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知,在成都市中心还留存了不少民国时期的老建筑,留心那些个角落,你会发现它们的不同。带你回到民国时期繁华的都城:少城苑(人民公园内)-李家钰兄弟宅楼。
背景:民国时期,有权有势有名的达官贵人们是各显身手(身份的象征嘛),在城内修筑了大量的建筑,其中不乏大量中欧结合的园林。可以说,凡有大人物待过的地儿,必留某痕迹。解放后,这些建筑因为大部分是敌伪财产,被政府各级部门接收,8、90年代,成都大规模进行“旧城改造”,能够保存下来的所剩无几。
少城苑:多而不少的老成都应该都去过人民公园的少城苑内的少城茶园喝过茶,若细细游玩,会发现在兰草园旁边有两栋风格各异的建筑掩映在其中。
正面全貌 背面,与正面遥相呼应。池内生意盎然,不觉是冬日。图一二:屋顶和整体结构是中式,外墙的颜色泛蓝灰,门窗的构造却带西式风格。特别是主屋前后壁顶的红色圆形镂空图案很具特色,如一个行驶中的古代车轮,《心地观经》有偈云”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终始“。
图三,民众教育馆旧址图三的欧式风格更为明显,表现在门窗构造上,门窗顶部装饰线条流畅,如随风摆动的杨柳。明显采用了哥特建筑的风格。哥特建筑的特点之一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层层往内推进。这样拱顶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并且尖肋拱顶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暗示。
李家钰兄弟楼:李家钰(1892-1944)著名抗日将领。字其相,四川蒲江人。1937年抗战爆发后李家钰所部编入第22集团军,并率部赴晋。1938年后,历任第22集团军副总司令、第36集团军总司令等职。1944年5月21日,在豫中会战失败后的撤退途中,遭到日本便衣队的袭击,壮烈殉国,终年52岁。死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
坐落于方池街22号,毗邻四川省总工会,是座三层砖结构洋楼,最底部半层为地下室。宅楼外部,灰色砖墙、红色木头窗框、微翘的屋檐、瓦片屋顶混搭花式玻璃窗、圆拱型大门。
图四,楼全貌 图五,图片来自网络,应是一两年前的照片,那时还是彩色玻璃,欧风更浓。图五能清晰的看到,在每扇门窗的边缘都镶嵌了红砂岩作为装饰,正门上面的窗户尤为明显,近距离看,随着岁月的流逝,已有风化的痕迹。
图六,镂刻繁复精美的门 图七,花式各异的窗户图六七可以看到,和图三造型统一的门窗迥异的是这里的每扇门窗都几乎都各个不同,各具特色。且窗户的数量也特别多,四面采光。
任何一种外来的人、事、物,都需要入乡随俗才能与当地的人、事、物正真的融入其中。不说外国人到某地,就算是隔壁镇的到邻村都需要遵守当地的习俗才能更好的生活;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的不同地区也出现了不同的派别,藏传佛教和内地佛教又有更细的分支。更何况是建筑。两两相撞,闪出智慧的光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