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大大秋
2018年8月24日,周五。
下午14:57我收到阿B的微信,她问我:“周末去干嘛?”本以为她要跟往常一样找我约饭,却没想到她回了我句:“我要离开北京了”。我愣了一下,随即想到了缘由。
我问她:“你决定好了吗?待了3年了,真的要离开北京再去考研吗?”她简单回了句“恩,对!北漂了3年,我不想再混日子了~”
1
这丫头学的财务,一毕业就进了家韩资娱乐公司。人不多,但氛围足够好,加上财务总监有心教她,这一年也是学到不少东西。只是娱乐公司竞争挺激烈的,加上那年正好有萨德事件,公司前景不被看好,她老板就关了公司回韩了。
毕竟这是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这么被迫离职了,对她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只是她没时间悲伤,因为每失业一天都会带来一笔不小的开支,她伤不起......
找工作那段时间,阿B有些纠结了,当时真的是那种你看上的看不上你,你看不上的又天天邀你面试。她在犹豫到底是将就着先找个工作干着还是再等等?她不想将就,可马上又到了交房租的日子了......
幸好这时她的总监拉了她一把,在总监的推荐下阿B凭实力进了一家央企娱乐公司。有时候经历挫折也不是一件坏事,它会让你明白很多道理,比如:一个人只有足够优秀才能抵得住突如其来的“寒冬”。
网络2
有人说:“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做的这份工作在几十年后是什么样子,去看看这个行业四五十岁的人就可以了。”
换了更好的平台,就会遇见更多厉害的人。在新的环境中,阿B看见了更多同行人的工作状态,同样十几年工作经验的人,有人还在做着底层工作,有人却考下了所在行业相关的全部资格证书。这丫头心气儿高,从来都不只想做养老般安稳的工作,看得多了,她越来越明白自己想往什么方向走。
她说:“当我一想到熬个几十年我最多变成一个有资历的老会计时,我是无法忍受的,我不想混完这一生......”
她想去更高的平台发展,但高平台就会有高门槛,那里随便一条招聘信息都是名校硕士的学历要求,她只是普通本科毕业,她还不够格......
生活中有很多标准、框框限制了我们的发展路径,有的人会望而却步,有的人则迎难而上。阿B决定做后者,她决定去考研,去冲破那些限制。照她所说:“都没有努力尝试过,就连失败的资格都没有。”
网络3
知乎有个问题叫:“25岁做什么,才能在5年后受益匪浅?”
我之前很容易把目光放在“做什么”这件事上,习惯性关注类似这样句式的回答:“你应该做这个、做那个......不然你会......”。说实话,有时感觉这像极了小时候家长帮我们规划上什么补习班、考什么专业、进什么企业......
说到底:我们还是在按别人的意愿与经验之谈在规划自己,只不过模板从老师、家长换成了我们眼里的成功人士。我们还是没有找到真正的自己。
很喜欢周国平说过的一句话:
“不曾用自己的脚在路上踩下脚印的人,不会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不甘于当下温水煮青蛙式的安逸,那就勇敢地跳出来!不满足中意雇主的门槛要求,那就毅然地去考研!阿B从没有在原地停留过,我想她就是那个在自己路上一直走着的人吧!
网络4
Steve Cutts做过一个短篇《In the Fall》,让很多人唏嘘不已。
这部短片时长仅仅100s,但却生动地把“死于25岁,葬于75岁”的多数人现状呈现在我们眼前。100s真的很短,短到挥霍掉十几、上千个都不会觉得可惜;100s又真的很长,长到让人再多花1秒去过枯燥重复的生活都烦躁不安。
你有没有考虑过:“活着是为了什么?”
心理学家潘菽说过:
“人生活的世界上好比一只船在大海中航行,最重要的是要辨清前进的方向。”
我们想拥有很多,想变得更好,所以一直在奔跑、在追求。但,现状是:很多人忙活了一辈子都不知道在忙什么,更不知道为什么在忙,时间长了整个人都麻木了,就这么将就着过完了一生。
这种状态挺可怕的,不是吗?
听我的,别再混日子了,谁也不想在25岁就死掉。
-END-
网友评论
可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大大秋。
关注后在后台回复:
【投稿】-可领取一份100个投稿平台资源;
【运营】-可获取价值3999元的运营视频课程;
【PS】、【AI】-可获取最新正版设计安装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