都堪称突出者。
余光中先生作为台湾乡愁诗人的典型代表,他的诗歌中既包含对含对祖国家乡的深切思念,也包含对中华民族的归依认同,更包含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挚爱归宿。无论是在大陆地区还是台湾地区,他的作品总能得到广泛的阅读和传承,他情意和文采俱佳,擅长运用简单而精准的意向来映射深入骨髓的情感,作品中既带着中国传统古典主义的韵律色彩,又有现代诗歌宽阔辽远的空间维度。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选用意象往往简单而质朴。融无限大爱与简单而质朴的意象里,让人顿感亲切、温暖。细细品读他不同时期的乡愁诗,其中展现出来的多维空间耐人寻味,他不限于抒发个人情感,在他的作品中更多体现了多种情愫和意识交织的艺术境界,有对特定文化环境下的独特文化感受,对中华民族的归一认同和传统艺术境界升华的文化回归,对祖国家乡深切思念的爱国情怀,对民族文化传统挚爱归宿的民族情结,多重维度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纵观之下构成了一曲壮丽磅礴的民族史诗。
《乡愁》:深切悼念余光中先生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先生在高雄医院过世,终年90岁。
《乡愁》这首诗曾经给过我很大的感动和慰藉。谨以此文,希望先生一路走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