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涅阳三水

苟存忠开始给秦娥教戏了,第一出戏叫《打焦赞》。
这是一出武戏,对于秦娥来说,是破蒙戏,就是能够用上功夫的戏。
苟存忠说,好演员必须从武戏破蒙,这是唱好文戏的披挂子。
刚开始的时候,秦娥怎么都不肯学。她心里以为,自己是个烧火丫头,再来学烧火丫头的戏,还不如不学呢!
苟存忠耐心地开导秦娥,饭得一口口吃,水得一口口喝。只要把这一出武戏学好了,那么其他的,都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苟存忠还推荐秦娥去,跟着周存仁老师学几套棍花。
秦娥自是不敢犟嘴了,就去跟着周存瑞老师学棍花去。
~~
之前的秦娥,怎么着也不知道,一根棍子,能够耍出许多的花来。
周存仁老师,把棍子拿在手上一捋,棍子就嗖嗖的开成了喇叭花。
那整个棍子呀,一会儿贴在周老师身上,一会儿又跑到空中,等周老师在地上翻了个跟头后,还能够接到手中。
棍子带着他的身子转,他的身子绕着棍子飞。
周存仁老师告诉秦娥说,耍棍子要耍得刀枪不入,水泼不进,莲花朵朵,风车呼呼,那就是有门道在里面了。
还告诉秦娥知道,学武系,说有窍道,也有窍道,说没窍道也没啥窍道。就是一句话,熟能生巧,一通百通。
接下来,秦娥几个月的时间,就跟着周存仁老师学耍棍了。
这时候的秦娥,已经14岁,是一个已经出落的越来越漂亮的少女。
~~
厨房里的廖师外出考察养猪的事儿,没想到让猪给咬了一口,还崴了脚脖子。
廖师休养在床的那些日子,是秦娥学习的最佳时机。
但是秦娥身在厨房,有不能不硬着厨房的一些事儿,这些事儿大多与廖师有关。
廖师卧床休养的时候,总是让秦娥去照顾他,照顾着照顾着,就照顾出了一沓子事儿。
廖师让秦娥给他捏腿,捏着捏着,他就拉着秦娥的手,朝自己两腿的交叉处塞,并且还把琴额扳倒在床上。
倒在床上的琴娥,一个挺身打起,扭身就往门口跑,同时还喊着宋师。
宋师起来,一看情况危急,就操起一把椅子,就往廖氏的光脊背上砸了过去。
这一砸,廖师的未来就没了,不仅退出了厨房的指挥,还甘愿成为宋师的二把手,把宋师又推到指挥的位置上。
关键的是,秦娥学戏,他再也不出来指手画脚了。
这样一来,秦娥有了时间,学戏也就进步得更快了。
~~
12岁到14岁,到剧团里,仅仅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亲娥的这些经历,真是惊心动魄,也让人提心吊胆。
就这样一个半大的女孩子,经历了离开父母,经历了生离死别,经历了环境的改变,经历了被人侮辱。但这所有的一切,都抵不住对学习的痴迷。
想一想那些拿大顶的画面,那些耍棍花的画面,那些在灶门口深夜苦练的画面,心里生出一股又一股敬佩的情愫。
秦娥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就是因为她走过的这些路,就是因为她经过的这些事儿。
有一句话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秦娥就是经历了太多的风雨,所以她才能够看到属于自己的彩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