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书书评智慧人生读书
除了《红楼梦》,我最喜欢读、读得最多的就是这本书了

除了《红楼梦》,我最喜欢读、读得最多的就是这本书了

作者: 阿杰说 | 来源:发表于2017-06-02 23:46 被阅读235次

豆瓣评分:9.0

有人称《浮生六记》为“小《红楼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话说得没有毛病。

《红楼梦》是很多人心中的最爱,因为这是一部值得用整个人生和生命去反复阅读的书,它是经典中的经典,小说中的珠穆朗玛,足以卓尔不群,傲视群伦。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小说,甚至世界上的小说,能够超越它的几乎没有。

相反的,《浮生六记》却不是那么有名,甚至有的人读书多年还不知道这本书的存在。

如果不是机缘巧合,这本书很有可能会被埋藏于尘世间的某个角落里,永远不会被人发现。

而我辈,则不会读到这么好的书了。正所谓: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红楼梦》是宏大宽博的长篇鸿著,《浮生六记》则是玲珑剔透的短篇记事, 短得只有《红楼梦》的百分之一。然则为什么称它为“小《红楼梦》”呢?

有人因了它的文字描写非常传神,所以称之为“小《红楼梦》”。对于这一点,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还是留待读者自己去评议吧。

反正每次读完这两书,我都会同样地掩卷长叹,惆怅良久!

此书写于清代1808年,作者是沈复。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浮生六记》不是小说,而是自传体散文,但一直以来,我都是把它当作小说来读的。

当年,沈复在历尽艰险、九死一生的海上旅途中,体验了生与死,回忆起自己过往的人生,不禁产生了“浮生若梦”的感慨,于是挥笔写就《浮生六记》。

沈复以简单而又生动的笔调,描述了他与爱妻的爱情故事、人生变故、闲情逸趣等,许多学者都曾给予非常高的评价。

2011年,我偶然在书店里翻书时看见,以前从未听说过此书。当时看到“浮生”二字时,以为又是一本风花雪月、无病呻吟的书,耐着性子一读,从此就再也停不下来了,真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脑中念念不忘的是书的开篇——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

经常性翻阅,无数次叹息,爱极了它。

有一句歌词可以形容: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实际上,《浮生六记》能够流传下来堪称传奇:该文写完之后并未刊刻出版,手稿不传于世。如果不发生意外,此书就将永远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但世事难料,半个世纪后的1877年,有人偶然在书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并慧眼识珠促其出版,出版后风行一时,受到众多的欢迎和追捧,时至今日,依然拥有无数的粉丝。

此书虽名《浮生六记》,但传世的其实只有四卷,即《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和《浪游记快》,后有好事者写就伪作两卷,但一读之下高下立判,如同《红楼梦》的后40回一般。

《闲情记趣》:记叙的是沈复儿时的一些趣事,生活中的爱好,以及与朋友相处的点滴。

对了,我们在初中语文课本上学过的一篇文章《童趣》,就是节选自《浮生六记》中的卷二《闲情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怎么样,勾起美(ku)好(se)回忆了吧?

虽然写的多是琐碎的生活细节,但沈复却能化腐朽为神奇,将一个个寻常的生活片断渲染得极富诗情画意。

《闺房记乐》:类似于现代人的蜜月日记,是沈复最甜蜜的爱情回忆。文章描写了沈复与陈芸夫妻二人婚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婚后伉俪情深,举案齐眉,论古谈今,品月赏花,真个是只羡鸳鸯不羡仙。

她会持家,精刺绣,擅烹饪,寻常“瓜蔬鱼虾,一经芸手,便有意外味”。房间收拾得纤尘不染且有雅意。

她恪守妇职,孝敬父母,善待丈夫的兄弟和朋友。

她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爱看山水,爱游园林,爱花草,爱书画。闲暇时,她与沈复吟咏诗歌,点评文章。

她非常有生活情趣,如在一丛盆景上放上昆虫的标本;用木头制成可以移动的活屏风;设计梅花形的食盒;助沈复小酌时的酒兴等。

她也聪明得令人吃惊:她没有正式念过书,却靠自学达到吟诗作文的程度,她有极高的艺术领悟力,酷爱读李白的诗和司马相如的赋。

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的志趣高雅脱俗,是沈复精神上的同道和知音。他们二人最喜欢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乐趣。

能娶到陈芸这样的女子,实是人生莫大的福分,难怪沈复会发出“老天待我至为厚矣”的感慨。

读 《闺房记乐》时,说句真心话,真想拥有这样一位人妻,陪我读书,陪我游玩,陪我解闷,知我心,达我意,举案齐眉,白头偕老。

林语堂非常喜欢这部作品,对陈芸的赞美更是无以复加,称“陈芸是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上(因为确有其人)一个最可爱的女人”,“你想谁不愿意和她夫妇,背着翁姑,偷往太湖,看她观玩洋洋万顷的湖水,而叹天地之宽,或者同她在万年桥去赏月?而且假使她生在英国,谁不愿意陪她去参观伦敦博物院,看她狂喜坠泪玩摩中世纪的彩金钞本?”

并将《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介绍到美国,使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

林语堂说,他的理想女人就是这位芸娘,他爱她能与沈复促膝畅谈书画,爱她的憨性,爱她的爱美。她乃是人间最理想的女人,能以此女为妻,真是三生有幸呢。

也许,陈芸是每个中国男人都梦寐以求的良伴眷侣吧?

《坎坷记愁》:可惜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如果只有《闺房记乐》该多好啊!却又有了《坎坷记愁》。

《坎坷记愁》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凄惨。

《坎坷记愁》是《浮生六记》中情感最为悲戚的一篇,全文读来哀婉凄惨,文中虽然没有一个“愁”字,但文字所及却催人泪下,令人不忍卒读。

只羡鸳鸯不羡仙,如此幸福美满的神仙伴侣,竟无善终,令人唏嘘!

这使我想起平生最喜欢的词——苏东坡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年轻时不太懂,此后体会渐深,读后欲罢不能。中国的唐诗宋词无法被超越。

二文有异曲同工之妙,皆令人潸然泪下。

陈芸死后,沈复心灰意冷地感叹:“恩爱夫妻不到头”,劝人莫要如此恩爱,令人扼腕嗟叹。

《坎坷记愁》与《闺房记乐》,此二篇一喜一悲,强烈的对比,使人产生感情共鸣,令人有一种从天堂到地狱般的感觉,从而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浪游记快》:写的是沈复“浪漫的生涯”(俞平伯语),这一篇历来很少得到读者的喜爱,原因何在呢?你读过就知道了。

精彩句子:

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从此扰扰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

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绵绵此恨,曷其有极!

余曰:《浮生六记》已读无数遍,百读不厌。主要乃两章,与芸的恩爱和芸死之两章,达到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度。半古文,不修饰,最大的长处是真情自然流露,现代读来仍感慨万千。直追红楼梦。纯文学类读的不多,王小波、余华皆可读,不过不如它。

强烈推荐此书。不读,则人生定会留下遗憾。

(完)

如果喜欢,点赞就好;

如有兴趣,关注即可。

您的一点爱心,是对阿杰说莫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 除了《红楼梦》,我最喜欢读、读得最多的就是这本书了

    豆瓣评分:9.0 有人称《浮生六记》为“小《红楼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话说得没有毛病。 《红楼梦》是很多人心...

  • 卑微的活着

    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也是我读的为数不多的几本书中读的遍秋数最多的一本。红楼梦里人物形态各色,如同一个小型社会...

  • 2022-05-30第十五章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这本书读得不顺畅,除了有些内容读不懂外,还有一个怀疑,就是依恋理论在实际咨询中的运用问题。这虽...

  • 爱上《红楼梦》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我读得最早,遍数最多的便是《红楼梦》。 初读《红楼梦》还是上小学时,同村一好友的哥哥是我们村为...

  • 读红楼,品美食

    十几岁的时候读《红楼梦》除了欣赏美人,和那些古诗词外,我最喜欢看的就是《红楼梦》写的美食!那时候还特意抄在本子上,...

  • 红楼梦第一回深度讲解(上)

    这么多年来,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红楼梦。枕边一直放着它,今天终于可以和大家一起来读它。 红楼梦这本书,第一次读她是...

  • 你最喜欢的一部文学书籍是什么?

    《红楼梦》。 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磕磕绊绊地读《红楼梦》。那时候,我父亲有好多藏书。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红楼梦》。 ...

  • 阅读的能力也是积累而成的

    【齐帆齐微课】 为什么读同样的一本书,有的人读得快,获取的信息也多;有的人读得慢,获取的信息反而少?这其实就是阅读...

  • 2018-04-29【大声朗读的好处】

    一, 读得通,就是理解; 读得顺,就是记忆; 读得个性,就是掌握; 读得手舞足蹈,就是运用。 二, 读、朗读、大声...

  • 我看《红楼梦》,我的梦中情人

    这是我第一次评书,所以我把它献给红楼梦,它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至今已经反复看过很多次了。 我第一次读红楼梦还是初一...

网友评论

  • fd3325d91870:看过,不知是天性还是为了迎合小她几岁的丈夫,陈芸在当时应该算是个"另类"。只是怎么觉得她后来太喜欢自作聪明,为丈夫张罗小妾,又因为谎言为翁姑不容,可怜可叹。
  • 2ccf3e2804cc:看了《浮生六记》 特地跑去苏州玩了一圈,果然最钟爱的是虎丘里那一片竹林。女扮男装曾以为只会出现在古装电视剧里。看完书之后感觉刘芸很让人心疼。
    阿杰说:@会弹竖琴吗 厉害了你!
  • 暖曦:回头我也读读👍
  • 人生相册:此书评真心不赖,赞
    阿杰说: @乡间玫瑰 哈哈,只有好书才能写出好书评
  • Jane漂漂:艺术是把美的东西毁给你看,人生愿将美丽进行到底。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中国人素来畏惧死亡,不懂得与亡人告别。何如击缶翁?然国人又善于遗忘,那一腔悲仓,看见了,即放下,只待成追忆。
    阿杰说: @高凤华 你总结得比我强多了
  • 我的名字叫清阳:谢谢
    阿杰说: @我的名字叫清阳 您太客气了

本文标题:除了《红楼梦》,我最喜欢读、读得最多的就是这本书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td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