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好多有关工作的文章,或是纯纯的鸡汤文,或是批判自己没有规划,或是讲述职场应变法则,或是吐槽老板种种不对,或是阐述自己职场经历。我有些感同身受,有些却不以为然。当然,少不了有一番感触。
从去年年末到今年6月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和工作做着心理斗争,我毕业也有两年,从事着当今社会比较火的行业--程序员。虽说我大学所学专业就是计算机,但工作的内容和我大学所学无半点沾边。所以,可以说我是零基础开始工作。毕业第一年,凭借着一股想要脱颖而出的心气,满腔的热血,无尽的好奇心,我一直在众多同届生中领跑,但到了第二年,成长变得缓慢,工作变得相对无趣,加上二线城市确实节奏缓慢,而自己恰恰自控力不足,虽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大多都无声无息的走过。
我和自己的状态做着无谓的抗争,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充满了负能量,我抱怨公司的种种不好(在这里不细说),抱怨自己看不到前景,抱怨自己不够闯,抱怨自己行动力差。我白天无心工作,晚上更是无心学习,只想做一些无需思考,没有烦恼的事情度过每一分每一秒。当然,我没有放弃自己,我找同学询问解决办法,上网查资料看各种走出困境的方法,参加了自控力训练营等等。我终于得出了结论,明年准备跳槽。
带着准备跳槽的心里,我走上了“提高自己”的征途,工作上,老大分配多少干多少,我再不是那个刚来时抢着干活的我了,空闲时,躲着部门老大进行自己所谓的学习,不可否认,我确实进步了,但这种进步是我想要的吗?
某一天的例会,老大在夸一个我同届的同事,和往常一样,我不以为然,我认为他们还不足以撼动我同届生中的地位,当老大眼神看到我时,我有轻微的躲闪,他貌似欲言又止的样子让我感觉很不舒服。我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感觉大脑炸了一下,我猛然间发现,这个自以为是,不以为然的人是谁?是我吗?
我从那一刻开始清醒。我相信,有很多应届生,刚进入工作,面临未知的事物,或多或少会遇到和我一样的问题和状况,我也想把我的经历和经验分享出来,与正在打拼中的大家共勉。
我想说有关工作上的五个点:
一.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没错,和大多数有关工作的文章不同的是,我认为工作态度才是我们成长的关键。举个例子,在我迷茫的时候,哪里会考虑什么工作态度,在我决定跳槽后,更是一颗心全都围绕自己转,但实际的结果是什么?对工作的兴趣越来越低,很难在工作和学习中专注任何一件事。其实,当你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时,你自然而然的会学习到许多。
其实,我刚入职的时候在年终总结里就阐述过态度的重要性,但是随着形形色色的诱惑:周围人的跳槽,抱怨,对自己的压力。使我失去了本心,所以当你迷茫时,真的静下来,去问问本心,自己的态度是不是很端正。
二.责任心和事业心
今天看到了一篇文章,它的标题叫做“凭什么要求员工要有事业心”,他的观点是
如果员工有事业心,早自己创业去了,有责任心就好。
起初我还蛮同意这个观点,但细细一想,真的是这样吗?我自己勉强可以算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对于交给我的任务,我总会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加班什么的我也从不抱怨。但我恰好是一个没有事业心的人。我不认为光有责任心能把工作做得很好。你要对你所工作的领域有自己的见解和掌控,这就是需要事业心,只有眼界上去,平台角度上去,你才会去想一些不曾想过的事情。
三.时间管理
我承认,自己不是一个时间管理牛人,但不妨碍我说这点,可能在一线城市,你所面临的是早出晚归,真正的空闲时间少之又少,那么这就涉及到碎片化的时间整理。在二三线城市,当你有大把的时间去利用时,却往往选择挥霍,那么这就涉及到你去意识这些时间属于谁,以及时间的重要性。懂得时间管理的人,往往效率也很高。学着去规划时间,现在流行的方法是写计划和记录自己每天所做的事情,然后不断分析思考。
四.学习和思考能力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每个人都知道,思考每个人也知道,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我们通常会遇到如下困境:
知识转化效率低,不可否认,有很多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或是认为方法不对,在试了N多方法后感叹自己怎么这么笨,这种情况,我只能说,你已经对你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抵触,你甚至一学习相关知识就会感到无尽的疲惫和困意,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感觉一句话要读好多遍。更坏的情况是你可能已经养成了厌学的坏习惯。这种情况超棘手。我也没什么太好的方法(谁有可以提一下)。我能给出的建议是:
-
先以培养兴趣为主,找一些简单易消化的同类知识进行学习。并且要做笔记,不要因为简单就放弃做笔记的过程,
-
培养一种仪式感,尝试在学习前暗示自己,给自己一种仪式感,增加重视程度。
-
多与他人交流,可能的话,找几个人和你一起学习这个方面的知识,争取做到每天交流一遍,放弃你所谓的脸面,因为脸面并不值钱。
-
短时间的集中训练,替换掉原有的坏习惯。
-
放弃吧,换个主题。
只思考不行动,或是不思考。我就是一个偏向于思考偏少行动的人,我渐渐的体会到行动的重要性,像我一样类型的人有很多,我们的心里大多是以下几种:
-
完美主义者,总是认为自己的计划和思考的方面要更完美,所以迟迟不肯行动。
-
所谓的执行力差的人,我们的潜意识里会认为自己行动力偏弱,所以就不去行动,然后形成死循环。但其实真正的能力不一定差。
-
衍生而出的一种情况是,畏难主义者,随着自己需要做的事情累加的越来越多,感觉越来越困难。便越来越畏惧困难,从而不去行动。
对于以上种种,我能够给出的方法是(我也在探索):
-
从微习惯着手,先设定一个极其微小的目标,小到一定会完成,这样有利于行动。
-
不管怎样,强迫自己行动起来。
对于不思考的人,我只能说洗洗睡吧。
五.野心和动机(欲望)
我一直在考虑要不要把这点加上,今天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不要相信什么自制力,有的只是欲望和动机”,它主要阐述的是:
很多事情看似需要很强大的自制力才能坚持和完成,其实不是,推动你完成目标的是深层的欲望和动机。
自制力很多时候就是一种搪塞,没有欲望和动机作为支撑,自制力就是单薄一张纸,根本燃烧不下去,而且很快就会成为灰烬。
说实话,作为自控力的学员,我是很不赞同它的观点,但我又不得不承认它观点所存在的一定的正确性。在我看来,它的立意过于极端,自制力并不如它全文所说的一无是处,往往在日常生活中,意志力真的可以领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但同时,我想说的是,从长远的角度看,你能不能做成一件事情,真的取决于野心和动机(欲望),他们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像我一样,野心和动机(欲望)很难萌生或很低的人怎么办?或是如何提高自己的野心和动机(欲望)?像我这样的人可能有一时的欲望,而不能持久怎么办?这是我正在思考的问题。也希望有看到的人提出方法和想法。
就在今天下午,我被部门老大叫到了办公室进行2016年全年的评级(和2016年年终奖金挂钩),级别分为:A,A-,B,B-,C,C-,D,D-。当他让我猜测他给我几级时,我平心而论,和状态斗争了一年的我,工作真的不尽人意,我最多给到自己B,当我用余光扫到纸上的A-时,说实话,我内心的情绪很复杂。
兴奋喜悦?(或许有一点,毕竟A-和B之间差了一个月工资。)
感动感恩?(也有,毕竟比预期要高。)
努力工作的激情和热情?
我更想说的是:不要小看低看你自己,也不要高估夸大你自己,你就是你,不断成长进步,低调前行,独一无二的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