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中毕业后读书生涯就结束了。我的小学老师,也是父亲的忠实顾客,那段时间不找父亲理发也天天来我们家,我是被他夸了六年的得意门生,没考上中师,他坚信我只是没发挥好,想尽办法劝父亲让我再复读。
有一次我也在场,他先把大概是每次来都要夸我的语句重复了一遍,父亲的回答如他和所有人说话一样,别人说完他便说“是呀,是呀”,“对,对”,“就是,就是”,但说到关键处要我复读的事,他便沉默不语了。
倒是母亲,在一旁听得仔细,看父亲不说话,她就问:“再读一年考得上中师不”?
“这个谁敢给你保证?但是,孩子肯定没问题,你这孩子一直都优秀,又很努力,本来这次都是应该没问题的,但是考试这个事情,你俩都没上过学,是不太明白……孩子就这样不上学了,那太可惜了”。老师说。
“哦”,母亲若有所思的说:“我们家庭条件也不好,你说再读一年考上了还好说,又没考上那不就白读了”?
我看看母亲,又看看父亲,想着这几年每次回家拿生活费时的难受,我是不想复读的,但是才十六岁,不读书我又干什么?这是懵懂的我完全想象不到的事。
老师有点着急,他语气开始生硬:“又说你们穷,你们有好穷嘛?你做馒头卖,你会理发,都是能求生活的,你们大女儿还在北京打工,经常都给你们寄钱回家,那么多人,还供不起一个读书的?按说你们这个家庭条件应该让孩子上高中,知道你们舍不得钱,都说只让她复读,她考中师肯定没问题的”。
“高中是啥子?读完了分配工作不?”母亲居然能在老师叽里呱啦一通话里面拈出这个她从来没听过的新名词,而且理性的问出她最关心的问题,我甚是惊讶。
“上高中可以考大学,我们村子里还没出过大学生,你女子,我觉得行!”老师说。
“大学又是个啥子?意思高中读了还要读啊?”
“肯定嘛,上三年高中,考上大学又读大学,家里要是出个大学生,你家祖坟上就冒青烟喽。”老师像在跟他自己的女儿憧憬未来,完全自我陶醉。
“还要读啊,天啦,不读了,不读了,怎么供得起哦,她读个初中我都供得皮裂嘴歪了,再读几年,怎么了得”?再读好几年书,母亲确实是供不起的,读了还不给分配工作,也是她的认知里理解不了的。
老师和母亲的对话,一开始就注定说不到一起。老师说得对,我家的家庭条件完全供养得起一个大学生,而且我姐每隔一个月就寄两百块钱回家,她省吃俭用寄来的钱,她一直以为用来供我读书了。别人不知道的是,我姐寄的钱,父亲挣的钱,包括母亲每年还必须得交钱给父亲,这些钱,父亲全存着,并不在任何一个人身上花哪怕一分。
三年初中只靠母亲病怏怏的身体独自支撑,这其中的艰辛只有我和母亲清楚,所以说没能再继续读书,我是不怨母亲的,甚至可以说我为了摆脱那种回家拿生活费的囧态和心情沉闷而不愿意再继续读书了。
后来,我走入社会,多次吃了没有学历的亏,我问过自己很多次,如果当年的我像现在一样懂得上高中和上大学是怎么回事,或者像现在一样明白复读一年对我人生的影响,我会不会对母亲有怨气?
我想,我不可能对母亲有怨气,她为了给我挣生活费,熬着油灯蒸馒头的情景历历在目,我如何怨得起来?她接受的教育和人生经历又怎么搞得清楚高中和大学为何物?
倒是母亲,在她的生活里慢慢地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我结婚那年,她对我说过这样一席话:“妈对不起你,我这当妈的没本事,没能让你多读书,我那时不懂啊,我们这代人就吃了没文化的亏,现在后悔啊,那时砸锅卖铁都应该供你继续读书的。你结婚了我也怕你吃亏,人家是个大学生,你们差距大,要是当初让你多读两年书就好了,妈对不起你,太对不起你了”。
后来,我知道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也是能考大学的,我也确实这样努力了,获得大学文凭,可是母亲看不到了。
这些年,我一直很努力,我想让母亲看到,她一直牵挂掂念的孩子不会太差,至少不会轻易对生活低头。母亲,我们天堂人间,各自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