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大讲堂自得其乐学论语
雍也篇第二十九:中庸至德,民鲜久矣

雍也篇第二十九:中庸至德,民鲜久矣

作者: 西源 | 来源:发表于2019-06-16 21:11 被阅读1次

原文: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这章,概括起来两层内容,一是中庸作为一种品德,应该是至高无尚的了。二是这种品德,一般民众少有此德,已经很久了。孔子此意可能是慨叹中庸之德久不行。在孔子眼中,当时社会不是他心目中的理想的样子,社会需要转变,需要克己复礼,就像前面所说的齐鲁之变一样,需要从齐向鲁变,鲁一变,至于道。这样,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可是呢?从这章看,一个“久矣”,说明社会并没有按孔子想的那样变,反而离孔子的理想应该是越来越远,因此,孔子有此叹。

        至于什么是中庸,现在用这个词,意义并没有那么好了,甚至还有点讽刺人的意思。从本章可以看出来,孔子认为中庸是至高无尚的了。有人说中庸与礼有关,中庸之不行,与礼之不行有关,而“礼崩乐坏”的现象孔子十分痛心,因此,孔子才经常感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雍也篇第二十九:中庸至德,民鲜久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qn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