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茶论•宋徽宗

作者: 简茶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19-01-13 21:29 被阅读1次
大观茶论•宋徽宗

尝谓首地而倒(dào)生,所以供人求者,其类不一。

谷粟之于饥,丝枲(xǐ)之于寒,虽庸人孺子皆知,常须而日用,不以时岁之舒迫,而可以兴废也。

至若茶之为物,擅瓯(ōu)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bǐng)。

祛(qū)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

中澹(dàn)简洁,韵高致静。则非遑(huáng)遽(jù)之时,可得而好尚矣。

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

延及于今,百废俱兴,海内晏(yàn)然,垂拱密勿,幸致无为。

大观茶论•宋徽宗

译文:

茶论 (白话文)

咱们试着这样理解,大地上生长出来的作物,可以满足人们需求的,它们的种类和作用,是不一样的。

稻谷栗米用来充饥,蚕丝棉麻用来御寒,就算是最平常的人和小孩都知道,这些是日常生活必需品。不论年景好坏,不因你宽裕,还是窘迫,它都是必要的事物,是不得不需要的。

如果说到茶这样事物,它最能够展示浙江南部和福建地区的秀华气韵,集聚山川神奇灵妙的赐予。

品饮茶时,可以消除胸中郁结,荡涤愁闷。能达到清醒洁净,将人引入平缓协调的感觉中。这样的妙感,不是平常人所能随意领会到的啊!

品饮茶时,人心内在恬阔安然,简单干净,情趣上升,达到安定无声的境界。当人惊惧不安的时候,是无法感受到这种喜好和尊崇的。

本朝从一开始建立,每年都整理规范从建溪上贡的茶品,如今“龙团”“凤饼”优秀的茶品,已超越其它茶品,成为天下第一。壑源的茶品,同样优秀丰富起来。这样发展到今天,很多放置的事情,一起盛行起来,天下一派闲适舒朗,君臣勤勉谨慎,国家安定,很高兴步入这样和谐的环境。

相关文章

  • 《大观茶论》阅

    《大观茶论》原名《茶论》因其著于宋大观年间,遂改称《大观茶论》。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宋徽宗赵佶,宋徽宗这个名字对...

  • 刘素说茶 《茶人赵佶  大观茶论的人文情怀》一

    刘素说茶 《茶人赵佶 大观茶论的人文情怀》一 宋徽宗赵佶以《大观茶论》此篇文章奠定了千古茶人的地位。宋徽宗,名...

  • 大观茶论•宋徽宗

    尝谓首地而倒(dào)生,所以供人求者,其类不一。 谷粟之于饥,丝枲(xǐ)之于寒,虽庸人孺子皆知,常须而日用,不...

  • 至静,至美

    文/见鹿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说道:“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 喝茶与品茶有本质的区别,喝茶更多是...

  • 刘素说茶 《茶人赵佶  大观茶论的人文情怀》五

    茶事同盟 说茶 《茶人赵佶 大观茶论的人文情怀》五 宋徽宗赵佶的这一段制茶文言字句,流程描写精准,观察细致,必然有...

  • 2022-05-11

    宋徽宗在其《大观茶论》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易于取乳;宽...

  • 日更380天分享‖2023.01.06『茶语茶话』

    宋徽宗《大观茶论》说:“夫茶,以味为上,香甘重滑,为味之全。” 好的茶汤五味调和,是苦、酸、咸、辛、甘五般滋味: ...

  • 0197 开始喝白茶、我们先要了解些什么?(三)——白毫银针

    0197 开始喝白茶、我们先要了解些什么?(三)——白毫银针 摘要: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中的白茶其实是绿茶,张天...

  • 非遗传承人孙福昆做的建盏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就已经提出了茶盏的审美:“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可见建盏在宋时已备...

  • 建盏

    宋徽宗 北宋 《大观茶论》 茶道圣经 站队瓷器(建盏) 成为全民爆款。 建盏 黑瓷代表 中国八大名瓷之一 是唯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观茶论•宋徽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al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