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西欧,一大嗜好是逛露天市集。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市集:综合市集,鲜花市集,有机市集,二手市集……诚然,大部分东西在超市都能买到,但这些露天市集有着令人欲罢不能的魅力。
干净漂亮整洁的市集第一次发现这样的露天市集是在鲁汶上学的时候,周五下课后去市中心的路上发现平日里空空荡荡的图书馆广场上布满了摊位,每一家都很有特色:卖手工面包的,卖有机蔬菜的,卖鱼的,卖鲜花的……家家都把自己拾掇得特别漂亮整洁,让人忍不住想要走近去看看,去尝尝,去和它们的主人聊聊。
鲁汶露天市集大部分摊主都非常热情友好,唯一一个例外的是一家专卖奶酪的小摊,真的非常小的一个摊位,柜台里摆着各式各样的奶酪,台子上摆着切成小块供人品尝的样品。老板,一个长满胡子的老爷爷,非常不客气地叫住我:哎,你们中国有奶酪吗?还不快过来尝尝!说完就顺手从手中的奶酪上切下一大块递给我,那眼神不容拒绝。我只好怯怯地接过来送进嘴里,别说,还真美味。老爷爷见我吃得开心,得意地说:我这可是鲁汶最好吃的奶酪。
这骨子里的自信,来源于对自己手艺的信心,也来源于对客人以诚相待的坦然。
我当时忙于学业,也没时间多逛。只会偶尔去这个周五和周六在市中心营业的露天市集散散心。后来搬到布鲁塞尔过后,在朋友的带领下,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布鲁塞尔的圣诞市集布鲁塞尔不论是地域上还是人口上都比鲁汶大得多,相应地各类市集也就多很多。几乎每个社区都有一个,一般都在社区的中心广场上。大部分市集都是每周仅营业一天,但这并不意味着摊主们每周只工作一天,事实上他们很多人都是一周七天工作的,只不过是每天换个市集摆摊而已。所以如果你特别喜欢某一家的东西,但赶不上他在你家附近的市集,没关系,等你有时间去另一个市集找他就好了。
布鲁塞尔的有机市场昨天傍晚我和朋友一起去了离家不远的一个露天市集买菜。圣诞并未完全结束,市集有些冷清,摊位和客人都不多。我们转了一圈就进了旁边的酒吧避寒。正好遇到一位熟识的蔬果摊主在那儿吃饭,便闲聊了起来。不得不夸一句,布鲁塞尔的摊主们大多都会好几门语言,交流毫无障碍。
仍在圣诞氛围里的Bois de la Cambre市集这位摊主叫Piat,家在离布鲁塞尔20公里的一个地方。他父亲很早就开始在市集摆摊卖鸡蛋,那时候家里很穷,一个月五六百欧左右的收入要养活四口人。后来父亲慢慢积累了资源开始卖蔬果,生意也越来越忙,Piat和哥哥每天除了学习之外的时间全都在市集里帮忙。长大后他和哥哥也很自然地开始跟着父亲从事这一行,每天起早贪黑,全年无休地干活,吃饭也都是趁客人不多的时候在附近找个餐厅随便吃点儿。好在生意越来越大,也雇了人帮忙,有事的时候也能抽身。
我看了看不远处的大型家乐福,问道:“现在大超市越来越多了,为什么比利时的市集还是很活跃啊?没有影响吗?”
他摇摇头:“刚开始的确有影响。超市里明亮又温暖,货又齐全,人们一开始确实喜欢去那里。但慢慢就发现,在超市里,和你打交道的是冷冰冰的机器。你下了班,发现还有五分钟超市就要关门了,于是你冲进去,迅速抓了几样你需要的东西,有些没有尝试过的也不知道味道好不好。然后你去柜台排队结账,收银员头也不抬地帮你扫完货,让你付钱,你没听清又问了一句多少钱,忙着下班的收银员没好气地回你一句:十八块五!这样的体验并不愉快是吗?”
我想了想,的确如此,所以我后来宁可使用自助机器。这倒是避免了遇到没好气的收银员的风险,可购物的愉悦感呢?同样没有。
自助结账方便快捷,却少了很多乐趣Piat喝了口啤酒,继续说道:“我每周固定去九个市集,有时候是早市,有时候是晚市,有时候全天都在一个地方。我的客人都知道我什么时候会在那儿,知道我卖些什么东西,知道我的货色好不好。早上通常都是些老人家或不上班的家庭妇女,他们拉着小推车过来,一边挑选他们需要的东西,一边跟我聊聊家长里短。我还会告诉给他们介绍新鲜有趣的食材,哪里来的,怎么烹饪。傍晚会有一些上班族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顺便把一周的菜都买回去,大家也会闲聊几句,但不太多,这种人太忙。我现在最喜欢周末的市集,人们不需要上班,客人就会多,也有时间一起聊聊近况,这是最令我开心的时候了。”
说到这儿,一位中年妇女看见Piat,热情地过来跟他打招呼,问他几点回去摊位。Piat说吃完饭就过去,那位女士很高兴:“那我先去周围逛逛,等你回去了我再过来买菜啊。”这场景让我想到了法语里的convivialité,不知道怎么翻译,但指的就是那种融洽亲近的感觉。
难以描述的convivialité“这个市场就在家乐福旁边,是不是不太合理啊?”我看着那位女士离去的背影继续问道。
“其实不然。这个市集以前在两公里外的一个小广场上,搬到这里后生意更好了。因为这个家乐福的存在,停车更方便,人流量也更大。人们通常会倾向于先来市集里买东西,然后再去家乐福里补充在这里没买到的那些。这样市集弥补了超市没有的人情味,超市也弥补了市集货源不齐的缺陷。这可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呢。”他还挺会分析的。
Piat问我在中国的时候在哪里买菜。我回想了一下,除了超市,我也去过菜市场。在重庆的时候我会跟母亲一起去一个全天营业的农贸市场,母亲每天都会去那里买菜,所以跟各个摊主都很熟,那里也有一种convivialité的感觉,只是没有这里干净整洁。厦门有一个非常有历史的“第八海鲜市场”,热闹融洽,是我在中国去过印象最好的市场,但后来传言要被拆了,好多厦门的朋友还发起了“保护八市”的运动,也不知现在还在不在。在上海的时候,我住的楼下就有一个新建的社区市场,还算干净,但不论是我还是摊主们都无心交流,每次购物都是一场纯粹的交易,结束便匆匆离开。大部分时候,我还是去了大超市,一次性买好一周所需的东西,大包小包地出来打个车回家,全程可以不发一言。反倒是在泰国清莱府居住的时候,每周会和同事们一起去一个半露天市场买菜。那时候虽然和摊主们语言不通,却时常为他们的善意和愉悦所感染。
热闹的厦门八市Piat端着啤酒杯,盯着对面的家乐福,仿佛安慰我似的说了一句话:“别担心,人们总会回来的,你不是也回来了吗?只有在这里,人与人之间才是有连接的,购物才是有意义的:它不仅是钱物的交易,更是情感的交换啊。很高兴跟你聊天,现在我要回去干活儿了。”
说完他喝掉了最后一口啤酒,回到了他忙碌却享受着的工作岗位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