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整年的时间,我除了上班,几乎都宅在出租屋里,刷剧、看小说、看娱乐八卦,饿了就吃外卖,连续吃了100多顿小龙坎冒菜。
宅的结果是,我整个人都萎靡了,打不起精神,常年不见光的脸上都是阴沉沉的。生活没有重心,日子过得苍白无力。
也不太记得是一个怎样的机缘,我逼着自己外出,不做计划就往外跑。有时候就只是选择了目的地,有时候连目的地都没有。
在那段时间,我几乎是赶着到达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地方,眼里都是陌生的风景,身旁挤着陌生的人,听着他们谈论或熟悉或陌生的话题。
我拿起手机对准建筑,记录打卡,势要留下点什么。
我到底收获了些东西。
我挤在盘山路上的公交里,听身旁情侣话语里的期待,甚至都忽略了司机的谈笑风生。我嘴角上扬的歆羡里,有凑巧偷听到幸福的雀跃。
我停留在古镇的竹编里,都不敢把镜头对准货品。担心被揭穿我这“纯粹是来看看,不买”的窘迫。哪怕店家都没抬头,我也不敢,兀自怯懦着。
我淹没在夜色里。有灯火处,我抬眼立在那里,定定瞧着。我最喜欢晕黄的暖光,给树、给草、给街道、给行人,都镀上了一层浓情蜜意。
那种感受,是宅在家不可能体会的。
大多数时候,我游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不知名的树迎接我,爬山虎迎接我,陌生人的笑颜迎接我。我的生活逐步恢复了生机。
成都好大,我从没遇见过熟人。成都也好小,一双眼就看遍了。
我以采风的名义出发,以黑夜里穿梭的身影为凭,以感知为落点,留恋灯影,路过人流。
我肢体还是瑟缩着,但灵魂张扬。
我望穿高楼的时候,迷茫少了,内心里不断感受到充盈。
秋风扬起发尾的时候,我还是冷,可我身边偶有同行的友人了。没有一日三餐的熟络,也没有时常在身边,但我愿意去麻烦朋友,也更倾向于吐露欲望与弱点。
生活还是不够有条理,没有细致的计划,没有既定的目标。只有方向更坚定了些,人心也脱离了脆弱。
有些不凡,陷在日常里,我还可劲儿在找。
成都的周末好有魅力。
是卸下了工作的轻松。不必要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机械感,不必要担忧。
是敢于享受浪费的从容。似乎是一种补偿,我周末可以理所当然不对自己抱有高要求。我就是浪费时间了。
是期待碰撞的欢喜。把自己扔进阡陌纵横的小道,在吆喝里迷失,在街角处大快朵颐。欢喜遇见另一个自己。
我特别喜欢一个人出门。不用担心哪句话说错了,懊悔;不用担心自言自语被当成神经病,因为没人认识;不用担心气氛冷场,因为没有人的情绪需要我去照顾;不用担心拿不到好的结果,因为周末嘛,本就是不期待结果的日子。
我真正有了周末。而不只是被外卖塞满的空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