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杕杜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独行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这首诗的大意是:路边孤零零一棵棠梨树,枝叶茂密。自己形单影只,踽踽独行。岂无同路之人,只是不如同胞兄弟(同姓兄弟)。往来的路人啊,为何不相互亲近?没有兄弟照顾的人们啊,为何不相互帮衬?
杕(di),孤独貌。比,紧靠、亲近。佽,佽助, 帮助。
杜,杜梨,又名棠梨、甘棠等,野生于荒郊野岭、山脚道旁。杜梨的枝刺是从枝条上抽生的变态小枝,着生牢固,长约一寸,刺伤性很强。先民们常用杜梨枝干堵在院门口,防止野兽窜入,至今山村还可以见到这种情形,杜梨之“杜”,乃“关闭、堵塞”之意。
这是一首旅者之歌。《周易正义》:“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为旅。”常言道: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古人安土重迁,把长期离家看成是万难的事。
《毛诗序》:“《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朱熹《诗集传》:“此无兄弟者自伤其孤特而求助于人之词。”姚际恒《诗经通论》:“此诗之意,似不得于兄弟而终望兄弟比助之辞。”
对于民间歌谣,《毛诗序》总是想要对应君侯的本事,不免强拉硬扯。朱熹的“自伤其孤特而求助于人之词”,是不错。但我觉得,这首诗中的主人公,不论是因为战争、因为差役,拟或是因为天灾、因为仕游,离家在外,举目无亲,奔命于途,他呼唤的是一种相互关爱,呼唤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大爱,而不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期求得到帮助。
再进一步拓展,人生如逆旅,生命就是一种孤独的存在。联系古人的感慨,比如苏轼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联系后世无数的《行路难》,比如辛弃疾的:“”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你会发现一条扯不断的线,那就是人生如寄、孤苦无依,世道艰难、人事飘零。《杕杜》这首诗正是隐隐给人这种普遍的、以至永恒的人生感受,才使它更具有价值、更令人回味,让千载之下的人们依然能体会到千载而上之人对人生之旅的感叹。
人生如寄,到底该如何自处?古人很实在,说了四个字:“安身立命”,即身有所寄、心有所托,身心都有安顿而已;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吃喝用度不愁,精神有所追求。而德国人海德格尔说出了更令人向往的境界:“人,当诗意地栖居。”其实这种诗意境界也不高远和缥缈,只要善于发现平凡中的美好,就能享受诗意的生活。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把生命和诗结合,汇成了我们这个诗的国度。我现在坐在书桌前,听着楼上楼下各家厨房发出的锅碗瓢盆声、案板声,心里正荡漾着一种生活的诗意。
不管你选择怎样生活,人的本质是其社会性,我们的衣、食、住、行、爱、自尊等需求都必需在与他人的互助中实现。人生的孤独之旅中,总需要他人的爱和帮助,因此,你也应该给予他人以爱和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