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字,文责自负
转眼,回乡已经半月。这次回娘家,主要是探望病重中的父亲。现在,父亲已经转危为安,虽算不上大安,但至少暂时无生命之忧。所以,我要返苏了。
几天前,订下的机票是新舟直达浦东。没办法,年关,无论起点是茅台机场还是新舟机场,一月份都已经订不到直接抵达虹桥的机票。即使有,也是中转票。中转站重庆,武汉等地。考虑再三,订了新舟直达浦东的机票。唯一不好的是浦东离家有点远,辛苦了来接我的女儿。飞机中午十二点半起飞,我谢绝了弟弟的好意,让姐姐联系了她专门跑车的同学,花费一百元,从家门口坐到机场。为了把小行礼箱挪出空间放姐姐送的腊肉和嫂子给的黄粑,我身上多套了一件厚毛衣,外面穿了长羽绒服,偏偏那日温度升高,穿着很不舒服。但还得将就,心想,等上飞机后就把外套脱掉。
出发前还有一个小担心,因为机票买的是没有托运行李的,又怕这箱子超重。不过后来,还是顺利通过检票口。与来时一样,在机场工作人员量了皮箱长度,高度和宽度,唯独没有称重。飞机延迟一个多小时起飞,比预计的时间也就晚到。浦东机场太大,下了飞机跟着大部队转了快一小时才到出站口,回到家已经是晚上七点。
给家人报平安,姐姐告诉我,清晨我刚起身离开娘家没多久,她的儿子媳妇就到家了。他们是回去过春节的,又错过了一次见面的机会。弟弟家大的两个孩子这次我也没见着,特别是婉婷,最近几次回娘家都没见着。起先她是在外面读大学,现在是在外省参加工作。
离开时与父母告别,依依不舍。父亲突然讲,你正月初五回来吧,初六给你妈过生日。我一愣,赶紧给父亲解释,初五不回来了,等您六月份过生日我再回来。父亲终于点了点头。那一刻,心中突然生出太多感慨。在巨大的时间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渺小。在回娘家这条路上,每次都是来去匆匆,像游离人间的幻影。只有回首时,才能深刻感悟体会到亲情之间,那种无限的牵盼源于血缘的本质。又是多么的幸运,天命之年后,还有父母牵挂着回家。我们的一生,又有多少悲欢离合,是被父母的灯盏照亮……
当年离开家决定远嫁时,总以为,交通方便,无距离之忧。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三十年来,即使做到每年回娘家一趟,两千多公里的距离,在内心,对父母依然是愧疚的。特别是这一次,回来给母亲钱时,她说她有钱,不需要钱,花不完之内的话,推来推去,很久才被我说服接受,这在我的心里是非常难过的。从家到家,眼里永远晃动着漂泊的碎影。故乡的腹地,旅途苍促,生命脆弱,光阴荏苒,父母衰老,世事无常……而所有这些,汩汩涌动记忆。
这些年,因为父亲有退休金,他从来没要过我们一分钱。除非给他买东西才接受。母亲是农保,所以我坚持要给母亲,这样心才安。
另外,此次回乡,在离开的前一天,与姐姐在街上还遇见一位难忘的人——李希伦老师,他现在已经退休七年。依旧是清瘦的身材,一米七五的个子,文质儒雅的形象,但头上已有三分之二的白发。我离开家乡之后,李老师一家曾与母亲家做了多年的邻居。他的夫人我们喊王姐,是某村委会主任。那些年,正是小女莹莹在外婆家成长的时候,没少得到李老师夫妇的关心和照顾。他们自家有个儿子,夫妇俩特别喜欢莹莹,给予的是父母般的疼爱。那些日子,莹姑娘上学每天都搭李老师的车,放学一起送回来。直到四年级,被我们接回苏州。
见到李老师,他关切地问起莹莹,我们站在路边匆匆聊了十来分钟。告别后我想,如果莹莹回泮水,无论如何,都应该去探望一下李老师夫妇。人要感恩,人性最好的品质是不能疏离世间遗留的美好。爱默生说:大地原初到处布满鲜花,是个不散的筵席。
秋去冬来,滚动的落叶里,本来也挤满了尘世牵念的脚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