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宴饮“之道”

作者: 高丘上 | 来源:发表于2019-10-13 00:16 被阅读0次

我国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在《周礼》、《仪礼》、《礼记》这些儒家经典中,都记截的非常详细,所以,自然也就形成了一套程序:

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

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客于会客厅小坐,敬以茶水、烟、点心。

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首座傍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

宴席陈设时,带骨的菜肴放在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

干的食品菜肴靠着人的左手方,羹汤放仕靠右手方。

细切的和烧烤的肉类放远些,醋和酱类放在近处。

蒸葱等伴料放在旁边,酒浆等饮料和羹汤放在同一方向。

摆放酒壶酒樽,要将壶嘴面向贵客;端菜上席时,不能面向客人和菜肴大口喘气,需要说话时,必须将脸侧向一边,避免呼气和唾沫溅到盘中或客人脸上。

席间斟酒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男女同席时,则先女宾后男宾。酒要斟八分滿为宜。

上菜时要先上冷菜后上热菜。上全鸡、全鸭、全鱼等大菜时,不能把头尾朝向正主位。

开席时,主人要作引导、陪伴,主客必须共餐。

有长者在席时,酌酒时须起立,离开座席面向长者拜而受之。长者表示不必如此,少者才可返回入座而饮。

如果长者举杯一饮未尽,少者不得先干。

凡是熟食制品,侍食者都得先尝一尝。

如果是水果之类,则必让尊者先食,少者不可抢先。

主人不能先吃完而撇下客人,要等客人食毕才停止进食。

宴饮完毕,客人自己须整理好自己所用的餐具及剩下的食物,交给主人或服务人员。更有“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口它食”、“毋啮骨”、“毋投与狗骨”、“毋扬饭”、“毋刺齿”、“当食不叹”等许多饮食礼仪。

宴饮结束,主人要将客人让入客厅小坐,上茶、交谈,最后辞别。

这些宴饮“之道”,曾作为许多家庭的家训,代代相传。

饮食礼为先,食礼是饮膳宴筵方面的社会规范与典章制度,餐饮活动中的文明教养与交际准则,体现了赴宴人与东道主的仪表、风度、神态和气质。

相关文章

  • 古代宴饮“之道”

    我国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在《周礼》、《仪礼》、《礼记》这些儒家经典中,都记截的非常详细,所以,自然也就形成了一...

  • 语文与礼仪

    宴饮礼 古代宴饮重视礼仪,《过故人庄》中故人邀请赴宴,准备了丰盛的饭食,显出田家特有风味,洋溢着田家情趣。《醉翁亭...

  • 古代饮食文化《宴饮之礼》

    作为传统的古代宴饮之礼仪,自然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人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

  • 《宴饮歌》

    今我擎杯放酒狂,仰头敲箸纵荒唐。 暂行浅话当年事,赠以诸宾百味尝。 忆及垂髫乍见君,玄衣散发醉醺醺。 顽言酒鬼尤无...

  • 宴饮谈

    宴饮谈 By Alex Lee ...

  • 宴饮欢愉

    初投稿,请多指教 天边堆积着阴云 将那夕阳遮蔽 迷途的旅人啊脚下山路崎岖 两旁是黑色森林 耳边有狼嚎隐隐 加快步履...

  • 城楼宴饮

    徽州熙熙人来往, 千门奕奕黄犬嚷。 颖果穟穟积内藏, 婷娉嫋嫋难负裳。 最是宴客好时光, 美酒佳肴满芬芳。

  • 宴饮夕阳

    炽红的夕阳 我们各自为营 将其团团包围 这是逾越节 圣餐是红酒和面包 我们各自为营 围着太阳仰着头凑成一桌 我们各...

  • 家人宴饮

    玉粒蓝杯烈酒存,红苕粉条满汤盆。 直吞口水花生米,宴饮心欢不羡神。

  • 明代皇室武力类娱乐活动是扬其天威还是劳民伤财?

    古代皇室常常举办各类娱乐活动,除了宴饮宾客、吟诗作赋这些相对文雅奢华的集会外,还包括许多武力类娱乐活动,比如田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宴饮“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zq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