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折纸天地!语言·翻译心情随笔
中国阶级固化,年轻人无机会,读书改变命运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中国阶级固化,年轻人无机会,读书改变命运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作者: d65212c45023 | 来源:发表于2018-08-05 07:07 被阅读1次

经济学家郎咸平在《中国企业家》杂志发表文章认为,中国社会中巨额的隐性收入代表了中国社会已经阶级固化,中华传统文化已经被颠覆,年轻人再没有出头的机会,老百姓不再感觉到有“中国梦”。这是导致社会经济出现许多问题的原因。

中国阶级固化让年轻人失去机会

在这篇题为《请给我们一个“中国梦”》的文章中,郎咸平说,去年有人出了一个报告,说中国有1/3的GDP是隐性收入,数字高达9.26万亿。他认为,这9.26万亿已经不是灰色收入的问题了,而是说整个社会在改变,代表的是整个社会的阶级固化。

郎咸平举例说明,在封建时代,整个社会是上下流动的。六部官员是贫穷子弟十载寒窗,考上秀才、举人,进士及第之后一步步升上来做官的。这个历史传统到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

郎咸平在文中说:“你今天辛辛苦苦念完北大、清华、复旦出来,薪水一个月两千块,还比不上夜总会小姐。这对于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颠覆有多大,你知道吗?过去是透过所谓寒窗苦读来出人头地,今天靠什么?投机倒把。今天的问题,是整个社会阶级固化的结果,我们的年轻人再没有出头的机会了。”

他在文中表示,许多人喜欢留学美国,是因为美国政府可以非常骄傲地告诉任何人美国梦。像奥巴马这样父母离异的黑人也当上了美国总统。他任命了一个商务部长骆家辉,是第三代移民,父母是从在餐馆洗盘子开始的。还有朱棣文,也是留学到了美国之后留下来的,最后成了能源部长。他认为,在中国,这种事情没可能。

中国财政收入被浪费 不能创造“中国梦”

郎咸平还描述,老百姓不再感觉到有“中国梦”了。中国每年税收增长20%以上,这些钱如果能用在刀刃上的话,就能够帮助老百姓完成“中国梦”,但中国用在各地大规模的低效率的基础建设上,搞的各地财政是连年赤字,这种投资的浪费,是千亿、万亿的浪费。

他认为,财政收入投到正确地方之后,投资环境就不会那么恶化,中国政府此前不将四万亿投给基础建设,而是给所有民营企业三年免税,将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而这个免税,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郎咸平在文中最后总结说:“今天我们这一切问题,是我们缺乏中国梦。”而这又是由于财政收入的不正确使用造成。

相关文章

  • 中国阶级固化,年轻人无机会,读书改变命运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经济学家郎咸平在《中国企业家》杂志发表文章认为,中国社会中巨额的隐性收入代表了中国社会已经阶级固化,中华传统文化已...

  • 赢者通吃

    对于年轻人而言,失去奋斗的目标,生命还有什么意义?阶级固化也好,上升空间减少也罢,在中国,你还是少不了很多机会,特...

  • 读书有用吗?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书?

    读书能不能改变命运,这个问题几乎每年都在讨论。有人觉得读书无用,认为现在这个社会,阶级固化,寒门难再出贵子。光靠读...

  • 教育,才是阶层上升的最优选择

    我在简书的一篇文章: 阶级固化,才是历史的常态 引起了一些争论。对于当今中国社会阶级固化的话题,到哪里都是热议的话...

  • 这一代年轻人如何通过努力改变命运(必收藏)

    自从网上那篇《寒门再难出贵子》之后,仿佛阶级已经固化了。上升的通道已经关闭。知识改变命运,所以一般能改变命运的...

  • 中国的阶级正在固化?

    今天毛概课上去讲我们组的《走向民主》的一本书,答辩环节有一个同学问:“你说的工业革命使得英国阶级发生了变化,那么对...

  • 改造我们的学习改变我们的生活

    我复读时候,班主任告诉我们在咱们这个中国阶级越来越固化的同时,学习成了不少贫寒学子改变命运的唯一的出路,可是真正...

  •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中国改革开放38年,从机会满地的黄金时代到阶级初成的拼爹时代。 中国互联网发展20年,从无人问津寂寂无闻到无处不在...

  • 论“寒门思维”

    有人非常不同意中国暂时还没有阶级固化这一论点,认为中国的阶级已经开始固化,以后“寒门不再能出贵子”。而且抨击这一切...

  • 教育对阶级流动的作用

    何为阶级,如今阶级已经固化了嘛。 农村的孩子应该如何打破阶级的障碍,读书可能是一个方法,可是很多农村的父母觉得读书...

网友评论

  • 桃叶青青:以前上学时很喜欢郎咸平,后来发现他经常胡说八道

本文标题:中国阶级固化,年轻人无机会,读书改变命运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iv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