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端午节纪念屈原想到的

作者: 刘星洪 | 来源:发表于2018-06-11 06:40 被阅读39次
    从端午节纪念屈原想到的

    到了端午节,最缺不了和最热闹的,要算吃粽子和赛龙舟了。因为这个节日纪念着一个历史人物。据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捞救,湖面上的小舟越聚越多,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此后逐渐演变为龙舟竞赛。

    端午节与其它几个有影响的传统节日,被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经济实行对外开放,文化也得对内挖潜,积淀千年的民族习俗得到发扬,尤其是屈原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人物,将得到进一步的传颂;这一“国举”,无疑是众望所归。然而,如今人们将屈原只看成中国古代的杰出诗人,给我们留下的是《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我们到底该怎样纪念屈原呢?

    其实早在1947年,施蛰存先生就提出这个问题了。他写道:汉魏时代,知道屈原诗人的人不多,但皆知屈原是楚国的忠直之臣,提起屈原,“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晋宋而后,直至明清,知道屈原的人也格外多了,但他的《离骚》却成为风流才子的下酒物,“嘉其文彩”走进了邪路,“慕其清高”者也就渺然了。——施先生是很有远见的,60余年以后的事情,都让他说着了——他说:现在呢,知道屈原的人可谓已经遍地皆是。“屈原是我们的大诗人,等于人家的单丁,莎士比亚,歌德,”人人会这样说。于是,屈原又是一个时髦人物,一个要被用来替中国文化争取国际地位的帮闲诗人了。“呜呼,诗人节愈热闹,诗人却愈孤独了。”(施蛰存:《怎样纪念屈原》)

    施先生的叹息,现在又何尝不是我们的叹息呢——屈原的一生,始终在努力使自己的国家强盛,与暴秦抗衡,不受侵略。即便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也希望当权者能奋发向上,不贪污,不腐化。但他终于失望了,这些文章正是他的“苦果”,而不是他的“武器”,所以当他发完胸中的郁闷之后,只好自杀。施先生最后不无感慨地写道:把屈原的诗人身份提高,无形中就是把他的政治家身份弄没了。大家闹嚷嚷地纪念屈原,很可能把他变作头戴月桂冠的楚国朝廷里的弄臣,屈原之灵有知,也该后悔当初干脆不必写下那些抒哀的词赋了。

    就这样,我们终究被社会作弄了——尽管纪念屈原都是深怀敬意和发自肺腑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分析发现,我们的认识来于社会传递,存在多种特点:继承性,渐变性,多样性、复杂性,变异性等等。例如:甲看见一只白猫,然后把看见的情况说给乙,乙再说给丙,传来传去,白猫竟至成了黑狗。这种以讹传讹,可以归为渐变性。春秋战国时期的赵高,心怀叵测,指鹿为马,所有大臣瞪眼说瞎话,也跟着说是马。这种为保官也好、保命也好,不得不说假话的,可以归为变异性。前者的变化是无意的,每个环节人都自以为真的;而后者的变化是有心的,大家都清楚是假。当然,实际的情况,远比这些复杂得多。在认识传递过程中,被强化的多是公共体验,即所谓的“经验”,它们不断被复写,进而更容易传递,形成“恶性”循环。在这里,故事的内容逐渐地被简化,落入俗套,即便是最动人的爱情最后也会被简化成一句话,一场最残酷的战争被简化成两组数字,一个伟大民族的历史被简化为几个事件和具有倾向性的阐释——因生动而进化的人类,却因此不断陷入被简化的历史漩涡中了。

    现代传媒,尤其是互联网,无疑又扩大和加速了这一被简化的过程。任何事件和行为,一旦进入现代传播中,一指健,全部粘贴,个性思维更加速了沉落甚至消失;而“公共化”的认识,推波助澜,最终化为毫无内涵的文化符号的泡沫。正如作家雷达预言的,我们生活在并非构成自身经验的生活中,我们的意识存在于新闻报道似的话语方式中,“生活正被这个时代主导的公共价值所改写”。

    人不再是经验的主体,生活的世界逐渐趋向整同合一,一切个性思想就这样被简化、被改写,以致于被抹杀掉了。这不可怕么?除非是有意让好事变坏事,否则,我们就必须启动大脑,运用思想。纪念屈原就该这样。在传播公正的客观的信息中,原原本本地传达固然很重要,但在这个过程中,怎样让自己能够辨别是非,使自己的行为尽可能准确无误,就变得更为重要。追本溯源,还原“真相”,就成为我们思想的首要责任;而不管是谁,一旦脱离真本的轨迹,都会发生偏离,甚至颠覆。

    这令我想到鲁迅在一篇文章(《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写到的一个例子:当年在北京认识的一个土财主,买了一个鼎,据说是周鼎,真是土花斑驳,古色古香。而不料过不几天,他竟叫铜匠把他的土花和铜绿擦得一干二净,这才摆在客厅里,闪闪的发着铜光。这样的擦得精光的古铜器,我一生中还没有见过第二个。一切“雅士”,听到的无不大笑,我在当时,也禁不由吃惊而失笑了,但接着就变成肃然,好像得了一种启示。这启示并非“哲学的意蕴”,是觉得这才看见了近于真相的周鼎。

    只有动脑,才增其智,方释其然。不是吗,鼎在周朝,就如同现在我们使用的饭碗,我们吃饭用的碗,怎么会有常年不洗的道理呢!所以,鼎在当时,一定是干干净净、金光灿烂的。可是,当年的“热烈”,竟然逐渐地被后人演变成“静穆”了,进而成为现今人们欣赏和衡量古文化和美术的标准。

    在社会这条汪洋的大江中,免不了鱼目混珠、沙石俱下,我们如果不启动自己的大脑,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以讹传讹等等就都是顺当的事了。由此我还想到,这恐怕就是古今中外那些愿意把江水搅浑的人不断得逞的缘故吧!他们懂得其中的玄机,把手上的货贴上“真理”的标签,再乔装打扮一番,让大众“看到”或者“听到”,以为“眼见为实”,便顺从了他们,呼应了他们;更可悲的,还觉得他们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端午节纪念屈原想到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lc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