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海外异乡人,在简书14个月

作者: 这才是德国 | 来源:发表于2017-08-26 04:31 被阅读882次

    打开我的简书主页,从2016年6月到今年8月底,我写简书已经一年零两个月,也就是14个月,粉丝300多人,成绩实在平庸。因旅居德国,以前的文章都与德国、荷兰的生活有关,且对简书一直有一搭无一搭的,没有投入太多精力,文章也不知道投向哪些专题,经常白白浪费,至今我也不是个“达人”。今天之所以写此文,是因为我的《第二次生命,在海外做个异乡人》一文,8月19日发布,阅读量将近1300,喜欢76,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无心插柳的一篇文,简友们却给予了我一颗颗“红心”,一颗颗真挚的心,沉甸甸的,且带着温度,温暖了我,这促使我重新认识简书。

    ------------------------------------------------------------------------------------------------------------

    与简书为伴的14个月,从好奇、不得要领、若即若离、到正在成为习惯,简书在我的生活里已有了位置,渐渐进入我的生活。

    简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是不经意的、悄然的。

    首先是渐渐爱上简书,把写字、和自己交谈当作经常做的事,更新更频繁。

    尤其是时差党专题推出后,宁曾主编发来的简信让我感到真诚、亲切,这个专题就是我们这些海外异乡人的交流园地和平台。短短一两个月,因为相同的经历,让我和很多简书作者“一见如故”,彼岸晓吾、三儿王屿、莉莉亚洲北极,等等。我们这些海外异乡人终于找到了“组织”,一颗颗孤魂有了落脚点。非常感谢简书,感谢宁曾主编的奉献。

    最初写简书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给自己找一个和别人交流的平台,安放自己漂泊的内心。那时候旅居德国一年,对德国、生活环境的新鲜感已过,什么事情都没有着落,心里凄惶又使不上劲,只有大把孤寂的时间。想去上德语课,但小城德语学校没有座位,需要等待空位信息,猴年马月能排上,不知道;没朋友、没工作,只能与花园、菜园、书籍为伴,偶尔画一些水彩画。所有爱好中,最能排遣内心情愫的是母语、方块汉字。这段艰难时刻,陪伴我的是母语、中文,我靠母语体验存在感,靠母语拯救自己。

    来德国前,我本人也是一个编辑记者,在报社工作。但那时候,写文章是任务,不能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必须按照领导的要求写稿子,言不由衷。主动写和被动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体验。

    德国是盛产抑郁症的国度,最不缺少的就是孤寂。人是群居动物,总有需要和他人交流的时候。脆弱时,谁都希望找到一个安心的怀抱和精神家园寻求慰藉。能给予我这些的,只有母语和方块汉字,母语带给我莫大的温暖,是我的精神避难所。

    这14个月间,我的生活经历了最初的波折和艰难,学德语、找工作、处理家事----简书更新也没有放在心上,想起来才上来看看。人生总是有几个层次和阶段:求生存、谋发展、追求自由。艰难求生的阶段已经过去,现在,命运之神已经开始向我露出了微笑,有了一些精力可以投入在简书上,将会成为我最好的朋友和陪伴。

    其次,无功利心写字渐渐成为习惯。

    到德国不到一年,我成为德国最大的中文报纸《华商报》的专栏作者,牵扯了我的部分精力。现在,简书推出时差党专题,我们这些海外异乡人有了一个新的、更大的平台。在这里,孤寂的心得到温暖和慰籍,简书的海外异乡人之间可以彼此取暖。同时我也才发现,原来简书里还有这么多勤勉、积极的异乡人。看到他们在简书上取得的成绩,也增添了我的信心。

    我手写我心。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需要倾诉、交流和表达,这对海外异乡人来说更为重要。这种倾诉不是与所谓朋友面对面地交流。写日记是我多年的习惯,但太私密,不能交流。后来我将一些零星的文字放在简书上。在我所居住的德国小城想找到可以倾诉交流的对象,实在是奢望,况且有些老移民对新的移居者并不友善。华人似乎都忙,发出的微信信息经常是相隔一两天才回复,有的干脆没有回音。于是不再敢轻易打扰他人,习惯有话和自己说。华人之间偶尔有聚会,但我生性淡然,甘于寂寞,喜欢独处,宁可享受一个人的热闹,不想要一群人的孤单。有些人看似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但实际上是活在两个世界里。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找到了心灵的避难所,我的目光和视野更为辽远。

    简书给我了平台。

    无功利心地写字、相同经历的异乡人用同一种语言无障碍交流-----多么美妙。简书,让我们这些曾经无家可归的心灵找到了精神家园,让我们体会更为深刻的幸福成为一种可能。

    还有很多点赞、喜欢、关注、打赏的简友们。虽然我已过“见钱眼开”的年龄,但是,不图任何回报的打赏对我这个“高龄”简书作者来说是莫大的鼓舞,这是多么大的缘分。我珍惜这种缘分。

    感谢简书、简叔、感谢时差党专题主编,感谢不曾谋面却一见如故的简友,更感谢简友饱含热情、真诚的“喜欢”。我会将你们的每一颗“红心”收藏在我的记忆里。

    我愿意和简友们在简书上继续这种缘分。让我们约定,继续在简书彼此相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0后海外异乡人,在简书14个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mp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