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体诗古诗创作技巧
[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常用字对

[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常用字对

作者: 8dd440ca7607 | 来源:发表于2019-03-27 08:06 被阅读59次

古人虽然总结出了诸多对仗之词,并且编出了诸多启蒙读物,但是并未针对不同汉字进行更加详尽的统计,所以若想融会贯通,唯有多读多用,烂熟于心,方能信手拈来。

问题在于,古人若想出人头地,则不得不练就一身文采;若想练就一身文采,又必须熟读古文著作。换句话说,对于古人而言,韵对之术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前提,耗费精力于此,乃是正业。

如今则不同,现代人各有主业,千行万业均有本行业数不清的知识技能须待汲取,若是耗费大量时间在古诗词上,多有本末倒置之感。好在社会的进步使得我们可以更加方便地统计古诗中常用的对仗字词。

所以,通过将全唐诗中所有长度为八句的古诗的中间四句截取出来,取其上下对应汉字进行统计,从而希望得到比较完备的对仗字群。这样选取的好处是,所选取的诗句有很大的概率是律诗的颔联和颈联,有较大的对仗概率。在统计一个字的对偶字之后,选取其中出现次数较高者进入对仗字群,然后再进行选取,从而使之穷尽。

相对来说,我们在作诗的时候,往往实词易对,比如名词、动词。因为从广义上来讲,对于一个名词而言,只要拿出另一个名词便算对仗,动词亦然,相对来说,一些表示结构、逻辑关系的字词却比较难对。

在《全唐诗》中,“不”字出现两万六千多字,相当于每两首唐诗就有一个不字,可见其所用范围之广。

经统计,与“不”字对仗关系较为相近的汉字有:还、无、何、如、只、多、唯、惟、长、常、虽、空、自、但、犹、相、皆、终、曾、能、难、应、已、未、有、是、几、未、自、尽、在、少等。 

在这个字群中的汉字几乎可以互相匹对,例如写一句人离心还在,可对叶落风不知,算是挺讽刺的一个短联。上联是比较渣的一句话:我虽然离开了你,但我的心还在你那里;下联是一句反讽:你说这话就好像叶子被风吹落之后,风却不知道一样。

在《全唐诗》中,数字的出现频率相对来说也比较高,其中“一”字出现一万五千多次。问题在于很多时候,数字对数字,显得过于死板,而在全唐诗中,能够与数字相对的汉字有:半、几、孤、独、双、重、再、何、无等。虽然不多,最起码阴阳上去五脏俱全,用于作诗,已经足够。

“为”字也是诗词创作中的常用词,在《全唐诗》中,常与“为”字相对的汉字有:因、作、有、在、从、不、自、见、是、与、得、成、知、无、非等,在与不同的字进行对仗的时候,含义显然有些区别,在作诗为文的时候,切不可无脑使用。

其他类别的汉字,相对来说要么易对,要么不常用,便不作一一展示了。

然而,虽然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相对于古人来说,现代人能够找到更多更极致的乐趣。但乐趣越是极致,就会让人们更加地趋于同一,所以在缤纷多彩的现代,玩手机几乎成了所有人的共同乐趣,本应丰富的乐趣反而变得单一。相比之下,古人眼中的世界,未必比今人单调,毕竟在唐诗中,色彩是随处可见的,其中最常见的是:丹、青、黄、明、深、红、白、清、紫、翠、碧、绿、金、朱、黑、赤、苍等,愿君多观之。

相关文章

  • [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常用字对

    古人虽然总结出了诸多对仗之词,并且编出了诸多启蒙读物,但是并未针对不同汉字进行更加详尽的统计,所以若想融会贯通,唯...

  • [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韵对之书

    古人与今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古代的读书人只需要学好语文便行了。 我们则不然,需要九门功课同步学,否则就不要想着上大学...

  • [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引言

    对仗与押韵同属古诗词中最常用的技巧,但二者的内涵并不相同。押韵完完全全服从于听觉,是基于汉字读音所开辟出的创作准则...

  • [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结语

    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唯有前期大量的积累,才能导致后期丰富的创作,这堪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了。 ...

  • [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字形对

    如果认为字母是字母语言中单词的构成单位,那么很显然,字母的组合只有一个维度,即前后次第相连。相对应地,汉语中单字成...

  • [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对联浅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绝非一言可以蔽之。 但是,对于任何一种文化而言,其最特立独行的本质往往蕴含在语言文字的特征中,这...

  • [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专用对联

    对联既是一种游戏文体,也是一种应用文体,而且用途宽泛,决不止春联这一出。就行业分类,便算容纳千行万业,茶馆客栈、服...

  • [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对仗宽严

    对于现代人来说,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但凡词性相同,便可以成联了。但细思之下,似乎有些问题,例如用长刀对小狗,显...

  • [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回文联

    每每有人说相对于西方语言来说,汉语并不严谨。望文生义者也跟着瞎起哄:汉语不严谨,在不严谨的语言之上,无法构建严谨的...

  • [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谐音联

    谐音能够成为一种常用的文案技巧,其关键还是得益于汉语字音超高的重码率。在这种情况下,但凡有两字同音,便可相互替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常用字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ha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