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简友广场读书
正本清源学圣贤------《答顾东桥书》读后感

正本清源学圣贤------《答顾东桥书》读后感

作者: 泥步修行A | 来源:发表于2024-03-27 22:46 被阅读0次

《答顾东桥书》一文,王阳明从不同角度,系统的回复了顾东桥的疑问。内容稍长,却是阳明先生智慧的凝结,体现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圣求贤的重要思想。

(一)

文中指出 “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古代教育尤其注重品德修养,以德为立身之本。现在的教育更是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师承担着德育教育的重任,理应肩负起传播圣贤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论任教那一学科都应学习了解优秀经典传统文化。读经典,学经典,用经典丰富自己的学识。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甚至于一池水。当我们站在三尺讲台,用经典文化影响学生,用经典文化教育学生时,传授的是知识,传播的是文明,传承的是精神!

(二)

王阳明在《答顾东桥书》中告诫人们,学习圣人要正本清源,从本心上下功夫。

“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雠者。”正如三字经所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本心在成长中,走着走着迷失了自我。在功名利禄,林林总总的诱惑下,心开始迷茫,以致失去了方向。反目成仇,道德沦丧之事屡见不鲜。

邯郸未成年人杀人案令人震惊,手段之残忍实属不堪。事后能若无事事,还能从容扯谎,混淆视听,令人震惊。更令人愤恨的是,还以未成年为由当做免死金牌。做恶孽,还想活,还怎么让天理活!

 德大于才。德正,方可成才。每个人都应先修身立德!

(三)

在《答顾东桥书》中,王阳明指出拔本塞源是导致学习圣人越来越难。即有学圣成贤之意,故应有正本清源之志。

读圣贤书,接受圣贤文化之熏陶。从尧舜到春秋诸子,从儒家到佛道,从王道霸术到家风乡俗,都集成了古人智慧。无论为人、为臣、为君,都有着对应的文化标准,在圣贤文化指引下,如同在高速路一般,让思想的列车一路高歌猛进。

(四)

加入致良知学院,学习阳明心学已半年年之多。回首望望,想想,到底学到了什么?改变了什么?一时间拔本塞源竟想不起当初的起点是什么?学习的终点又在哪里?

连日来,思虑阻塞,感到特别迷茫。原本想通过学习阳明心学,能够提升学识,改变心境。也许欲望太盛,期待过旺,以至做事太过功利,以至于迷失了心境。

德不足者多欲。正因为想法太多,目的性太强,所以路走的太难,太累!

静养这段时间,所有的欲望如电影般在脑中浮现。不是工作就是晋级,不是生活就是贷款;亦或是家庭,亦或是朋友;一会儿想着办个退休去挣钱,一会儿又想着学点儿东西实现的价值。思虑过多,劳心伤身。

能不足而多患。见识浅薄,多虑焦躁,患得患失,始终无法掌控自己。

静心修心,止欲止念。心地光明天地宽,思虑无邪心不烦。烦人闲事勿挂念,愿做世间一清闲。

(五)

《答顾东桥书》中,王阳明描述了当时各种学说的纷繁杂陈,让人眼花缭乱,不知孰是孰非,如何选择。阳明心学去繁就简,核心理念简单概括为:知行合一,致良知。简单的做法是: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能觉察,能笃行,想到既做到,才是知行合一。近段时间,思虑阻塞,每次面对作业仿佛无话可写,感到空虚至极。书读不下去,字写不出来,做事也懈怠了很多。

也许是人闲无所事事。刚刚经历了手术,在家养病,什么事也不能干,也不让干,其实也是有心无力。越闲越无聊。每次读书,听责善等等,精力很难集中,兴趣提不起来,也许是精力不足所致。

期待:努力,坚持,改变!

相关文章

  • 《传习录》中001

    答顾东桥书1 【原文】 答顾东桥书 来书云:“近时学者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故先生特倡‘诚意’一义,针砭膏肓...

  • 《传习录》精读1

    答顾东桥书1 【原文】 答顾东桥书 来书云:“近时学者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故先生特倡‘诚意’一义,针砭膏肓...

  • 《传习录》第十四天学习心得

    今天继续学习《答顾东桥书》最后的内容。

  • 传习录学习第11

    答顾东桥书 先生答顾东桥的书信很多,感悟最深的有这些段落。 若‘诚意’之说,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

  • 《传习录》第十三天学习心得

    今天继续学习《答顾东桥书》(第六、七节)。

  • 《传习录》第十一天学习心得----《答顾东桥书》之一

    顾东桥,名麟,字华玉,号东桥。上元(江苏江宁)人。官至南京刑部尚书。王守仁友人。 “答顾东桥书”共有9段,计划4天...

  • 《答顾东桥书》6

    论述圣人之学 例举一些事例,有对现状情况不纯正的悲哀,也有对圣人之学的见解,还是在呼吁大家的重视和正本清源吧。 其...

  • 《答顾东桥书》5

    学者,求者,均以此心为主。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正本,正吾之本心。

  • 《答顾东桥书》2

    晦庵谓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 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人之一心。 心与理的关...

  • 《答顾东桥书》3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本清源学圣贤------《答顾东桥书》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tu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