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89年的一个春日,一个致命的春日,23岁的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遇到了他的一生所爱——22岁的茅德·冈小姐。
这位17岁开始写诗的爱尔兰诗人,23岁时已小有名气。茅德·冈小姐正是慕名而来拜访诗人,这位小姐热情的渴望要把爱尔兰从七百年的英国统治下解放出来,她对叶芝诗中献给爱尔兰的部分很感兴趣。
她不知道,她的美丽、高挑及优雅,而白皙发光的肌肤、一头赤金色的头发、神秘愤怒的金色明眸、一口朱唇,以及她那对爱尔兰政治自由的热情,深深地迷惑了诗人。
茅德·冈是一位坚毅的女子:她不仅反抗暴政,也反抗自身家庭背景。她的父亲曾任职英国陆军上校,此前不久,父亲刚去世,她得到了一笔遗产。她毅然放弃了上流社会的身份,投身到争取爱尔兰独立的运动中去。
她欣喜地把叶芝视为朋友,甚至想把他变成把民族主义宣传化为诗歌的作家。
而事实上,叶芝任由茅德·冈领他涉及许多政治活动。他的一片痴心,毫不费力地沦为茅德·冈的奴隶。茅德·冈的气质足以让诗人大为倾倒,包括她革命性的一面。
她也像诗人一样,着迷于超自然、梦境、象征及预兆,着迷于一切她以为与爱尔兰命运息息相关的事物。
她风尘仆仆奔波于都柏林、伦敦和巴黎时,都会带着狗与各种鸟类同行。在示威前夕,把这些鸟儿全部放生。
对她而言,这些鸟儿,先关在笼子里,然后释放,是一种奴役与自由的象征。
在1890年代以及20世纪初,每当她到爱尔兰,人们都争先恐后地目睹这位小姐的倩影。
她如此美丽又有一腔爱国情怀,宛若这个国家最后一位伟大的浪漫英雄。
许多穷人对她甚是迷信,她的祈祷、她的抚摸,只要她在场,似乎都会有一股神力能让人病愈或者起死回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4249551/22a51a810b4a93c3.jpeg)
2
而到今天,让茅德·冈出名的,不是以上这些,而是,她几次三番拒绝诗人的求婚。
1891年,叶芝在伦敦创立“爱尔兰文学协会”,随后回到爱尔兰向茅德·冈求婚。她虽然拒绝了,但依然允诺保持友谊,她说她只是对叶芝的诗感兴趣。
显然,第一次求婚失败并没有打击到叶芝,他对茅德·冈依旧一往情深,也心系着她的“事业”。以初恋为原型,他撰写了剧本《凯丝琳女伯爵》:凯丝琳把灵魂卖给魔鬼,由此拯救她的同胞。
此后的1892年、1893年、1901年,诗人又几次三番向茅德·冈求婚,无一例外遭到拒绝。
1893年时,叶芝写下了一首流传世界的动人诗歌——《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 袁可嘉译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这首诗像预言,或者说是诗人立下的军令状:就算等你老了,还会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1903年,37岁的茅德·冈嫁给了爱尔兰军官约翰·马克布莱少校。就算已为人妇,茅德·冈在叶芝心中,仍然是执念一样的存在。
1917年,叶芝最后一次向茅德·冈求婚,又被拒绝了。
几个月后,他像是想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一样的,又或是赌气一样的,向茅德·冈的养女求婚,毫无悬念又被拒绝了。
3
此时,叶芝已经52岁了,他已经不能再坚持下去了。稍后的一年,他向一位仰慕他的英国女子乔治·海德里斯求婚,她答应了,并且婚后生下一儿一女。
然而,叶芝心里还记挂着茅德·冈。直到生命最后的日子,他疯狂的给茅德·冈写信,约茅德·冈喝茶,无一例外又遭到了拒绝。
1939年1月28日,叶芝逝世。对于茅德·冈,叶芝希望她能来参加丧礼。很戏剧化的,茅德·冈拒绝参加他的葬礼。
晚年茅德·冈回忆与叶芝的感情纠葛时说:“他是一个像女人一样的男子,我拒绝了他,将他还给了世界。”
我不能断定茅德·冈对诗人是否真的动心过,我只知道,好的爱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茅德·冈,不仅是一个漂亮的女演员,更是一个坚毅革命家。
两个人的志趣和气质都不相同,她固然有值得诗人追求的地方,但两个人在一起久了未必会一直幸福。
4
叶芝曾说:“我所有的诗,都献给茅德·冈。”
茅德·冈却说:“世界应当感激我没答应你的求婚,否则哪里会产生这么多优秀的作品。”
虽然话是有点刻薄,不过倒也有几分道理。叶芝的这份对爱情不离不弃的执着,却穿越了世纪,穿越了国度。
尤其是那首叫做《当你老了》的诗,后来被中国民谣歌手赵照改编成同名歌曲,并且2015年春晚舞台上由莫文蔚深情的演唱,感动无数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