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有个卖报纸的老太太

作者: 喜欢撰稿的老兵 | 来源:发表于2022-10-26 18:19 被阅读0次

文/高  旗

        从市文联退休多年的柳森老人,总是觉得心里有一个没有了却的心愿。虽然他从事文学创作多年,写出了数千篇文学和新闻作品,报道过众多的人和事,可是,有一位老女人的故事,他却迟迟没有给写出来……

        时间追溯到八十年代末。

        在东北某城市的街头,人们经常看见一个年迈的小脚老太太,步履蹒跚地走街串巷。她身挎一个帆布袋,手里举着一张报纸,口里喊着:“电视报啦……”老太太的叫卖声很悠长,人们在很远的地方都会听到的。

        那时候,电视机刚刚进入每个家庭不长时间,是人们每天闲暇时的必需品。而电视报的出现,更是成了人们收看电视节目的忠实伴侣。

        这个卖电视报的老太太生意很不错。她所卖的报纸,除了电视报之外,还有外地发行的刊有“奇闻趣事”的小报和当地的晚报等。只缘于她不顾自己的年高体弱,无论是风天雨天,都一天不落的行走在城区内的各个街巷。这么多的辛苦付出,使她每天卖出报纸的数量,能超过“同行”卖的一倍以上。

        凡是家里有电视的居民,差不多都买过她卖的电视报,可见她是多么的辛勤和劳累。

        一个上了年纪的小脚老太太,如此风雨无阻的“敬业”行为,很快就引起了人们对她的关注。

        许多人猜测,这个老太太的家境一定是拮据的很,仅从她的衣着上就可以看出来:在她全身的衣服上,都能见到打过的补丁。

        有一个叫柳森的文学创作爱好者(当时都称为文学青年)突发灵感,他觉得这个卖电视报的小脚老太太,一定是有故事的人,不妨去采访她一下,也许能写出一篇感动读者的文章来……

        柳森开始有意识的接触老太太。他不但每周买她的一份电视报,还买其它小报。时间一长,就成了她的“忠实客户”。

        当柳森和老太太彼此熟悉后,便经常和她拉起家常,顺势仔细地打听她的一些情况……

        经过和老太太一个多月的接触后,柳森了解到老太太大量的真实情况。

        可是,当他准备着手写一篇以老太太的故事为原型的纪实性文学作品时,他又犹豫了……

        原来,柳森在与老太太经过一段亲密的交流和采访,完全的了解到这位老太太的全部身事后,让他感到十分惊异。

        这位年近八旬的小脚老太太,叫袁张氏,出生在晚清时期。

        在她十七岁那年,嫁给了同龄的袁永祥。虽然说两人的婚姻是双方父母包办的,可两人在婚后互尊互谅,相处的恩爱有加。袁永祥在外努力劳作,袁张氏在家辛勤持家。他们在家庭和婚姻中的表现,受到了双方父母及亲戚的好评,许多人都一致称为他们是“上等婚”的典范。

        都说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儿。这对恩爱小夫妻,结婚已过三个年头,却一直没有生孩子。不仅他们着急,双方父母更着急。在当时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年代,如果女方不能生育的话,男方可以“休妻”再娶,给自家添人进口、接续“香火”,可是每个家庭最大的愿望。

        让双方家人万万想不到的是,当老辈人把这个“休妻再娶的方案”公布后,袁永祥竟然火冒三丈:他坚决不休妻不再娶,定要和媳妇袁张氏白头偕老!

        在常人看来,世上的男人们,心里都希望这辈子能多多地占有几个女人玩玩。可这个袁永祥,却只认准了袁张氏一个人,活死不从“父母之命”。谁说“胳膊拧不过大腿”?在袁张氏的心中,袁永祥就是破天荒的敢于拧过“大腿”(父母)的“胳膊”!真是难能可贵的好男人。

        就这样,袁张氏暗暗发誓:一定终生对袁永祥好!

        时间一晃三十年过去了。就在袁永祥五十岁的那年,袁张氏突然决定:让袁永祥再娶一个媳妇!

        她的想法是,既然袁永祥是她心中的好男人,我就决不能让他这辈子没有自己后代!

        袁张氏这种坚决的态度,几乎和袁永祥当年“决不再娶” 的坚决的态度是一样的,可性质却是截然相反!

        这回,袁永祥的“胳膊”,却没拧不过袁张氏这条“大腿”。而当年的他们俩的“大腿”(双方父母亲)都已过世多年了……

        不久,在袁张氏的张罗下,袁永祥迎娶了一个叫李春莲的女人,她是一个孤儿,还不到三十岁,是随亲戚从山东来到东北谋生的。

        那时候,袁永祥家的条件和大多数普通家庭一样,他家住的是两间大的房子,屋里仅有一铺火炕。婚后,三人共睡一铺炕上,至于三人晚上睡觉时的情景如何,只有他们三人自己清楚了。反正是,袁张氏让袁永祥再娶媳妇的本意,就是为了给他生孩子的……

        转眼又过去了三十年。

        时光来到八十年代。袁永祥和后媳妇李春莲,一共生了三个孩,两儿一女。孩子们已经各自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独立生活。

        而此时的袁张氏,已经年近八旬。她面临着竟然是这样的现状:丈夫袁永祥去世了;李春莲患脑血栓瘫痪在床。因三个孩子都各有家庭不在身边,几乎很少照顾到原生家庭。所以,这个家只有靠袁张氏来支撑着。

        于是,在街头上,出现了一个卖报纸的小脚老太太……

        当文学青年柳森经过一番对她的采访后,可他却感觉袁张氏的经历有些“复杂”或“矛盾”,成了他迟迟的没能动笔成文的原因……

        直到多年过后,在街头上,人们再也见不到卖报纸的老太太的身影了。

        这就给柳森留下了一个终身难忘的遗憾……     

相关文章

  • 当年,有个卖报纸的老太太

    文/高 旗 从市文联退休多年的柳森老人,总是觉得心里有一个没有了却的心愿。虽然他从事文学创作多年,写出了数...

  • 乐观派

    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卖伞,一个卖粉皮。晴天时老太太愁眉不展:卖伞的女儿生意不好啊!雨天了,老太太泪水涟涟:...

  • 异乡人:上海的芥川龙之介

    “卖玫瑰的老太太怔怔地看着舞池中的人们,我的心情如同在看报纸上的插画,插画的标题,当然叫《上海》。” ...

  • 心态好的人一切才好

    以前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老太太。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卖布。 自从他两兄弟做生意以来。老太太的脸...

  • 心若不动,风又奈何?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都做生意,大女儿是卖扇子的,小女儿是卖雨伞的,天晴的时候,老太太就为...

  • 论心态的重要性

    有个这样的故事: 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草帽,二女儿卖雨伞,老太太成天愁眉苦脸的。一位邻居问她:“老人家,...

  •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说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以卖扇子为生,二女儿是以卖雨伞为生,晴天的时候老太太发愁二女儿...

  • 快乐还是悲伤,你到底会不会选?

    一 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都做生意,大女儿是卖扇子的,小女儿是卖雨伞的。天晴时,老太太就为小女儿担忧,担心雨伞卖不出...

  • 谁有废旧报纸卖——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所在的县城里,新来一位刚进入收破烂行业的中年男人,从北关进城没多久,请教一个卖啤酒瓶子的老太...

  • 如今,买个报纸太难了!

    想买几份报纸,登了遗失公告的。 结果找遍报亭,都没有报纸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年,有个卖报纸的老太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xz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