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每个城市吹过的晚风,是不一样的。
有的城市靠海,风是深蓝色的湿咸;有的城市近山,风是墨绿色的温厚。有的城市,夏末的晚风乍起,耸耸鼻子,闻到的是湖里灰色的腥潮。
上大学的那个城市,是不是你的第二故乡?那一纸通知书带着初初成人的你来到的那个城市,晚风是什么颜色,又是怎样的味道?
那颜色那味道陪着你度过四年亦或是更长的时间,会不会也给它安一个故乡的标签?
不论你之前来自何方,不论你之后去向哪里。
大学名中有城名
高校的名字大都带着区域标识。
要么直接以省市名称直接命名,例如城市命名的有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省份命名的湖南大学、四川大学、江苏大学……
要么是省市名称加上该校的王牌专业领域命名,亦或者以地理分区加王牌专业。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大学名中有城名,便有了双重的情感意味。
家乡的亲人和朋友们地理学的也许并不好,但是,如果有人说起你所在的那片区域,他们会无比熟稔地点点头:“就是那个地方啊,我知道,那里有所XX大学。”那个陌生的省市或区域好像成为某种指代,因为你在那里,他们也对这个或许从未踏足的地方多了难以言喻的熟悉和亲切。
小时候,大人们经常会问:“长大了想上清华还是北大啊?”
这种问法常常会让年幼无知的我们产生一种错觉,似乎这两所大学可以随便供我们挑选。
那时我思来想去,觉得清华这个名字比北大好听,便脆生生地回答:“上清华,清华好听点。”大人们便哈哈笑开来。
尽管后来我那点可怜的分数上不了清华,也上不了北大。但是逐渐长大的我,渐渐觉得尽管清华的名字很美,“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超然脱俗,不染尘埃。
但北大,北京大学,这个带着古老城市的校名同样有着另外一种美,有未名湖的萌动,圆明园的废墟,五道口穿地铁而过的风,还有故宫的红琉璃。
它以城市命名,好像就染了更多这座城市的烟火气。于是城市可以随着大学一起写进履历,刻进生命的年轮。像一个咒语,偶尔碰触,便洒落一地城市和青春的记忆碎影。
上大学的那个城市,是不是你的第二故乡?城中有个大学城
每个城市都有叫做大学城的地方。也许不止一个。
这个地方通常是高校的聚集地,如果是新校区,那么通常在城市的边缘地带;老校区则大都聚集在市里。
然而即使是在荒郊野岭,因为有了几所大学,通常也会硬生生开辟出一个独属于学生们的商业区。美食一条街和淘宝风格的服装店不能少,一溜儿排的电脑维修店都在等着给你装系统,宾馆、酒吧、台球厅比比皆是。
完备就像一个繁荣的世外小镇,青年男女们来来回回的穿梭,一波又拨,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上大学的那个城市,是不是你的第二故乡?如果有一天,你去了别的城市,路过别的大学城,他们如此相像。美食街里有土耳其烤肉饭和煎豆腐,服装店的衣服都是流行的款式,质量却不容细看,电脑维修店里的老板抽着烟,看你进来了眼睛也不抬地问:“清灰还是重装系统啊?”宾馆都是小小的店面,百元以内就能住上大单间。
但你知道,这不是你的那个大学城了。这里的烧烤店老板不会和你笑嘻嘻地打招呼,张口就给你打个八折;你不曾在这家电脑维修店和老板吵过架;你没有在这一片的校园里读过书、泡过妞、喝过酒。你走过这里凌乱的街头只会皱着眉头觉得脏乱差,你不会眯着眼睛,想哭。
城里都有大学城,但此城非彼城,故园无此声。
上大学的那个城市,是不是你的第二故乡?
离家上学的人,刚刚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那么一点疏离,有那么一点防备,也有那么一点恐慌。
四年的时间,足够让疏离、防备、恐慌统统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依赖、眷恋和安全感。
会渐渐熟悉这座城的景点和城市布局,会对公交地铁线路了熟与心,甚至你知道,最地道的那家老字号小吃店在什么地方,赶时间的时候哪里有一条穿巷的小路可以抄。
更重要的是,有好多故事发生在这里。在某一路公交上丢了钱包被好心的司机大叔捡到;在某一家饭店,你曾和室友们在这里庆祝考试通过;又在某一个公园,你和他牵着手,喝着奶茶,看看人流和夕阳。
你可以和同坐公交的人一起吐槽这里的交通多么糟糕,但是你不能忍受没有在这座城市生活过的人讥笑,某某地方的人都抠门又小气,没有大肚量。
“你才抠门,你才小气,你才小肚鸡肠!地域喷子快滚开!”
为什么那么生气呢?
可能是因为,这个我在这里上大学的城市,我已当做我的故乡。
哪怕晚风里都是灰色的腥潮,我也承认。那是我故乡的颜色,那是我故乡的味道。
上大学的那个城市,是不是你的第二故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