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历史有意思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已阅君
弭兵会盟:剑拔弩张的国际和平运动

弭兵会盟:剑拔弩张的国际和平运动

作者: 已阅君 | 来源:发表于2024-07-23 09:52 被阅读0次

春秋战国故事200

赵武担任中军主帅后,对晋平公说:“晋国是天下的盟主。诸侯如果互相侵犯,就要讨伐他,让他归还侵占的土地。现在乌馀侵占了齐、卫、鲁的城邑,属于应被讨伐之列。如果晋国贪图它们,那就不配做盟主了。请把这些土地归还给诸侯吧。”

晋平公说:“好,那么派谁去做这件事呢?”

赵武说:“派胥梁带吧,他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把事办成。”

周灵王二十六年春天,胥梁带一方面秘密召集齐、鲁、卫三国,让他们悄悄出动军队,做好接收城邑的准备,另一方面通知乌馀也集结军队,出城接受晋国的封赏。乌馀不知是计,高高兴兴带着手下出来,却被胥梁带突然逮捕,身边的人无一漏网。胥梁带将乌馀侵占的廪丘还给齐国,羊角还给卫国,高鱼还给鲁国。诸侯打心眼里感谢晋国。

宋国的向戌与晋国的赵武关系很好,与楚国令尹屈建的交情也不错,他想要化解大国的矛盾,消除诸侯的争战,营造安宁和平的环境,以博取名声。向戌首先来到晋国,就这个提议与赵武商谈。赵武很重视,组织晋国的大夫们开会讨论。

韩起说:“战争是对民众的残害,是消耗国家财力的蛀虫,更是小国的大灾难。现在有人想倡导和平,消除战争,即使不一定能办成,我们也要答应他。如果我们不答应,楚国就会答应他,以此号召诸侯,成为人心所向,我们将失去盟主的地位。”

赵武也因楚兵屡次攻打与晋国结盟的郑国,希望通过和平约定,过上几年太平安稳的日子。晋国于是答应了向戌。

向戌趁热打铁,马不停蹄来到楚国与屈建沟通,还谈到过去华元促成晋、楚西门之盟的事。楚国自从楚共王时期开始,屡次被吴国侵扰,边境极不安宁,所以屈建想与晋国交好,以减轻吴国带来的问题。

屈建说:“这可是一件好事。只因诸侯各自树立党派,所以和谈至今没有成效。如果能让晋国、楚国的属国互相朝觐访问,如同一家人般和睦,那就可以永远平息干戈了。”

向戌深表同意,提出了一个建议,让晋、楚两国的国君在宋国会面,当面议定弭兵条约。楚国欣然同意。

向戌又赶往齐国,齐国感到为难。

大夫陈须无说:“晋、楚都答应了,我们怎么能阻止这件事?况且,民众厌恶战争,人家说‘停止战争’,如果我们不赞成,就会使民众生出二心,那还怎么领导他们呢?”齐国也就答应了。

向戌又告知秦国,秦国也赞成,于是遍告各小国,要在宋国举行盟会。

五月二十七日,晋国正卿赵武率先到达宋国。两天后,郑国的良霄到会。

六月上旬,鲁国的叔孙豹、齐国的庆封和陈须无、卫国的石恶、晋国荀盈、邾悼公先后到达。

六月中旬,楚国的公子黑肱作为代表,先期赶来,与晋国商议和约条款。

六月下旬,滕成公到了宋国。楚国令尹屈建也抵达了陈国。向戌便火速赶往陈国,与屈建继续商谈有关楚国的条件。

屈建对向戌说:“晋、楚两国各有盟国。从今以后,晋国的盟国要向楚国朝觐,楚国的盟国也要向晋国朝觐。”

向戌把屈建的意见告诉了赵武。赵武说:“晋、楚、齐、秦四国地位对等,晋国不能指挥齐国,就如楚国不能指挥秦国一样。楚国国君要能让秦国国君屈尊到敝国朝觐,我们国君岂敢不坚持向齐国提出这种请求?”

向戌又把赵武的意见转告给屈建,屈建不敢做主,派人坐传车请示楚康王。楚康王说:“那就除去齐、秦两国,其他国家都要互相朝觐楚国和晋国。”

七月初二,向戌回到了宋国。当晚,赵武和公子黑肱谈妥了盟书条款,统一了口径。

七月初四,屈建终于从陈国来到宋国。陈国的孔奂、蔡国的公孙归生跟着来了。曹国和许国的大夫也到会了。

至此,弭兵会盟的诸侯代表全部到场,各国军队分区驻扎,相互之间用篱笆划出分界线。晋国和楚国的人马最多,各自驻扎在会场的两头。

荀盈对赵武说:“楚军的气氛很不好,我怕他们会发动突然袭击。”

赵武说:“要是这样的话,那我们从左边绕过去,进入宋国的商丘,他能把我们怎么样?”

七月初五,在宋国的西门外举行会盟,楚国人严阵以待,贴身穿着铠甲。伯州犁对屈建说:“我们会合诸侯的军队,却对他们不讲信用,恐怕不合适吧?诸侯希望得到楚国的信任,所以前来表示顺服。如果不守信,就是丢弃让诸侯顺服的东西了。”坚持请求脱去铠甲。

屈建说:“晋、楚之间相互不讲信用已经很久了,只做对我们有利的事就行了。如果能获得成功,又要什么信用?如果杀死赵武和他的随从,晋国就被大大地削弱了。”

伯州犁只好退了出来,偷偷告诉别人说:“用不了三年,屈建就要死了。为了满足自己的意愿而背信弃义,目的能达到吗?有意愿便说出话语,说出话语就形成信用,有了信用才可以实现意愿,这三者是互相关联的。没了信用,又怎么能活三年呢?”

赵武对楚国人身穿甲衣感到不放心,把这件事告诉了叔向。叔向说:“这有什么可担心的?普通人做出不守信用的事尚且不行,一概不得好死。如果会合诸侯的卿做出不守信用的事,那就必定不会成功。说话不算数的人,不可能对别人产生危害,这不会是你的祸患。凭借信用召集他人,却用虚伪待人,必然没人会听他的,怎么能危害到我们?况且,我们在宋国的地盘上,可以凭借他们来抗敌,我们和宋军拼死战斗,即使楚军增加一倍也抵挡得了。你又担心什么呢?事情未必就会到这个地步。说是要消除战争而把诸侯召来,却发动战事来危害我们,我们得到的好处可就多了,你不要担心。”

晋楚两国互相防备,尔虞我诈。鲁国也在暗中为自己做打算。季孙宿派人以鲁襄公的名义告诉叔孙豹,说:“你在盟会上,要想办法降低我国的地位,等同于邾、滕两国就行了。”原来,季孙宿担心会盟之后,鲁国要同时向晋国和楚国朝贡,负担太重,所以想降低鲁国的级别,从而降低朝贡的标准。不久以前,齐国提出把邾国作为属国,宋国则提出把滕国作为属国,邾、滕两国因为不独立,都没来参加结盟。

叔孙豹说:“邾、滕是人家的私属,我们是堂堂的诸侯国,为什么要和他们等同起来?宋、卫两国才是和我们对等的。”坚持参加结盟。

到了会盟歃血的那一刻,晋、楚两国都争着要先歃血。

晋国人说:“晋国本来就是诸侯盟主,从来没有先于晋国歃血的国家。”

楚国人说:“晋、楚是对等的国家,如果总是晋国在先,这就表示楚国弱于晋国。再说,晋、楚轮流主持诸侯盟会已经很久了,怎么能总由晋国当盟主?”

僵持不下之际,叔向对赵武说:“诸侯归服的是晋国的德行,不是归服它是否主持盟会。您致力于修明德行,不要去争歃血的先后。而且诸侯结盟,小国本来就要为主盟做具体事务,让楚国为晋国做具体琐细的事务,不就行了吗?”于是晋国退了一步,让楚国的屈建先歃血。晋、楚重新结好。

弭兵会盟前后花了两个月时间,终于在晋、楚等国之间达成了协议。此后,晋、楚不再实施大规模的征伐,各诸侯国享受了一段难得的安宁岁月,宋国有六十五年,鲁有四十五年,卫国有四十七年,曹国有五十九年。


本故事基于《东周列国志》《左传》等进行编写,原创作品,持续推出。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侵权必删。

言而无信:卫献公杀宁喜

卫国君臣之争:拖晋国下水

失道者也多助:卫献公复位

无法篡改的齐国史:崔杼弑君专权

崔杼弑君:齐庄公之死

相关文章

  • 晋国史话·第三辑(407)诸侯皆叛其七:韩起的冒险之旅

    再起风波 晋楚弭兵之后,两国之间直接的武装冲突就中止了。但因为在弭兵会盟时晋国的退让,楚国便有些步步紧逼的味道,对...

  • 独游周王陵

    《独游周王陵》 昔日武王显辉煌,弭兵会盟周彷徨。 灵王恋子不得子,姬晋善笙不长生。 父随金銮驾鹤去...

  • 华元弭兵

    弭兵会盟,是春秋时期的两次重要的外交事件。共有两次。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有一个中立的力量——宋国。宋国大夫华元...

  • 晋国史话·第二辑(809)弭兵会盟

    晋平公十二年(546BC),中原各国在宋国西门外举行了盛大的会盟。左传用很大的篇幅来记述整个事情的经过。 五月二十...

  • #红书房#《国语集解》161:赵氏孤儿的努力

    晋语八·第13则 公元前541年,各诸侯国大夫举行虢之会,弭兵之盟。距离上次会盟不过5年。 这一次鲁国虽然派出了叔...

  • ​中原争霸和弭兵运动 | 豫史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到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大体和孔子所编纂的《春秋》年代相当,所以历史上叫春秋时期。...

  • 炎黄会盟对历史究竟起了什么作用?竟如此了不起!

    炎黄会盟,顾名思义,即炎帝和黄帝带领各部族会盟于一处。但为什么会盟,会盟于哪里?这次会盟有什么重大意义?如你恰好有...

  • 剑拔弩张

    一辆黑色的小轿车追尾了一辆大货车,两位车主下车商谈赔偿。忽然之间两人间的争吵一触即发,两个人剑拔弩张,开始互相对骂...

  • 剑拔弩张

    语言是一门艺术,很明显,我就很欠缺,我认为这和家庭氛围,平时的相处什么的有些密不可分的联系! 放假回家,不同于工作...

  • 会盟

    会盟,发端于涂山。春秋后,天子失威,郑庄公首发难,战桓王于繻葛,会盟恶曹。虽天子不言,已成霸主之实。克段之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弭兵会盟:剑拔弩张的国际和平运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ly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