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易经易即良知易经.道$奇门遁甲
读《易》,错综复杂之革故鼎新

读《易》,错综复杂之革故鼎新

作者: 童年的流星 | 来源:发表于2017-06-01 10:38 被阅读58次

当下都说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但从《易》中,华夏历史上的确有将近3000年看“嘴”的时代。祖先传承下来的最基本的看相秘籍就是通过看嘴,了解个人家世背景、人格品性、学识才华,也可以进而了解一个家族的文化根基和家风品行,再放大之,就能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环境、吏治状况、领导能力做出推测,甚至关乎发动战争的决策。当代人总想对古代神秘文化有所了解,看“嘴”相面是最公开和最简便的方式了。

一、个人修养看嘴,家庭文化看嘴,国家建设还是看嘴

(一)《易•颐》对个人修养方面的直接要求

嘴的第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吃

饮食文化绝对是华夏文明的标志,这绝非仅仅表扬华夏吃货们的发明创造,而是中国人将自己的文化紧紧地与饮食结合在一起。

1、家里饭菜的味道、妈妈、家,这三者的形象几乎是高度重叠的,有妈,就有家里的味道,家就在。这几乎是一种信仰,是一种代替了宗教的精神寄托。
2、无家可归的感觉,就是想吃一口家里的饭而不得。
3、会做饭的男人是个宝,很多家平时都是妈妈做饭,但是到了重大假日、关键场合,爸爸总要负责压轴的大菜,露两手。
4、中国人是通过饮食来学习诚意正心、格物致知的学问的。所以烹饪就是一种最家常的修身方式。古代文盲率高达90%,所以大多数百姓根本没有机会读书,但在烹饪过程中,学会了敬畏之心、庄诚之心,学会了分寸、比例、火候的把握,学会了流程、标准和权变,也学会了为他人着想。
5、治大国如烹小鲜。烹饪的文化与政治文化相互影响发展。
6、不仅烹饪的过程体现了中国文化。饮食的过程更是将中正平和、孝敬恭顺、谦虚节制、洁净精微的文化特点完美地融入其中。具体则体现在如何使用排座次、摆放碗碟、使用筷子汤匙以及各种就餐礼仪之中。

嘴的第二个重要功能就是说

《易》为什么如此强调看嘴,就是一个人的思想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而观察一个人说话的方式就足以了解这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品行习惯。而显然古人是极注意这方面的表现和日常训练的。

孔子讲过:

1、巧言令色,鲜矣仁。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老子讲过:

1、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总体而言,圣人看嘴,不喜欢夸夸其谈、自我吹嘘标榜,而是喜欢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而这些要求也与前面饮食文化中的诚意正心、格物致知相一致,同样是体现中正平和、孝敬恭顺、谦虚节制、洁净精微这些文化特点。

(二)《易•中孚》则形象的将嘴和德结合了起来

中孚卦的卦画和颐卦相比,就是一张缩起来的嘴,象征“谨言慎行”,管住自己这张嘴就可以少犯错误。

中孚卦的核心思想就是诚信。老子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家庭间的联姻、企业间的合作结盟,诚信是第一位的,否则双方均各怀鬼胎,必然后期会出现各种变故。而考察对方的资质、态度、实力、品性的突破口还是放在了嘴上。无论是谈判桌上、宴会席上,还是私下里的沟通联络,诚信与否都通过这张嘴得到了展现,“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也是为何中孚卦的形象就是一张缩小的嘴巴。

(三)《易•鼎》则将嘴的形象和国家联系到了一起

国家大事也看嘴,而且不是看一个人的嘴,是看天下的嘴。这就是“鼎”卦。火风鼎,无论是卦画、卦象,还是卦名文字,都是货真价实的一口大鼎。这是国家的象征,这是一个吃饭的家伙,后来作为国家重器,用于祭祀,但也还是象征孝敬祖先饮食。这个大家伙往小里说,代表了一家人的伙食,往大里说,就是为天下人的肚子服务。吃饭永远是天下人的第一等事。

什么是定鼎?这是我家的地盘,我家要在这儿吃饭,谁也不许来抢。
什么是鼎盛?锅里的东西多,自然吃得饱、吃得好。
什么是问鼎?你家做饭的家伙不错哦,借我用用,不过不一定还哦。
什么是鼎革?原本革是皮衣的意思。鼎革就是穿衣吃饭。但因为制革意味着将生毛皮熟化的过程,于是便迁移为“变革”。鼎革就是改朝换代了。

鼎很沉重,因为这样才稳当,吃的东西才不会撒掉。“鼎足”、“鼎助”、“鼎覆”都和这个有关。

鼎很华美,因为这样才尊贵,用来祭祀祖先才体现隆重尊敬。鼎族、鼎贵、鼎位等词均由此引申而来。

所谓钟鸣鼎食之家,自然是权贵之门。只要看看权贵们和老百姓都吃什么?吃饭的时候都聊什么?两者一做对比,一个国家的兴衰迹象则显露无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哪里有太平盛世的景象,活脱脱的人间地狱。

二、国就是更大的家

(一)一个一个家庭交织起来就是国家

鼎卦的交卦是家人卦,革卦的交卦是睽卦

“修齐治平”是易学的总结,绝不是仅属于儒家,比如老子讲:“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輟。”,这是在讲“大畜”;“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这是在讲“修齐治平”、“鼎革”、“家人睽”;“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这是在讲“将心比心”,这是“观”卦的主旨。

细枝末节上,孔子和老子或有不同,但在大是大非上,两者同出于易学,原本就没有什么不同。

(二)国家也需要两情相悦,国家也希望长治久安

鼎卦的互卦是夬卦,恒卦的互卦也是夬卦
革卦的互卦是姤卦,咸卦的互卦也是姤卦

家庭,以情爱当作机缘相聚,以交感作为媒介相伴,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总有一天,离散是必然的归宿。永恒的爱情使我们更加悲伤于今生今世的分离,但也为来生来世的重聚构建了希望。

国家,以地域、血缘、语言、文化当作机缘相聚,以共同参与建构作为媒介相伴。国家是抽象的概念和想象,人类大脑永远激活的是与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之间的记忆与感情,爱一个国家,首先是爱上了这个国家里的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总有一天,革故鼎新是历史的必然。但永恒地文化认同使我们看到国家重建复兴的希望,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三)向死而生,保护家庭就是保护国家

鼎卦的错卦是屯卦,所以国家事,屯难事
革卦的错卦是蒙卦,所以改革事,启蒙事
屯卦的互卦是剥卦,益卦的互卦也是剥卦
蒙卦的互卦是复卦,损卦的互卦也是复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家庭成员的一分子,只知道吃饭骂娘,这是败家的逆子;作为国家公民的一分子,行动起来,修齐治平绝非空言,只要我们人人做好分内事,堂堂正正做个真人,这就是爱国。

将生命中的每一天看作最后一天,我们会格外热爱生命;
将婚姻中的每一天看作最后一天,我们会格外热爱家人;
将国家中的每一天看作最后一天,我们会格外热爱祖国。

相关文章

  • 读《易》,错综复杂之革故鼎新

    当下都说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但从《易》中,华夏历史上的确有将近3000年看“嘴”的时代。祖先传承下来的最基本的看相秘...

  • 读《易》,错综复杂之不占而易

    关于“善易者不占”的理解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

  • 读《易》,错综复杂之筮法取象

    “错综复杂之”系列读易的文章已经写了9篇,但还只是介绍“错综复杂”四种卦变算法应用于形象推理当中,读者可能觉得没什...

  • 读《易》,错综复杂之规则道理

    前文用易学的“错综复杂”剖析家庭纠纷,落脚点在“情、理、利、法、信”,着重在“师比”、“履小畜”、“困井”、“蛊随...

  • 读《易》,错综复杂之婆媳矛盾

    家庭内部诸多矛盾之中,没有比婆媳矛盾更能引发群体话题的了。与家庭成员感情纠葛、财产纠纷相比较,婆媳矛盾更为普遍和突...

  • 读《易》,错综复杂之推理预测

    要点提示 1、学易,能解决什么问题?2、推理预测和算命是一回事吗?3、易学推理预测靠谱吗? 之前就有读者提出建议,...

  • 读《易》,错综复杂之心诚则灵

    “错综复杂之”系列读易文章已经基本介绍完了,“错、综、交、互、之”,五种卦变方法也都告诉读者了,读者已经可以按照这...

  • 读《易》,错综复杂之修齐治平

    前文中反复提到“修齐治平”,不知读者是否有这样的疑问: 什么是国治天下平?什么是理想社会? 实现理想社会是将来时、...

  • 读《易》,错综复杂之政策法规

    承接上文《读易,错综复杂之规则道理》,国家有政策法规,单位有章程规定,细分起来,林林总总,仅仅名称辨析就可以写几千...

  • 读《易》,错综复杂之家庭纠纷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过去总有一种误解,修身就是自己做好修养身心的事情,然后再努力管理好家庭,之后再投身社会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易》,错综复杂之革故鼎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bs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