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 于意云何 如来昔在然灯佛所 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 世尊 如来在然灯佛所 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 于意云何 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 世尊 何以故 庄严佛土者 即非庄严 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 诸菩萨摩诃萨 应如是生清净心 不应住色生心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 譬如有人 身如须弥山王 于意云何 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 甚大 世尊 何以故 佛说非身 是名大身
这一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佛与须菩提一问一答 说明
如来所得所悟的法只能靠觉悟 靠实证
第二部分是佛与须菩提一问一答 提出
所谓的庄严净土其本质也是空性
第三部分是佛陀教导所有菩萨
应该不因 不住十八界的
修行 管理 心与心识
本段承接上文佛对小乘果位的论断
以及须菩提的不住相乐阿兰那行的自述
教导所有菩萨应践行不住十八界的
发心行愿,离欲无诤。
原创白话译文
佛陀严正的告诉须菩提:须菩提,这个问题,你是怎么认为的?如来在前世追随燃灯古佛学习大道的时候,是否得到了燃灯古佛传授的什么具体、明确的原理和法门?须菩提坚定的回答道:不是的,世上最尊贵最让人尊敬的觉悟者,我认为如来在追随燃灯古佛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过什么具体明确的原理和法门。
须菩提,关于如下问题,你是怎么认为的?那些觉悟达到的、有成就的、被称为菩萨的贤者圣人,是否会着意于清净美好、秩序井然的极乐世界?须菩提坚定的回答道:不是的,世尊,我不认为菩萨会执著、在意什么清净美好、什么秩序井然、什么极乐世界。为什么这样呢?那是因为所谓的清净美好、秩序竟然、极乐净土,其实也和万物万事万法一样,缘起性空啊,是无常的,这里只是暂时用这个“庄严净土”的名字代表一下而已。在真正的菩萨那里,五蕴皆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菩萨眼中,处处有苦处处应度,处处庄严处处净土。
所以说须菩提啊,所有那些发愿研习大道并立志解决众生痛苦的菩萨们,都应该建立如比这般的(如来般的)的纯粹干净、洁净精微的心念与心识,这种“心”完全脱离了以“色声香味触法”为主的十八界所涉及范围与境界,不受六根六尘六识的影响与束缚,完全不受任何影响与束缚、自由的、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洁净精微的心念与心识。举个例子吧,须菩提,譬如有一个人的身体象须弥山(现在通常以为此山即是喜马拉雅山)那么高、那么大?你认为可能吗?你是怎么看,怎么想?这么大的身体真实吗?算不算大?须菩提微笑着回答道:世尊,这样的身体当真是很大的。为什么这样呢?佛所说的“身”,并不一定指的是凡人肉眼所看到的、通常的肉身,也许是蕴含着无所不容、无处不在之真如的法身。所以说众生通过眼耳鼻舌身意所感知的,有形的、无形的表象也好,以及由此形成的经验、知识、观念也好,皆为缘起性空,自然不应住、不可住,所谓“身”,只是一个暂时替代性的称呼罢了,无诤才好。
于法有所得不
一个“有”字 一个“得”字
长久以来让无数众生痴迷沦落
有了“有”,我相人相就来了
烦恼痛苦也来了
哈,我有,你没有
哼,凭什么你有 他有 我没有
有了“得”,“失”就来了
哎呀不好!钱丢了,位子没了
爱人啊 你在哪里
得什么? 得道法?得了吧
得牵挂! 得恐惧! 得烦恼
以前有种老话说:人刚出生时,是清明的,有天眼的,后来接触了人间的油盐就越来越糊涂了,有些人中间因为各种原因醒悟了,大多数人直到要死了,才又明白过来。你看那婴儿一出生,手啊就一抓一抓的,总要得到点什么才好,果然,妈妈来了、奶来了……于是没多久,我相也来了,这是我的妈妈、这是我的奶、这是我的小床······于是就越来越爱哭,为啥哭,因为着了我相人相,迷了色声香味触法,如是就开始糊涂烦恼痛苦的一生了,等到要死了,明白的不明白
的,都得手一撒,放开了,走了。不过明白的、平静温和的走的人,和糊涂的恐惧的悔恨的走的人,去的地方不一样。后者苦到死不说,还会投胎去找更多的苦更多的烦恼,真是可怜。不过可怜之人常有可恨之处,常脱不了贪、嗔、痴、慢、疑几个字。这样看来,所谓有、所谓得,实实在在是众生之愚之昧也,咄!还不放手
** 缘起故性空
诸相真非相
有生才有死
无得亦无失**
于法实无所得
没有什么法能从外面得到
真正的法
只能 自己行 自己观 自己悟
行什么?行善行禅
观什么?观心观止
悟什么?悟空悟有
所谓 佛不度人人自度
千万不要以为烧烧香磕磕头捐捐财
就能得什么好处
也不要以为打打坐念念经
就能得什么法
沧海桑田.jpg先不去说曾经的如来,曾经在燃灯佛所如何如何学习如何如何修行,都没得到所谓的法。就以今时今世而言,神州大地,多少庙宇拔地而起,千万信众,看似虔诚伏地行礼,不过大多烧香呢就求比别人的高,自己得了些几百几千一克的沉檀龍麝大多是不舍得拿到庙里烧的;磕头呢就心里恨不得把想到的都求一遍,没钱的求发财,有钱的求发更大的财······没完未了、林林总总,有的求到最后还要和佛祖菩萨约一约,要是灵了的话弟子一定如何如何还愿,可要是不灵呢?就不来了?好像颇有点要挟的味道,也颇有高抬自己的味道,想来佛菩萨对你来不来还愿、来不来看他应该没什么想法的。就像那个修了几百座庙的梁武帝,好像佛祖菩萨也没有什么特别照顾他,因为他自以为功德很大,为此甚至还被佛弟子嘲笑了一番。有点跑远了。这一段佛祖继续前面“不破不立”的风格,甚至不怕自黑,为的就是让众生破掉我相、破掉得失、破掉法······
现在谈谈净土吧
庄严佛土者 即非庄严 是名庄严
佛祖曾教导其子向“大地”学习
大地以宽广接受包容
无论清香美好如鲜花香水乳汁
还是肮脏污秽如屎尿血痰腐臭
大地平等接受不执着不厌离
如是菩萨视万地万物万事
**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不生不死
处处庄严处处净土**
近年来上海的房价扶摇直上,然而认真观想审察,陆家嘴那动辄数十万一平米的华丽高楼里,豪装美饰,所谓的功成名就者们,坐在高台大桌前美酒佳肴顾盼之间,然而其左右数米、举头三尺,也许就有人在屎尿俱下 呕吐涎痰,哪里洁净?何来庄严?电梯里一人屁众人吸,飞机里、大楼里、城市里、国度里、地球里又何尝不是?如是庄严不异于乱象,乱象不异于庄严,庄严就是乱象,乱象就是庄严,昨天是闸北,今天是静安,房子还是那个房子,价钱不是那个价钱······幻像而已,
清静心.jpg
本段最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清净心
清净心什么样?
清净心在哪里?
佛陀有清净心、菩萨有清净心
他们想给你 但给不了
你想到净土去找 却找不到
为什么?
因为清净心被六根六尘六识
被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锁在你生生世世的肉身里
勇敢的解脱吧
和而不同.jpg按照金刚经的说法,佛陀自己至少也做了500世的忍辱仙人,也就是说在很多很多世里,佛的清静心也经常被锁了找不到。现在很多人大多心贪:贪财、贪物、贪权、贪色、贪乐······常常觉得心烦、心慌、心乱、心痛······如是哪里可得清净呢?原本清净心在外面是找不到的,要到自己里面找,要自己发心生,不住色香声味触法的生,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生,不住法相非法相的生······不经意的生出来一会儿,轻松喜乐一会儿,源源不断的生出来了,轻松喜乐如影随形源源不断,那个境界多美
譬如有人 身如须弥山王 于意云何
这个问题乍一看
违反人之常理常识
但偏偏是所谓的常理常识经验知识
经常让人偏执痴迷嗔愤迷惑烦恼
山一样的人
你的物质世界里没有
你的精神世界里不见得没有
在须菩提这种深得无诤三昧的罗汉境界里
啥都有 啥都没有
没有思惑见惑
只有清净只有喜乐
这一段佛陀很有意思,也许是想考察一下须菩提“无诤”的修养吧,抑或是想点拨须菩提观想法身,甚至是给须菩提来个脑筋急转弯,就像小品里:请问,把大象塞进冰箱里一共需要几步?你一想到那怎么可能?你就上当了,上了谁的当?上了你自己观念、经验、习惯性思维的当。要是佛陀时代佛问道:如果有人,能飞过喜马拉雅山,你说他飞得高不高?须菩提答得出,很高啊世尊。但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个问题太离谱。然而时至今日,随便什么人买了飞机票,都能飞过去。所以说,无诤是很高的智慧,修不到无诤,般若发不出来。建议大家先从认真审题、不轻易抬杠、不轻易发脾气、看完这篇文章留留言点点赞就是开始修炼无诤啊
来吧 开始吧
从点赞开始
拥抱解脱
最后循例一起 欢快的 总结下本段精义
于法实无所得
如来所说法,不可得,不可说
你要找的法,自己观,自己试
庄严佛土者 即非庄严 是名庄严
佛祖住哪 那里就是大雄宝殿
菩萨住哪 那里就是庄严净土
圣贤住哪 那里就是竹林雅舍
如是你要住哪?
应如是生清净心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处处有苦处处应度
处处庄严处处净土
佛说非身 是名大身
肉身实报身
法身是真身
化身为变身
肉身再丑都是自己的好
法身为重大家慢慢的找
化身是变需要审慎的挑
祝大家早日踏上拥抱解脱之路
金刚经初释13-不必执著小乘之路
金刚经初释12-真正放下利己利他
金刚经初释11-有为世界皆是尘埃
金刚经初释10-今生再难也要努力
金刚经初释09-无所不在真如如来
金刚经初释08-有效布施收获福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