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巧——深化你的故事(4)

作者: shashou | 来源:发表于2019-09-29 15:23 被阅读0次

    Live4.如何塑造一个人物

    主讲人:潘逸飞

    写作技巧——深化你的故事(4)

    课程大纲:

    人物描写的技巧

    细节选取技巧

    人物关系处理的技巧

    打造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人设表格

    写作技巧——深化你的故事(4)

    小说写作需要处理的几组关系

    故事与讲故事

    – 处境与故事

    – 人物与情节

    – 经验与虚构

    – 时间与空间

    – 人称与视角

    – 主题与结构搭建

    怎样描写一个人物?

    我们来看三个例子:

    举例一:

    – 眼睛里终年大雾弥漫,世界在你的白衬衣角下安静沉睡,世界如何吵闹,你的干净却永远清澈透明。(郭敬明《夏至未至》)

    – 提问:你能从这段描写里知道这个主人公的样子吗?

    举例二:

    – 有的时候,我觉得她像一颗植物,特别是她穿着绿裙子站在我们学校门口的那一次,我看到她涂了绿色的眼影,脸上还有一些金色的粉,她拿了一朵黄色的葵花,孤孤单单地站在那里。

    (饶雪漫《左耳》)

    提问:你能从这段描写里知道这个主人公的样子吗?你能体会到她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吗?

    举例三:

    – 上校靠手摸索着刮完了胡子——他已经很长时间缺一面镜子用了, 默默地穿好衣服。他的裤子紧紧地贴在腿上,像是一条长衬裤,在脚踝的地方打了个活结,腰间用同样材料的布带穿过缝在那里的两个镀金扣子系住。他不用腰带。旧马尼拉纸颜色的衬衣跟马尼拉纸一样粗糙,上面还钉了个铜扣子,用来系住假领子。可假领子早就坏了,上校索性连领带也不带了。(马尔克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 好的人物描写不仅仅是关于外貌的,它会透露许多信息,并且

    已经暗中处理了时间:

    – 人物的生活习惯与生活习惯的变化

    – 心理动机

    – 过去的经历

    – ta即将去做的事情

    – 等等

    干货:人物描写的技巧

    – (1)形象具体:

    – 能让读者明白你在说什么,这是读者接纳与喜欢/厌恶角色(产生对角色的情感)的第一步。

    – (2)使用动作:

    – 静态的描写会让文章冗长,变成动作则会成为剧情的一部分。

    – 此外,动作可以透露人物性格。

    – (3)放大特征:

    – 不要事无巨细地描写,只需要抓住人物的一两个特点,并且这个特点和剧情有相关性。

    (4)处理回忆:

    – 人物并不是在小说里出场的时候才活在这个世界上,ta已经在这个世界待了很多年,有自己的行为模式和处事方式,我们并不需要事无巨细地去写ta的过往。

    – 如果你在写作的时候很容易陷入对过去的追忆,或者不知道如何处理“前史”,往往单独写出很长篇幅和小说无关的段落,就可以参考这样的处理方式。在所谓的“外貌描写”或“人物亮相”时分担一些内容。

    哪些细节是需要写的?

    举例:

    – 曼璐原来并不在房间里,却在楼梯口打电话。她那嗓子和无线电里的歌喉同样地尖锐刺耳,同样地娇滴滴的,同样地声震屋瓦。她大声说道:“你到底来不来?你不来你小心点儿!”她站在那里,电话底下挂着一本电话簿子,她扳住那沉重的电话簿子连连摇撼着,身体便随着那势子连连扭了两扭。她穿著一件苹果绿软缎长旗袍,倒有八成新,只是腰际有 一个黑隐隐的手印,那是跳舞的时候人家手汗印上去的。衣裳上忽然现出这样一只淡黑色的手印,看上去有一些恐怖的意味。头发乱蓬蓬的还没梳过,脸上已经是全部舞台化妆,红的鲜红,黑的墨黑,眼圈上抹着蓝色的油膏,远看固然是美丽的,近看便觉得面目狰狞。

    – 曼桢在楼梯上和她擦身而过,简直有点恍恍惚惚的,再也不能相信这是她的姊姊。曼璐正在向电话里说:“老祝早来了,等了你半天了!……放屁!我要他陪我!……谢谢吧,我前世没人要,也用不着 你替我做媒!” 她笑起来了。她是最近方才采用这种笑声的,笑得合合的,彷佛有人在那里隔吱她似的。然而,很奇异地,那笑声并不怎样富于挑拨性;相反地,倒有一些苍老的意味。曼桢真怕听那声音。(张爱玲《半生缘》)

    侧面描写/伏笔:

    – 曼桢向来最怕提起她家里这些事情。这一天她破例对世钧说上这么许多话,当天回家的时候,心里便觉得很惨淡。她家里现在住着的一幢房子,还是她姊姊从前和一个人同居的时候,人家给顶下来的。后来和那人走开了,就没有再出来做了。她蜕变为一个二路交际花,这样比较实惠些,但是身价更不如前了。有时候被人误认为舞女,她总是很高兴。

    – 人物特征:二路交际花,身价更不如前

    – 人物心境:内心深处的自傲与渴望

    你越清楚故事走向和你的故事是关于什么的,你在描述一个人的时候,就越可以做一些更适合的细节选择。

    她穿著一件苹果绿软缎长旗袍,倒有八成新,只是腰际有一个黑隐隐的手印,那是跳舞的时候人家手汗印上去的。衣裳上忽然现出这样一只淡黑色的手印,看上去有一些恐怖的意味。

    – 分析:

    – 处理了过去的时间:“舞女”身份

    – 处理了人物的经济状况

    头发乱蓬蓬的还没梳过,脸上已经是全部舞台化妆,红的鲜红,黑的墨黑,眼圈上抹着蓝色的油膏,远看固然是美丽的,近看便觉得面目狰狞。曼桢在楼梯上和她擦身而过,简直有点恍恍惚惚的,再也不能相信这是她的姊姊。

    – 分析:

    – 继续处理人物身份:“舞台化妆”

    – 处理了人物关系:谁在观察?

    曼璐正在向电话里说:“老祝早来了,等了你半天了!……放屁!我要他陪我!……谢谢吧, 我前世没人要,也用不着你替我做媒!”她笑起来了。她是最近方才采用这种笑声的,笑得合合的,彷佛有人在那里隔吱她似的。然而,很奇异地,那笑声并不怎样富于挑拨性;相反地,倒有一些苍老的意味。曼桢真怕听那声音。

    – 分析:

    – 人物对话引出新的人物:“老祝早来了”

    – 为后面的情节铺垫:“……放屁!我要他陪我!……谢谢吧,我前世没人要,也用不着你替我做媒!”

    – 继续处理时间:“她是最近方才采用这种笑声的”

    – 处理了人物关系:谁在观察?

    干货:细节选取的技巧

    (1)道具魔法

    – 可以选择一件与过去有关的道具,这个道具的现状或者人物对道具投射的感情都能牵出一段经历。如:假领子、苹果绿软缎长旗袍

    – (2)铺垫情节

    – 细节的选取要和文章主题相关。

    – (3)增加视角

    – 借助另一个人物的眼睛去观察。

    在一段描写里,同时处理两个人物,“看的人”的心理和“被看的人”的样貌/表现。

    – 写作练习:

    – 让人物A告诉读者有关人物B的情况,这不是让我们了解人物B,而是让我们了解人物A的视角。

    此外,还可以通过不同的人的视角去处理同一个人物描写。

    – 举例:

    – 这时候鸿才也就像曼桢刚才一样,在非常近的距离内看到曼璐的舞台化妆,脸上五颜六色的,两块鲜红的面颊,两个乌油油的眼圈。然而鸿才非但不感到恐怖,而且有一点销魂荡魄,可见人和人的观点之间是有着多么大的差别。

    人称和视角

    通常,一提到人称视角,我们下意识地就会想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以致于我们经常弄混人称和视角,认为人称和视角就是同一个概念。

    – 人称和视角不是一回事。

    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就是以“我”的口吻来叙事,要注意的是,这个“我”可以是故事中的主角,也可以不是故事中的主角,只是旁观者。比如鲁迅《孔乙己》,故事中的“我”只是一个旁观的伙计。

    – 优点:

    – 具有代入感和真实感。

    – 没有复杂的视角转换问题,便于新手练笔。

    – 缺点:

    – 不能描写“我”感官不到的事物,不能进入别的人物的内心(不能了解其他角色的动机,只能从“我”的角度去揣测,但这样就可以同时写两个人物)。

    第二人称

    以“你”的口吻讲述,通常,小说中鲜有用第二人称。

    – 举例:朱天心《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

    – “你迟疑该不该打开日记、侵入他人的隐私,好多年了,你仍不知该把丈夫归 类为他人或自己,因此你仍拿捏不了这分寸,你可以侵入他的身体(当然,近

    年是以喂食各种维他命和健康食品),曾经他的心,他的信用卡帐单明细,他

    丝毫不在意,但他在意极了你翻出他的色情光碟读物,他说,他还愿意说的时

    候,“你上厕所抠脚皮时愿意让人看到让人分享吗?”确实这些事无关欲望一人 便可完成。或许你在意的是,他欲望的对象竟是他人。”

    – 优点:便于抒情。

    – 缺点:视野狭窄,读者不容易接受。

    第三人称

    – 以第三者“他”为叙述角度。

    – 优点:

    – 便于讲述复杂的长篇故事,能同时塑造不同的人物,比较自由灵活。

    – 缺点:

    – 代入感较差,容易视角混乱。

    视角:

    找到一个精巧的视角,你就能点铁成金。

    叙述视角控制着作品中的人物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 有一些技巧类似于电影,远景镜头让我们与作品中的角色保持遥不可及的距离;特写镜头可以看清人物的具体动作和神态。还有一些技巧犹如X光片,让我们自始至终都待在角色的内心深处。

    全知视角:叙述者>人物

    叙述者比任何人物知道的都多,可以从所有的角度观察被叙述

    的故事,并且可以自由移动,还可以发表评论。在这种情况下,

    读者只是被动地接受故事和讲述。

    – 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

    – 这里的叙述人,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作品中的某个人物。

    – (可以随时进入任何一个人物,在局部灵活地暂时改变、转移观察或叙述角度,这既多少增加了作品的可信性,又使叙事形态显出变化,强化其表现力。)

    内视角:叙述者=人物

    叙述者所知道的同人物知道的一样多,叙述者只借助某个人物的感觉和意识,从他的视觉、听觉及感受的角度去传达一切。

    – 内视角包括主人公视角和见证人视角( 叙事者不一定是主角 )

    两种。

    – 选定视角以后,一般不再跳到别的人物的视角中,这个规则有

    点类似第一人称时的要求。

    外视角:叙述者<人物

    这种叙述视角与“全知全能”视角完全不同,叙述者对其所叙述的一切不仅不全知,反而比所有人物知道的还要少。

    – 只限于表现对话、行动和描述,但没有思想。如同一架摄影机。

    – 比如: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我们甚至不知道主人公的名字——他们被简单地称为“男人”和“姑娘”。从头到尾,读者需要自己理解那是一台什么手术,以及男女主角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新手犯错

    1 从内视角忽然转到上帝视角。

    (尤其是当文章过半的时候,突然转变。)

    – 2 从外视角忽然转到内视角。

    避免错误的方法/训练方法

    – 如果你觉得人称和视角很复杂,你可以简单地问自己三个问题:

    – 1 这个故事人物和情节哪个更重要?情节是否复杂?

    如果情节更重要并且复杂,你可以选择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作者叙述

    或者旁观者叙述。

    – 2 你的故事是关于谁的?

    选定你的主角。

    考虑是否用以主角为讲述者的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内视角。

    – 3 谁来讲故事?

    主角自己还是旁观者?如果是旁观者讲述会不会更好,去替代与对比你

    在2中产生的方案。 思考:旁观者是作者还是故事中的另一个角色?

    你可以通过续写练习来帮助自己。

    – 选择不同人称、视角的名著,续写开头,寻找语感。

    重要提示:

    当见证人成为讲述者的时候,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 为什么需要“见证人”来讲,而不是主人公直接讲?

    – 是为了故事的悬念、神秘性,还是“见证人”本身就是一个功能性

    的人物,或者带有某种“教育”“反思”“深化主题”“拓宽主题”的作用?

    – 注意“见证人”这个角色(尤其是第一人称“我”时)的塑造。通常

    这会被新手写作者忽略。

    需要写人物小传吗?

    没有人物小传和详细的人物小传都有可能阻碍你的写作。

    – 写人物小传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凭空捏造人物特点。

    – 不用凭空写下人物特点,只有这些细节与故事情节有关的时候,这个人物特点才会被用上。

    人物小传表格举例

    – 城市级别

    – 交通工具

    – 家庭地位

    – 宗教

    – 有没有吃早餐的习惯

    – 穿什么样的拖鞋

    – 冰箱里有什么

    – 睡的床

    – 爱吃什么

    – 会不会亲自下厨

    – 和其他人的关系

    – 曾经喜欢什么课

    – 有没有养过动物

    – 喜欢什么天气

    – 交朋友的忌讳

    此外,更重要的是ta的内心世界

    对权威人士的态度

    – 最大的耻辱

    – 理想的工作与实际从事的工作

    – 童年时第一次最大的快乐

    – 最浪漫的经历、他一直在努力重现的浪漫

    – 最大的对手

    – 期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 最喜欢的藏身处

    – 他不想遇到的人

    再次强调:做人物小传的目的不仅仅是(甚至不是)要把小传里的

    细节写进文章,而是为了让我们相信这个人物真实存在,置身于ta

    的时代,ta的生活和ta的情绪与思想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技巧——深化你的故事(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xwf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