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被誉为中国医学殿堂。那么这所中国医学殿堂是如何诞生的呢?
协和医学院最早是由伦敦教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于1906年在北京创办。之后不久,其他英美教会(长老会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 美以教会 American Episcopal Board , 内地会 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 for Foreign Mission , 伦敦教会医学会 London Medical Missionary Association ,英国国教会 The Church of England Mission)也参加进来一起合办。院名中含协和(Union),就是特指以上数家教会的联合办学。
协和医学院开办之初,由于当时中国一般国内大学的自然科学水平较低,所以决定自办三年预科。
之后由于一家名为“中国医学理事会”(China Medical Board)的机构,有计划地对燕京,上海圣约翰,岭南,福建协和等大学提供经济援助,加强这些学校的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以便和协和医学院的课程相衔接,所以协和医学院的预科只开办了8年。
这家“中国医学理事会”不仅为上述大学提供了大量的经济赞助,还在1915年全资收购了协和医学院所有的房地产及教学设施,并在北京东城的三条胡同,购买了占地约10公顷的前清王府豫王府,作为新的协和医院的院址。协和医学院的新旧校址及其附属医院扩展至22.6公顷。
之后短短四年内,在这片22.6公顷的校区土地上,“中国医学理事会”投入五百万美金大兴土木,邀请波士顿知名建筑师Charles A.Coolidge,Harry H.Hussey, Charles E. Laue负责建筑设计,兴建或改建了数十栋建筑。
不过,这些新建的校舍没有因为洋设计师的设计而全盘西化,而是一律采取中国式的宫廷外观设计,内部则为当时欧美最先进的西式格局。为了保证中国宫廷外观设计的原汁原味,还高薪专门聘请了早先在清宫施工的工匠。
这家财大气粗“中国医学理事会”的机构的背后则是洛克菲勒基金会(The Rockfeller Foundation)。
在协和医学院基础设施上大把花钱的“中国医学理事会”,自然在“软件”上也是大手笔:如教授护理课程的教员,也是从美国知名学府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医学院特聘的。
仅从它接手老的协和医学院到新校舍落成这段时间内,“中国医学理事会”为协和医学院聘请了包括本科教师,预科教师,护士,行政技术人员在内的151名高年资员工,其中外籍人员达123名。
由于高质量的师资的教学保证,当时的美国纽约大学同意,协和医学院学生毕业的同时,也将获得美国纽约大学的毕业证书。(现在的协和医学院学生毕业,可是与纽约大学没啥关系了)
图为1921年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管理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