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人在旅途(四十五)

作者: 悦读苑 | 来源:发表于2019-07-11 07:25 被阅读3次
    教研人在旅途(四十五)

    曾经有一段时间,全国的语文教研员、语文教师都在研究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在程实老师的《教研札记》里可以看到他对“阅读与阅读教学”的理解与感受。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阐述得非常清楚。对什么是阅读?什么是阅读教学?给予明确的解释。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既是阅读的定义,同时也是阅读的作用。如果这句话不是写进《语文课程标准》,同样也适用于所有人的阅读。写进课标必须加上“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这样就阐明了学生阅读的价值取向。

      对于“阅读教学”课标谈得更为形象,“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是对阅读教学的深度解释。其一、增加对话成员。由原来的学生与老师增加了教科书编者、文本,有两员变为四员,甚至更多。其二、必将是对阅读教学方式进行的调整。由单一式改为多边式,由独讲、独问变为自主、合作、探究。

      因此,阅读教学要改变以往的教学常态,对话由一元化走向多元化,思维由单角度走向多角度,资源由单一走向多样,使得阅读教学丰富多彩

    教研人在旅途(四十五)

    在“关于阅读教学”中,课标用了四个“但”。四个“但”实际上就是描述了过去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四种现象。

      第一,“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说明过去出现了“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坦白而言,教师的分析绝不等于学生的阅读实践,为什么教师要这样做?1、展示教师的水平。2、给听课者竖起一个标杆。3、学生成为一个很好的配角。学生学得怎么样,实际是全然不顾的,整个课堂上,已经成为教师的完美阅读。换言之,学生的阅读实践是由学生来完成的,看看教师的表演,回答教师的唯一的答案,学生还阅读什么? 学生还实践什么?

      学生阅读实践应先有阅读,再有阅读实践,阅读实践就是一个“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应让学生先与文本对话,阅读文本,提取收获的信息。接着阅读文本,寻找疑难的信息。再阅读文本,获取理解、评价、欣赏的信息。最后阅读文本,实践运用信息。

      阅读实践不是教师阅读,学生实践,更不是教师的阅读实践。如果教师的阅读实践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实践,那么,教师将成为学习者,而不是学生。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必须彻底的改变,那就是角色必须改变。

    教研人在旅途(四十五)

      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有局限性的,与文本的对话、与编者的对话、师生之间的对话,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做导向,不可偏废。鼓励学生有创意的阅读,并不是让学生钻牛角。

      “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这句话说得更加的明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也适用于学生的阅读。因此,必须纠正模式化的体验和思考,彼模式代表不了此模式。

      第二,“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说明学段目标模糊不清。这里我们有必要重温一下“循序渐进”这个词语。谈到阅读教学,就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崔峦先生对学段提出了明确的目标。1、理解方面。低年级在理解词语中培养准确地遣词造句的能力;中年级在整合信心中,培养分析、概括能力;高年级在进行评价中,培养个性化理解能力,培养富于个性活力运用母语评价的积极的语用能力。2、读写方面。低年级重点抓好词语、好句式,知道好在哪里,学习迁移运用。中年级重点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表达时学习运用,写好一两段话。高年级从文本中学习有序地表达,有重点、有特点地表达。

      第三,“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教研人在旅途(四十五)

      “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是一种单相思,从课堂教学来看,一是教师的展示,二是牵引的展示,是对教材的过度“开发”。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我们经常看到,教师的展示,也是所有教参的浓缩,并不是教师本人的强项,但对学生来说,就等于拔苗助长。“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没有必要做到,也不可能做到,因此,我们把这种课叫做“牵强课”。听了这些课,我常常说,这样的课,教师把学生带上了“晕车”,云来雾去,最后一无所获。

      当然,有些词句还是需要分析的,因为这些词语对理解文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我们要把握它的度,适度而不是“过深”、“过度”。比如,我们常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不用“吹”、“过”,而用“绿”。

    第四,“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言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

      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引导学生随文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理解课文。必要的语文知识起辅助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先讲语文知识,接着,让学生背诵定义,最后,让学生从课文中按图索骥。我曾经听过一节语文课《新型玻璃》,上课前,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以下内容:

    教研人在旅途(四十五)

    1、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2、说明方法:

      ①举例子。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了事物。使比较抽象,复杂的事情或事物变得通俗易懂,让人信服。举例子必须让人觉得有真实感。

      ②打比方。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同修辞方法中的比喻是一致的。用这个方法,可以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把……比作……,体现了……的……特点……)

      ③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

      ④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准确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3、按照以上说明方法,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用横线标出。

      我们再来与编者对一次话,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继续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二是让学生通过了解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了解迅速发展的科学成就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编者告诉我们,对文章的说明方法只做了解,关键是“学习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

    教研人在旅途(四十五)

      总之,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四个“但”字指出了过去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错误现象。

      程实老师的思考是:这些现象,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加以纠正,不能重蹈覆辙。

    (河南省林州市 张贵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研人在旅途(四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bl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