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Medium 将其文章的喜欢 ❤️ 机制改成了 鼓掌 👏 机制。喜欢机制,让你表达对文章喜欢与否,点一下就行。但鼓掌机制,则让你表达对文章的喜欢程度如何,点多少下都行。
我喜欢这种表达的改进。不是因为它是我所喜爱的 Medium 做的,也不是因为它代表一种读者和作者之间更有韵味的交互,而是因为当满世界都是喜欢或点赞机制的时候,还有人会去想点不一样的。
实际上,用鼓掌来表达自己的赞同或欣赏,自古有之,现在只是以另一种交互形式回归到线上而已。 万物巨变,但也总有更底层的不变的东西。
再想想,赞、喜欢、认同、感激,这些不同程度的褒扬情绪,光用一个 👍 是没法儿一概而论的。去年 Twitter 把 👍 改成 ❤️,一个原因就是 ❤️ 所能表达的情绪范围多过 👍,而且用具有模糊含义的 ❤️ 更省事儿。而 Facebook 的做法,则是将单一的 👍 扩展到 Like、Love、Haha、Wow、Sad、Angry 这些具体的表情。都在解决一个问题——如何让用户更合乎情绪地表达。不同的产品和场景,解决方法不一样罢了。Reddit、知乎、YouTube 等等还有踩、不喜欢之类的表达选项呢。
说回褒扬情绪。当我想起身鼓掌,当我想拍案叫绝,用一个 ❤️ 来表达是不够的。改成 👏,可以不限次数的点击来传达一般/特别/超级等等不同量级,依然不够。
怎样才够?用钱来「赞赏」。在一个冷冰冰的界面上表达「太棒了」或者「超级感谢」的心情,我能想到的,只有「赞赏」。别跟我说俗不俗。不俗。皇帝奖赏不也是物质鼓励?再去看看直播社区。当然啦,赞赏文化适合国外产品与否,那就不得而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