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次听到冰心的名字,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接触到她的作品并非我主动,她的《小桔灯》被收录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是我当时必须要学习的内容。
具体的情节我记得不是太清楚,只依稀记得那篇散文让人觉得很温暖。用现在的词来形容它的属性,我个人认为,是“心灵鸡汤”类。
那时年少的我还没看到很多社会阴暗面,根本就不需要慰藉。所以对于这篇课文,学过后也就逐渐忘记了。毕业后,她的名字随着时光的流逝,也在我的脑海里远去。
后来也看了很多书,但是没有再读过她的作品。即使是打算买很多“插架之书”,去书店里在她的时代里千挑万选时,我的手却滑过了她的散文集《寄小读者》、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
最终,我只买了鲁迅的作品。我认为,冰心写的东西,也许没有我想要的“深度”。
不是我不自量力,妄评名人。其实我并不知道她的作品好与坏。我只是记得,小时候为了应付考试,背诵过她的简介,其中有一句我还有点印象:“她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
所以,我潜意识里认为,她写的东西,应该以都是教育和温暖小孩子为主的吧。
虽然知道她也写诗给成年人看,但是我却对诗歌一窍不通,根本没有任何鉴赏能力,所以对于她的诗集,我也是断然没有兴趣的。
后来,我看三毛,王朔,龙应台,余秋雨等等,甚至看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但是绝对不看她。就这样,貌似我的读书经历和冰心的作品不会有任何的交集。
再次听到她的名字,并对她有了继续了解的欲望,则是知道她除了会写“心灵鸡汤”外,还写过另外一篇风格迥异的文章,那就是著名的《我们太太的客厅》。
文中她用极其细腻的文笔,惟妙惟肖地描写出的“我们的太太”是一个受男人环绕,爱出风头,工于心计的女人。可以说,对她身边的男人,“我们的太太”几乎轻易地“玩弄”于股掌之间。作品中,无论是“我们的太太”,还是因来访而坐在“客厅”里的诗人、哲学家、画家、科学家无一不是奢靡和玩世不恭的。
如果用“批评”来挑战文学功底,这篇几千字的文章无疑是获得巨大的成功。因为它一经发表,立即引起了平津乃至全国文化界的高度关注。
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那些喜欢去别人家做客的文人雅士们不由得根据作品里的人物对号入座。虽然冰心当时并没有说明文章的女主角是谁,但是据当时“吃瓜群众”的反复猜测,他们断定《客厅》里的太太是林徽因。
我超级八卦和无聊,没有分析这篇文章的艺术手法,并把它当做我日后描写人物时的范文,却立即忙不迭地找了林徽因的许多资料来满足我的好奇心。
我倒是要看一看,文章中这么让冰心反感,这么“不堪”的太太,生活中具体是个什么样子呢?
仔细“研究”过后,林徽因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我的面前。她漂亮;才华横溢;精灵古怪;伶牙俐齿;忧国忧民……却唯独没有冰心说的“矫情”、颓废”。
这是怎么一回事?冰心可是心灵鸡汤的鼻祖啊,她改变风格,创作出这样一篇“刻薄”的文章意欲何为呢?
答案还得从资料里寻找。我又声势浩大地找出各种冰心的介绍,一个网页接着另一个地仔细阅读,准备看看她的“庐山真面目”。
不出所料,和同时代大多数有成就的人一样,她也是出身名门望族;也是曾在海外留学。冰心甚至比一部分人还多了一份优越,那就是她的婚姻很顺利和幸福。模式是:一辈子被一个人爱恋,一辈子也只爱一个人。
在她们的时代里,冰心和林徽因都被称为“才女”,名气极大,二人不分伯仲。
于是,更加不太明白冰心创作的初衷。她和林徽因还曾同游美国,虽然算不上是最好的闺蜜,但是也并未交恶。即使她们之间稍有误会,也不至于采用这样的“笔伐”方式呀。
没有说得通的理由,但是我也不太相信冰心只是由于爱国心切而创作出这么一篇文章,从而虚构出好多人物,只是为了在纷乱的时局下,讽刺一干大户人家的女眷们的“太太不知亡国恨”。
要是这个原因,她冰心最该自省。我在资料里看到这么样一段记载:抗日战争中,宋美龄依靠自己的威望和魅力聚拢了很多爱国女性名人加入“妇女指导委员会”,如邓颖超、何香凝等,希望她们帮助协调战场后方的女同胞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支持抗战,救助孤儿和难民。
宋美龄想到知名作家冰心,希望她也能加入进来,用自己的笔来宣传抗日。于是她委托顾一樵写信给冰心说明她的愿望。可是冰心接到信后却百般推脱,所用的理由与“抗日”这样的大事来比较,简直微不足道。
宋美龄虽然生气,可是不舍得冰心的威望。于是,她放下面子亲自出马邀请,冰心这才勉强答应。但是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她却一方面找宋美龄要了一架专机,将三个孩子和保姆接到重庆;另一面又从军队后勤处调来一辆卡车,将所有家当从陆路运到目的地,其中就包括她特意嘱咐的一张睡习惯的席梦思大床垫。
如果以上记载准确的话,那么她与林徽因,谁更像“太太”?谁更“矫情”和“奢靡”一些?一目了然。要知道,后者的爱国行为可是有详细记载的。
没有分析出原因,我的好奇心也没有就此戛然而止。又看过几篇资料,有人说,冰心之所以写出这样的一篇文章,是由于她对林徽因的嫉妒。
我倾向于这种说法,一个女人对另外一个莫名其妙地产生敌意,不是由于嫉妒,还能是什么呢?
女人之间的嫉妒总结起来无非就几样:容貌,婚姻,成就。不论是哪一方面,总是一个有的,而另外一个却没有……
但是,冰心又嫉妒林徽因什么呢?前面提过,她们的婚姻幸福指数和所取得的成就难分高下。
除去这两项,那剩下的就只能是容貌了,当然还有容貌带来的福利,男人们的追捧。
于是我又锲而不舍地仔细对比了一下当时舆论对她们的称颂方式,很快就发现了区别。他们形容林徽因是美女和才女,但是对冰心,却吝啬了“美”字,只是说她有才华。
如果说“吃瓜群众”的评论不可靠,她们仅存于世的黑白照片也不能说明问题,但是同时代的著名作家苏青说过一句话,让我对冰心的长相有了基本的了解。
她说:“我从前看冰心的诗和文章,觉得很美丽,后来看到她的照片,原来非常难看,又想到她在作品中时常卖弄她的女性美,就没有兴趣再读她文章了,真是说来也可笑。”
张爱玲也不喜欢冰心,她甚至出来补刀:“如果必须把女作者特别分作一栏进行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
要知道,张爱玲和苏青可是文坛里有名的“爽直”之人,她们可没说林徽因长得难看。
连冰心本人都说:“林徽因是我见过的所有女作家中,最俏美灵秀的一个。我常在《新月》上看她的诗文,真是文如其人!”
所以美貌的林徽因身边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还有许许多多来“客厅”里拜访她的,各个领域里造诣极高的男性友人。
冰心身边虽然也有文坛的朋友,他们也喜欢她。但是这样的“喜欢”,就是敬重。也许,他们只把她当做知心姐姐。对她爱慕和追捧的男人,却只有吴文藻。
这下,我基本明白了,能让我们的知心大姐姐改变风格,写出这样一篇刻薄文章的原因,百分之百是嫉妒。
女人就是这样一种敏感矛盾的生物,明明自己也想成为美好,爱慕者众多的人,却极尽心思地挖苦讽刺这样的代表,得不到不如诋毁。
我想,其实在冰心的内心深处也是极其想成为林徽因的,但是,可惜她身上缺少了美貌的特质。
虽然,在写过文章的半个世纪后,冰心被问及往事,她说《我们太太的客厅》里的女主角,其实是陆小曼。
即便她说得是真话,冰心也不能摘除“嫉妒”的嫌疑,因为陆小曼在“民国四大美女”中的排名,还在林徽因的前面。
每个女人都有“嫉妒”的经历。我有时也会和闺蜜们说一个女人的坏话。其实,现在想想,我们议论的对象并没有我们说得那么不堪,她只是有自己的个性和原则,而且不愿意和我们同流合污罢了。最重要的是,不管我愿不愿意承认,她比我们都漂亮。
那时,我不认为自己是“嫉妒,反到以为自己很“正义”。今天,写了冰心的故事后,我好像有了启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