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禅”公案及感悟

作者: 清月照天心 | 来源:发表于2017-09-28 09:03 被阅读55次

《五灯会元》里有一段公案∶

有位老太婆建茅庵供养一位和尚修行二十年,平时都由一位二八佳人送饭服侍修行和尚。一次,老太婆对女子说∶「等一下你送饭去时,抱住他试试他修行的功夫。」

女子送饭时依言抱住僧,问他感觉何如,那僧人说∶「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意!」老太婆听了,非常生气地说∶「我二十年来供养的竟只是一个俗汉!」

于是她赶走和尚,一把火把茅庵烧掉了。

和尚已经修行到「枯木倚寒岩」的地步,无情无欲,然而婆子仍斥之为「俗汉」,就是因为那个和尚能「死」而不能「活」。禅家有「大死一番」之言,妄念灭尽,然后才能显示真心的妙用,「大死」才能「大活」。如果只能「死」而不能「活」,那么只是「俗汉」了。枯木逢春才是枯木禅的旨趣。

杀人刀、活人剑是枯木禅的两面。妄想分别是「生死轮回」的根本,禅门许多机锋、话头,都是为了消除学人的妄想分别,所谓「打念头」。这种「打念头」的机用,喻如「杀人刀」,让人「大死一番」。然而,打去念头后,如木石一般不思不动,却是禅家最担心的弊病。佛教之「空」,「空」去妄想而已,却需显出「真性」的无穷妙用,所谓「打得念头死,救得法身活。」这就是「活人剑」的妙用∶以智慧的利刃斩除一切妄想,复活「真性」的妙用,谓之「活人剑」。圆悟论杀、活之机用谓:

杀人须是杀人刀,活人却是活人剑。既杀得人,须活得人;既活得人,须杀得人。

一刀一剑,能杀能活,方有息妄显真之用。

可见,真正的枯木禅并非一昧死寂,而是通过止息妄念,恢复活泼泼的自性妙用,得大自在。

“枯木禅”公案及感悟

感悟

感受到了温暖,即是温暖;闻得香,即是香;看得见清秀容姿,即是清秀容姿。眼前了了分明,此心却不执不贪,依旧清和空明。如此枯木逢春,春和景明之境界,非真大修行者而莫可为也~❤

佛法真正的妙趣主旨在“禅”里面,所以古人都喜欢参禅。参禅有助于“识自本心”,所谓“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因而,稍微有些知识的人若修行佛法应当以净土为主,禅、戒为辅。如此,大有助益。

参禅常用的方法是“参公案”,“参禅诗”。除此之外,天地自然,云水山川,皆可作禅机妙理之用。我们常说的“成熟的麦子低着头”之类的,实际上就是一种简单平易的参禅。禅机妙趣,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天地自然里,就在日用行常间。

把“禅,净,律”三者看做一体就可以了,本质上仍然是一。但是这里有一二三之妙处,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三最后依然指归于一~❤

“枯木禅”公案及感悟

 

相关文章

  • “枯木禅”公案及感悟

    《五灯会元》里有一段公案∶ 有位老太婆建茅庵供养一位和尚修行二十年,平时都由一位二八佳人送饭服侍修行和尚。一次,老...

  • 枯木里龙吟

    缠师是禅师,他说缠非缠,禅非禅,枯木龙吟照大千。其实这都是有来源的,枯木里龙吟来自禅宗公案,学缠的常被缠的...

  • 枯木禅

    杀人刀。鸣鸿三尺为魔首山之铜熔炼的余流如何成就了意外且斩去死火和寒灰外在不塞不碍赤鸟飞入白云间孰知其雄 活人剑。轩...

  • 枯木寻禅

    卸下一切纷纷扰扰,满怀着那颗如同素瓷杯的心,才看明白原来身边的一切都是在逝消的,只是需要时间的验证罢了。到最后我才...

  • 禅修:公案一

  • 线的悟性一一读《画说》

    说起禅的故事,总令人想起一段公案。惠能当年入佛门修行,干的是挑水劈柴的活,介日里十分羡慕坐在师傳身边读书感悟的师兄...

  • 《禅宗公案》:野狐禅

    百丈怀海禅师,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嗣人。“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可见他对禅门的贡献。一日,百丈禅师说法圆满,大众皆已...

  • 闲聊“野狐禅公案”

    友:有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禅师回答“不落因果。”因此落了五百年狐狸身,看来禅师回答错了,正确答案应...

  • 4.10从山上回来

    周六参加了水月禅谷的《六祖坛经》的经课。讲了三段禅宗公案,觉得挺有意思。师父说看那些公案,有种法喜充满的感觉,不舍...

  • 缠说:枯木龙吟照大千(序)

    缠中说禅:缠非缠、禅非禅,枯木龙吟照大千(序) 时间:2006-02-01 10:16:25 (序) 倘无禅宗,曾...

网友评论

  • 石竹:投这篇试试吧😊
  • 隐世闲人:人的成长仿佛就是一个轮回,或与佛家相似,从纯真抵达纯真。
    清月照天心: @隐世闲人 🌸🌸🌸🙏🙏🙏
  • 清月照天心:“枯木禅”公案摘自网上,特此注明。

本文标题:“枯木禅”公案及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cm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