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03655/68d2ca63d8da7c93.jpg)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 于意云何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 如我解佛所说义
无有定法 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亦无有定法 如来可说
何以故 如来所说法 皆不可取 不可说
非法非非法
所以者何 一切贤圣
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这一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佛设问须菩提
如来悟道的收获与说法的实质是什么
第二部分是须菩提的理解
所谓法 亦是缘起性空故法无定法
第三部分是对一切有成就的贤者圣人
做出了一体同源殊途同归的判断
说明了佛法对一切善行善法的认可与包容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3655/bbd68482246b10c8.jpg)
本段承接上文佛教导末法时代难得的修行者应在无四相的
基础上, 进而认清法(非法)作为方法、过程的空性本质
原创白话译文
须菩提,关于下面的问题,你的意见是怎样的?佛陀悟道后是否得到了那种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译为:了解一切 慈爱一切 常处清净安宁 平和喜乐)的一种恒定的法门(智慧、技能)?佛陀是否宣说传授了什么恒定的法门(智慧、技能)?须菩提坚定的说道:如果按照我对我所知的佛陀所有说过的教义方法的理解,应该没有一种(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永远正确的、恒定存在的法门(智慧、技能、方法、理论),而且佛陀也没有(甚至可以说不可能)宣说一种固定的、放置于四海皆准的的法门(智慧、技能、方法、理论)。请注意,鉴于如来这两个字的双关性,这里也做另一种理解::也没有一种可以完整无误、一直准确的法门(说法)可以描述、解释、传播暂且称为真如、如来的的万事万物之本之源。
为什么这样说呢?佛陀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问题,如来所说的法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不能也不必生搬硬套,闻者无法仅仅靠听就能得到什么一种固定的、放置于四海皆准的的法门(智慧、技能、方法、理论),唯有靠自己自修、精进、实证,那是无法用语言文字完整准确描述、传播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绝对正确永远有效的法门,也没有一无是处绝对无用的法门。请注意,鉴于如来这两个字的双关性,这里也做另一种理解:所说如来法,即用来解释“真如 如来”万事万物之本之源的法门(智慧、技能、方法、理论),都是没有办法固定的、通过听闻记录得到的,更不是用语言文字完整准确描述、传播的,没有所谓永恒的真理,同样的也没有永恒的错误
所以从这种角度出发,或者说从这种道理来看,在历史上、世界上所有曾经对世界、对人类、对社会、包括对一切广义狭义的众生做出功德、贡献的生灵,在“有为法”的范畴里,都是善的、对的、值得尊敬的,然而在这世界上的多数人无法了解明白的、形而上的境界里,他们(贤、圣)是有所谓果位、境界的差别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3655/f6f3b50cae9d2fe0.jpg)
这一段重点是说明佛法亦是缘起性空
如来所说,所说如来,非法,非非法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不同问题
佛给出的解决之道不尽相同
重要的是可否解决被开示者的问题
解决了这个问题的法
在另一个问题面前可能就是非法
不必住不可住不能住
请大家仔细想想你思想观念中有多少个你认为重要的正确的“法”以及这些“法”是否曾经引起你的愤怒与烦恼
譬如经常认为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就会忽视其他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一心一意的为自己的观点找证据、为不同的观点找漏洞,有时甚至忘了这方法要解决的问题。一个人一旦坚信所谓的某种信条理念,就将失去自由,如果一个人偏执与自己所信才是法,就会认定其他都是非法,争执与冲突经常由狭窄的意识眼界见解所产生,当争执等不良无效的行为漫延时,最初的问题被抛在一边,时间乃至生命都被可悲的消耗殆尽。佛陀所说的法,不是一种理论一种学说,不是来自于思维意识领域的推理、判断,而是佛陀在掌握了专注以后精进观止禅定从而发现与实证的“实相 真如 如来”,文字语言都不能准确的解释“实相 真如 如来”,只有亲身的体验才有可能让人看到“实相 真如 如来”,基于此,不要纠结是法还是非法,勇敢的面对自己的心,搞清楚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欲,勇敢的去做去实证。关于法,还需注意的是六尘境-色声香味触法中的法,由人六感官(根)眼耳鼻舌身意中的意(思想)而来,结成六识-色识声识香识味识触识法识,人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认识、观念,什么时候布施到放下了,忍辱到谦卑了,禅定到无我了,自然清净平和喜乐
法无定法
法不可取
法不可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3655/c6ad7b8dc61bc81f.png)
这里又要再说说如来了
如来的两种含义两种境界
在这段里出现了四次 很让人拗口
如来者 即诸法如义
无所从来 亦无所去 故名如来
四次如来每次作何解
如是解如是自在随意解
如来即如是来,自然而然因缘而起,如果把那个让万事万物如是来、如是去,因缘而起、随缘而灭,既看不到摸不着,又实实在在的存在于万事万物的实相称为真如如来的话,那么这个作为实相的如来就是体,那就称它如来之体吧,而乔达摩-悉达多悟道后称为佛陀(觉悟者)又称为如来教化开示世人,那就称为如来之相啊。佛陀所说的法不管是金刚经楞严经华严经都是如来所说法,即可称为如来之用。如是体相用,尽可由得有缘人观想领悟实证。关于体相用,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佛家道家儒家以及法家等都有关于体相用的理论与方法,建议借用“玩索而有得”的精神,建议大家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可以没事观观想想:哪些是体?哪些是相?哪些是用?打坐行禅中更是可以观想四念处的体相用,应该会有很好的效果很大的收获。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3655/49799e4b617e1e9d.jpg)
阿 耨多罗 三藐 三菩提
分为四段的梵文音译
可能是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就好比中文里的一些词
精 气 神意思 方便
也许可以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理解为一种境界
一种进入即可常乐我净的极乐境界
一直对翻译这件事有点感冒,一来是外语不好,二来是中文还好,但通过揣摩上师鸠摩罗什的文字,确实让人心神感佩,能够在古梵文与古汉语间搭建一条信息量如此之大却又简洁优美如斯的大桥,当真是般若智慧、神来之笔。相比而言,在我们今日盛行所谓沟通的现代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息量似乎越来越大,但无用无效甚至有毒有害的信息充斥其间,佛陀在世时经常为众生开示的解除众生因贪欲、无明、嗔恚(hui)、嫉妒而产生的苦恼,然而人类发展至今,伴随着物质的丰富知识的扩展,人类因越来越多的狂妄自大而产生的所谓自尊自卑自我为自己带来越来越多的烦恼,进而怀疑一切质疑一切进入到不安恐惧的苦恼境界,语言文字越发达,废话谎言越泛滥,电话取代了信笺,短信打败了电话,微信终结了短信······越快捷越孤独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3655/32578e53556647d6.jpg)
再谈谈贤圣吧
所谓圣 生而知 从心行 合天理 顺自然
所谓贤 勤而学 善于行 惠众生 修大道
佛家有三贤 十圣
道家有黄老 庄杨
儒家有孔孟 朱王
古往今来,贤者圣人不胜枚举,这里就不赘述了。提醒一下,很多人在读背金经时很容易把这段里的贤圣误为圣贤,包括一些网上的音频资料,虽然好像意思差不多,但我觉得还是专注一些更好些。其次,想重点谈谈人人皆可为贤圣、人人皆应做贤圣的原理,首先大家不必一想到贤圣,就想到华丽丽的神像、明晃晃的头光,那大多是不解如来所说意者出于各种非心臆造杜撰而出,应该确认的是贤圣的境界是一个真正平和喜乐的境界,是利己利他的境界,所以阳明先生一生立功立言立德,旁人以为他命运多桀境遇不公,其实先生因苦得悟乐在其中,所以临终前自述此心光明夫复何言;其次所谓时势造英雄,行行出状元,所谓贤圣,重要的是为人做事的动机是否纯善明净,就好比一个99金的小戒指,也要比一个镀金的大手镯要有价值的多,现在很多人就是被表象、被数据搞的迷了心,要到后果出现了、报应应验了方才悔不当初,所以建议想康宁幸福的务必要立个为贤为圣的志向,而不是先定个一个亿的小目标,那种目标只能让你越走越累越走越远······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3655/b26f79fdef8d5640.jpg)
最后看看这个问题
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这句话有点让人费解
如是索性任性而解
无为法里有差别
有为法里无差别
佛陀悟道后,生大慈大悲心,为众生说法40多年,就是要把众生从以有为法为特征的苦难世界度化到以无为法为基础的极乐彼岸,而且佛陀因材施教因时因事说法,所以再三嘱托众生不可拘泥于渡河之筏指月之指,包括如来所说法,不必纠结于法还是非法,不要迷失于什么哲理什么有无那些理论性的推测与揣摩,应该认真通过静观自己的呼吸以学习专注,静思自己的身体、感受、动机、思维、观念,透彻的了解生死、增减、垢净的无常,破除无明,看清眼前这个以“有”为基础的娑婆世界,明了如是那个实“无”是真如的净土世界,如是即可离苦得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3655/bc231326b9c2e1c6.jpg)
文终循例一起来回顾下本段之关键
**无有定法 如来可说 **
不管如何定义如来
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的问题
如来所说解决问题的法
你可以借鉴可以思索可以求证
自己的锁要自己找自己的钥匙
**如来所说法 皆不可取 不可说
非法非非法 **
如来如是说法
众生如是听受
如是无关是非
得失如是自知
**一切贤圣 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
无需执著思见惑
此生有为是尘埃
若持诚敬善护念
贤圣可期方自在
这几天秋高气爽,又逢国庆假期
如是祝大家喜乐康宁。
金刚经初释10-今生再难也要努力
金刚经初释09-无所不在真如如来
金刚经初释08-有效布施收获福德
金刚经初释07-众生菩萨人人如来
金刚经初释06-持善护念慎思如是
金刚经初释05-金经由来如是朴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