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柴火妞
没有人会说一个小孩儿幼稚,因为那是他们的特权。谁也不会说一个老人幼稚,大家会叫他老顽童。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仿佛全身自带了一股可以马上被原谅的气质。
即使有人去声讨不可爱的熊孩子,找的也是他爸妈;有人会质疑倚老卖老不可爱的老年人,也会问问他的儿女都去干嘛了。于是问题的症结,就都落在了中年人身上。可是不仅如此,平日里还有太多的矛头都指向这批人,他们面临的,是这个社会最前端的压力,迎接的是最高水平的挑战,却享受着社会对他们最苛刻的待遇。
时代为中年人贴上的标签,如果撕不掉,那就换个角度理解吧。成人是什么?法国作家西蒙·波娃说,那是一个被年龄吹涨的孩子。我的家乡也有句老话说,“三岁带着老来相儿。”
回顾前半生,我们也从一个纯真无邪的小破孩,变成“油腻中年”。流逝的是青春,面对的是人心。
小时候犯过的错,说一句对不起很容易。长大后,却不再那么好开口。有人只有等到老了,才能撬开金口说上一句,“算了!”
我们的内心世界就像读过的书,小时候鸟语花香,一切都纯真自然美丽无比。长大后,书读的越来越多,见了很多现实的人情冷暖,世界就被阴霾阻隔,人也陷入了似乎无止境的迷茫。可当你老了,当你读书的厚度足够铺垫你突破阴霾的时候,就看到云层之上绚丽的晚霞,是那么的让人沉醉。
于是,嗔怪年轻的自己,没有远见,看不见未来的夺目。
有人说,读过的书就像吃过的饭,最终会被消化,会忘记。但我们知道,他们已经融入骨肉。读过的书,在容颜里,在气质里,在谈吐上,也在无限的胸襟和生活的点滴里。
阅读也许不能直接给你带来金钱,但它能让你看到高墙之外更加广阔丰富的世界。让你明白,这个世界除了金钱,还有很多值得追求的东西。在浮躁的世界里,我愿你做一个爱读书,敢冲出幼稚的中年,做一个能看懂晚霞之美的人,
其实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儿,包括那些生过的气犯过的错儿,也都会因为时间的年轮,被忘记。但我们知道,他们已经融入性格。那些过往,都成为阅历,也体现在日后的行为处事和思想见地里。
思考也许不能直接带给我们什么财富,但它让我们看到人生更广袤的平原。让你明白,世间的来去始终,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世界。在喧哗的宇宙里,我愿你做一个爱思考,敢冲出思维的匣子,做一个去看懂美丽的人生的人。
地球第一教科书,就是一本带你走向更宽广人生的书。也许有很多内容,我们起初不理解,但是祂说,祂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
有些迷茫,需要我们去坚持突破。有些成长,需要我们彼此去担待。
中年,是成长最艰辛的过程,是人生最幼稚的阶段。但中年,也才是最应该被原谅的时间。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苛刻,将把自己逼上绝路。而我们对世界的宽容,才是为自己放的生路。
什么?你问我多少岁算中年?哪有什么年龄范围,如果非要有,那就童年以后,老年以前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