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佛教,首先映入我们大脑的就是“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之类的内容,其实,这是对佛教教义的一种彻底的误解和歪曲。小乘佛教虽然有严格的世俗之分,但大乘佛教则不然,大乘佛教是人间佛教,它创造了一种基于物质和精神的另外一种世界观,即“非空非有,亦空亦有”,是对世界的一种新认知,它之放弃物欲出世绝不是因为悲观厌世。
恰恰相反,大乘佛教的出世是一种极其快乐的放弃,它认知到了物欲的虚无,认知到了人世界的苦难皆因自寻烦恼,皆因物欲,即所谓的孽业,苦难则是这种物欲孽业的必然果报,要想脱离这种“恶”的果报,就必须出世,然而,这种出世不是一种简单的逃离,而是需要苦修正果,需修持五戒,净心,止欲,以达到人性的另外一种境界(佛界)。是一种进取性的出世。
但是,仅仅是自身完成出世并不能修成正果,大乘佛教之信徒出世还肩负着一个巨大的使命,即灭度众生,协助众生修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无上正果,带着这种使命出世其实就是一种入世,即以自身的修行作为表率引导他人修得正果,它不是一种自私的单纯的自我完善,它之出世是为了更好地入世,为了完成普度众生这一愿心而做的必要准备,这从达摩渡海入华时的行径就可以看出端倪。
达摩于公元526年到达梁朝的广州,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从皇帝到平民皆以佛教为第一信仰,达摩首先会见了广州刺史萧昂,萧昂派人护送达摩到南京,达摩谒见了梁武帝,但最终因言不投机,一苇渡江北上去了嵩山。
《五灯会元》里有达摩与梁武帝的一段对话:“帝问曰: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计,有何功德?祖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祖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祖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祖曰:不识。帝不悟,祖知机不契,是月十九,潜回江北“。
皇帝是世俗的代表,达摩首先谒见梁武帝,其积极入世的心态表露无遗。但是,当达摩以大乘之无相之法谛与梁武帝对话后,却大失所望,以皇帝之尊,掌握着各大寺僧资源尚不能理解大乘般若之法谛,普通百姓就更不必期望了,失望之余,达摩明白,他无法说服武帝,此时入世为时尚早,于是北上入魏,于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衣钵传于二祖慧可。直到六祖慧能才真正地完成了达摩入世之愿心,大乘佛教才真正地夺取了中国佛教的主导地位。
可见,佛教的出世不是一种自私的利己行为,而是以自利利他为宗旨的,其了却红尘不仅是为了自身能够修得无上正等正觉正果,也是为了能够身心合一地去普渡众生修得无上正等正觉正果,即是说,不是以自身成佛为最终目的,而是以普渡众生成佛为正果,甚至为了引度他人成佛可以放弃自身,即: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所以,积极入世是大乘佛教的终极旨意,出世则是为了达成这一旨意的一种必须之手段。坦然出世,积极入世,二者相辅相成,并无矛盾。
网友评论
佛家有如: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空灵空旷,回想却有暖人心扉
常转法轮,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