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杂食类动物,一个“杂”字充分说明食物种类的广泛性。前些年,网上有段笑话说到,某省人除了天上飞的飞机、地上跑的汽车、水里游的轮船以及四条腿的板凳、两条腿的圆规、一条腿的电线杆不吃外,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吃的。这虽然说有点夸张,但人能吃的东西品种繁多确实是事实。
人生一世,吃穿二字。一个人,从爬出娘肚、眼睛还未睁开的时候,就哭着喊着地要求吃喝,这就是所谓的天性,是任何人也无法改变的。为了吃饭,人们穷尽一切手段,甚至不惜发动战争,来满足自己的要求。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哪一次改朝换代不是与粮食问题有着很大的关系。粮食是国家的战略物质,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所以,国家把发展农业放在一切经济工作的首位,每年的一号文件已成为国家重视农村问题的专用名词。为了实现粮食的基本自给自足,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如史无前例的取消农业税,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保证一定数量的农业生产面积不受侵占,以优惠价收购农民余粮等等……来稳定农村劳动力,保证粮食的生产。
我的老家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农村,因矿产资源贫乏,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生产的风水宝地。尤其是农业学大寨期间,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快,农林牧副全面开花,每工分红最高达到2.8元,是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地。村里尽管收入不少,但主要收入还是来自农业生产,在社员们的辛勤耕耘下,吨粮田比比皆是,较早地实现了过黄河、跨长江的农业生产奋斗目标。1980年我离开家乡来到省城上学、毕业参加工作后,经常回家探亲,村里发生的变化之大可谓是天翻地覆、触目惊心。农民温饱问题彻底解决后,面临着的最大问题就是劳动力富裕、收入下降。虽然说农业机械化水平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原有的土地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投入。而且,土地的产出收入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收入的增加远远落后于支出的增长,如果继续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只能是逐渐地走向破产的边缘。为此,村里的强壮劳力只能常年外出务工,把种地产粮这么艰巨的任务交给了留守家中的妇女和老弱病残,即使偶尔在农忙时回村帮忙,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委托小姨子生孩子--没指望。
受此影响,村里50岁以下的男性强壮劳力所剩无几,就连平时起楼盖房、打发老人等过去基本上靠邻里义务帮忙的事情,也只能找专业队伍进行,真正地实现了与市场接轨。更为担扰的是,由于劳动力不足,田间作业强度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只能加大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致使农田质量逐年退化,粮食产品质量下降。尤其是转基因作物种植,使农民失去培育种子的可能和必要的技能;除草剂等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土地农药残留量越来越大,给子孙后代留下了隐患;作物秸杆直接还田,对土壤保墒、灭除病虫害产生不利影响;塑料制品未经专业处理,任凭其在土壤中自然降解;农田水利设施坐吃山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急骤下降……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在这样的条件下生产的粮食并通过食物链进入相关的下游产品,质量从何保证、绿色从何谈起,人们的吃饭问题将成为新的、更大的问题,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从根本上落实相关惠农政策,夯实农业生产基础,从而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保证我国粮食生产的基本满足,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