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老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量化考核做了很细致的规定,从上课的回答次数到考试后的订正,可是却发现教学效果依然没有改善,甚至把学生的学习行为引导到了一种更低效的方向,例如,如果作业数量的量化分比订正分高,那么学生可能会更重视作业的数量而更不重视作业的订正。这说明,这位老师虽然设定了明确的考核指标,但没有抓住关键指标(坑在这),导致学生把太多精力投入到目标影响降低的指标中。这种考核指标的设计是无效的。
那么,游戏化教学设计的考核指标准确如何把握关键指标呢?
今天继续阅读《带团队一定要会玩游戏: 如何用游戏化思维管理新生代员工》,从企业的员工管理中探究教学改进的灵感。
游戏分配给玩家的任务选择看似很多,但其实设计者对于不同权重的指标其实是有区分的。例如以打工类游戏为例,在游戏中玩家每天完成多少任务就会得到多少回报,系统同时还会分配一些强制性的任务,要求玩家必须完成。这些强制性的任务,往往就是玩家升级的关键指标,如果玩家没有完成这些任务,就会随时面临淘汰。那么在游戏化教学的实施过程当中也存在关键指标。的指标。这些应该成为量化考核的核心目标。如果老师不懂得抓住这些关键指标,不仅学生个人得不到成长,甚至还会将教育导向错误的方向。
那么如何抓住哪些指标是关键性的指标呢?
玩家在玩游戏的时候总会不断寻找成功要点,帮助自己快速加分或通关。而这些成功要点,玩家是如何找到的呢?他们一般是通过观看优秀玩家的游戏操作或借助游戏教程来掌握到核心秘籍。其实这个做法也可以移植到游戏化教学。老师可以通过寻找学习成功者的成功要点,快速抓住关键指标。具体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找到典型的学习优秀者群作为分析对象。人数尽量多一些,才能找到更有普遍性的经验。
第二步,分析这些学习优秀者的成功要素。为什么学习优秀者优秀呢?是预习做得好,还是作业订正落实得好,等等等,找到这些要点的之后,要对这些关键要点进行重点监控,重点分析。
第三步,将找到的关键要素转化为量化指标,并加大量化数值权重。例如,如果作业订正是第二步分析找到的关键要素,那么,订正作业的量化就应该赋予最大的量化权重。
具体操作中,哪个指标是关键指标,是因生而异,因校而异,因师而异的,也因所学内容而异。而且,哪怕找到了关键指标,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验证再确定才会比较有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