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代表演艺术家,很多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不足为奇。有位京剧大师,出生于京剧世家,幼童时期开始登台表演,年纪轻轻就名闻天下,似乎没有什么时间可以学习。但他却有一手好书画,曾经卖画为生,其小楷甚至有人认为可与书法泰斗启功先生相匹。
这位著名京剧大师就是梅兰芳(1894—1961),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戏曲艺术家,与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人并称为“四大名旦”,享誉中外。
他出身京剧世家,10岁开始登台演唱,随后进入“喜连成”搭班演出,17岁后开始师从茹莱卿、陈德霖、王瑶卿等名师。1913年梅兰芳演出《武家坡》、《玉堂春》、《女起解》等轰动上海滩,而后又演出了《孽海波澜》、《霸王别姬》、《黛玉葬花》等新剧,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流派——“梅派”,也奠定了他在京剧界“四大名旦”之首的地位。
1914年,梅兰芳率团赴日本演出,从而成为民国后第一位将中国京剧带出国门的艺术家,而后他又两赴日本演出,成为中日两国的文化使者。此外,梅兰芳还曾赴香港、美国和苏联演出,并游历欧洲,尤其是1929年的赴美演出,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亲自迎接,洛杉矶市波摩拿学院、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还授予梅兰芳博士学位。《时代周刊》评价说:梅兰芳用自己的声音与优雅的艺术形象,首次将京剧推广到欧洲、美国,并使其成为一门重大的得到西方确认与迷恋的中国国粹。梅兰芳是上个世纪成功地向世界推销中国的两位大使之一,另一位是宋美龄。
抗日战争爆发后,梅兰芳迁居上海、香港,蓄须明志,不为日伪演出,表现了宁可饿死也不失节操的凛然气节。其间,他闭门谢客,专心研诗、临帖、学画,甚至决定以卖字画为生。
梅兰芳的书法以楷书见长,小楷尤精,作品之书卷气及布局章法达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绝之境。其书韵源自《乐毅论》、《黄庭经》、《十三行》等“二王”碑帖,并有唐人书经笔意。他的书法像他的京剧经典剧目一样,根底扎实,清丽娟秀,风格高古。加之艺名远扬,他的书法作品也是当代名人雅士争相珍藏的尚品。
解放后,梅兰芳先生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研究院院长、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学院院长,昔日没有社会地位的“艺人”,成了国家中央机构的领导人。
1950年后,梅兰芳以发表《舞台风话四十年》为标志开始著书立说;其后,又有《梅兰芳文集》、《梅兰芳舞台艺术》出版,印证了被中国戏剧理论家黄佐临先生确立的“梅氏戏剧体系”的存在。这一体系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斯氏戏剧理论体系”、布莱希特的“布氏戏剧理论体系”并成为“三大戏剧理论体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