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伯乐推文汇总江雪阁的推荐文章江雪读书社
画读|《孤独六讲》坦然面对人性的真实

画读|《孤独六讲》坦然面对人性的真实

作者: 普兰 | 来源:发表于2022-11-26 23:48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2019年6月18日,我打开《孤独六讲》,这本书不是我买的,2022年11月27日,重温二遍。

《孤独六讲》这个老头子真敢写啊,佩服佩服,写伦理,写大逆不道,写潜意识。我们生活中解不开的疙瘩,老头子那里都有解药。

原来我总记得一个叫白岩松的人,因为他说自己丑,不敢跟漂亮的女主持人讲话,后来特别勤勉还是拿上了央视足够有分量的话筒,并且总是在发声,一直正能量,让我不断看他,不断怀疑他,这么美好的人,我自愧不如,因为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后来我又关注了一个叫王朔的人,最初知道他还是20年前,一个诱拐了大学生的文化痞子,当时真为青春才气的徐静蕾不值得。

又过了20年,渐渐懂了点人事儿,不可否认的是,终于明白我的怀疑是因为白这种人无懈可击,看不到缺点。对于王朔之流反而更多共鸣,哪怕他做错事,不该容忍徐静蕾跑到原配那里张牙舞爪。

王朔说:“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

很多人奉行“百善孝为先”的人该觉得刺耳了。他们自己其实未必做得到多孝敬父母,甚至也有很多人会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对于规劝,我向来觉得反感。

重读蒋勋的《孤独六讲》是因为他讲真话,讲很多人不敢讲的真话。亲情和爱的绑架,谁被绑谁知道。那些没有被绑,或者明明被绑还乐在其中的人,只能说明其软弱和活该。

张爱玲在《金锁记》里写一个自私的母亲为了控制儿子,让他永远留在身边,不惜各种设计离间儿子和儿媳的关系,甚至不惜让儿子吸食鸦片。她说我很爱他呀,我将来还要把所有财产都留给他。其中文字的艰涩和犀利,病态的母爱,令人不寒而栗。

我试图跟很多人讲过这个故事,很多人直接条件反射地回答,不可能,绝不可能,母亲绝不可能会害自己的儿子。我没有强大的思辨能力,也没有宏大的理论支撑,选择了闭嘴。

蒋勋这样说,他把这种没有脱离个体的血缘亲情,归纳为伦理孤独。他说“孤独的同义词是出走,从群体、类别、规范里走出去,需要对自我很诚实,也需要非常大的勇气,才能走到群众外围,回看自身处境。”

在很多传统封建的家庭关系中,没有得到丈夫爱或者寡母常常会将情感倾注到儿子或者女儿身上,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在孩子的筹码上,等到孩子大了, 离开家,不再那么需要她,就会滋生强大的空虚感,留给她们忽然面对没有自我的人生,内心留下巨大的虚无和空洞。

也有勇敢的女性,她们在婚姻里,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伦理的完成,当孩子长大以后,提出离婚,“我再也不要忍受了。”当伦理完成以后,她就可以去追寻自我了。蒋勋认为每个人应该在充分地完成自我之后,再去构建伦理,伦理会更完整。当然,很多女性因为时代和所受教育以及个人觉悟的不同限制,早早选择不婚、离婚。勇敢地走出去,离开死水一般的婚姻,就是单枪匹马地对伦理孤独的拥趸。

再说社会上手撕丈夫和小三出轨的事情,女人被说是小三无耻,但却没人给男人安个名号,为什么他们不叫小三呢?难道只有女的配叫小三,男的不配叫吗?古代社会女人不上班,家境殷实的小姐嫁到夫家,也要忍受三妻四妾跟她分享丈夫的爱。一夫多妻是社会认同的伦理。而且是好伦理,是社会地位高、经济条件富裕的人,才有可能娶妾。

可是现代社会,男人的经济能力普遍下降了,配偶的各方面能力上来了,这时候男人还没有进化与他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婚恋观,所以妻子要打要闹。现代社会的男人不像男人,无法像古代男人那样养全家子子孙孙,现代的女人也不像女人,无法像古代女人那样生生世世都是夫家的人,唯夫是从。

所以,在新社会的伦理下,无法满足价值感的男人出去寻找,无法获得婚姻利益的女人出去拼杀。说到底都是伦理孤独,努力寻找出路的他们不知道,柏拉图这个牛逼的男人在2400年前就说出,人注定要被劈开,去寻找另一半,而且总是找错。个体的孤独性不可能被他者替代了,但不要误会这就没有爱了,而是在个体更独立的状态下,他的爱才会更成熟,不会是陶醉,也不会是依赖。

个体孤独的健全就是要对抗不恰当的爱,将不恰当的爱做理性的分类纾解,才能保有孤独的空间。即使面对最亲的人,都应该保有自己孤独的隐私。

孤独是不孤独的开始,当惧怕孤独而被孤独驱使着去找不孤独的原因时,是最孤独的时候。很庆幸,我可以独处,虽然某个时刻会想起分享一句话,但是作为同类人,分享成功与否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跟那句话本身产生深深的共鸣。毕竟这个世界上总有特别相似的同类,哪怕彼此间孤独的老死不相往来。

因为,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和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经历一些事情,逐渐感同身受,接纳孤独,虽然有时破碎的像一滩扎心的玻璃渣。

每个人都有破碎的时候,在破碎中找到重塑的路,你要足够完整,才能健康地去爱其他的人,去照顾和负担其他的人,孤独的核心价值是——跟自己在一起。

我走出家门,站在小区一棵柿子树下,偶遇一只灰喜鹊在吃柿子,柿子孤零零的挂在枯败的枝条上,景象动人,我的嘴巴似乎也甜丝丝的。

相关文章

  • 画读|《孤独六讲》坦然面对人性的真实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2019年6月18日,我打开《孤独六讲》,这本书不是我买的,2022年11月...

  • 2018-02-08

    生日 尼采教会我坦然面对人性的复杂 蒙田教会我坦然面对人性的平凡 母亲教会我坦然面对现实生活的困难 小年到,幸运绕...

  • 浅读周国平《坦然面对人性》

  • 被误解的孤独

    【读《读孤独六讲》】Day1 孤独并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的,是因为你害怕孤独。——蒋勋《孤独六讲》 真被蒋...

  • 读孤独六讲

    这本书中,作者对"孤独"二字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有些句子是可以让我们推敲的。 当我们随着新闻媒体的喧哗、对事件...

  • 读《孤独六讲》

    读完蒋先生文章,浅觉哲学真妙。这是一段从天地众生回归个体的孤独旅程。满腹牢骚终得释,掌灯拾卷意然然。 一、 未行走...

  • 读《孤独六讲》

    “没那么简单 就能找到 聊得来的伴……” “……不爱孤单 一久也习惯 不用担心谁 也不用被谁管 感觉快乐...

  • 读《孤独六讲》

    文:盼盼 工作之余,看完了蒋勋的《孤独六讲》。 现代人,大多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因而孤独无处不在,似乎成了一种常态。...

  • 2017-07-31

    很少人有勇气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

  • Unique

    孤独, 矫情, 困惑, 不知所措, 不解, 坦然面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画读|《孤独六讲》坦然面对人性的真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ac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