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教育行走读书
读书|人格魅力的大者——《史记·苏秦列传》阅读札记

读书|人格魅力的大者——《史记·苏秦列传》阅读札记

作者: 先主山下梁波涛 | 来源:发表于2022-06-10 22:17 被阅读0次

    文/涅阳三水

    对于苏秦,名字很是熟悉,但具体的故事,却从来没有细致地了解过,只知道连横合纵,有着极为过人之处。

    读《史记·列传》中关于苏秦的篇章,跳着阅读。

    先看开头,苏秦是鬼谷子的学生,鬼谷子是谁?那聪明劲儿甭提了。

    先看结尾,太史公有话评价说:“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

    叫太师公都可以肯定智力过人,可见,这苏秦真算得上是智慧过人的代表了。

    苏秦之死

    关注了开头结尾,再关注苏秦的死,太史公的记载是这样的:

    齐大夫多与苏秦争宠者,而使人刺苏秦,不死,殊而走。齐王使人求贼,不得。苏秦且死,乃谓齐王曰:“臣即死,车裂臣以徇於市,曰‘苏秦为燕作乱於齐’,如此则臣之贼必得矣。”於是如其言,而杀苏秦者果自出,齐王因而诛之。

    什么意思呢?

    齐国的大夫中,有许多人和苏秦争宠,就派人刺杀苏秦。苏青当时没死,带着致命的伤逃跑了。

    苏秦感觉自己将要死去,就对齐王说:我马上就要死了,请你在人口集中的街市上,把我五马分尸示众,就说苏秦为了燕国在齐国谋乱,这样一来,刺杀我的凶手就一定可以抓到。

    事实上果然如此。

    ~~

    这样的死亡方法,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智慧的苏秦,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也不忘使用自己的计谋。

    他自己的初心是打败齐国,利于燕国。可对于燕国,他这样的做法真的有用吗?

    燕王在得知他的死亡真相时,感叹了一句:“甚矣,齐之为苏生报仇也!”

    燕王都认为苏秦的做法过份,齐王难道认识不到么?

    事实证明,那时候的齐王不知道苏秦的用心,直觉得苏秦的方法是好的,也就照做了。

    后来,齐王知道了苏秦的做法,顿时就恼恨不已,把这所有的罪责都转移在燕王头上,对燕王发起了攻击。

    只可叹苏秦做事不考虑后果,他不知道他的计谋背后,牵涉的是齐王,是自己的家人兄弟。

    这种进一步退三步的做法,如今看来,有种顾头不顾尾的感觉,虎头蛇尾也不过如此了。

    六国拜相

    苏秦游说六国,以赵国为主,以合纵为目的,针对不同对象,顺应其心意,指陈其利害,成竹在胸。

    想起很多文学作品中的剑客,身负一把剑,无论睡觉还是如厕,从来不曾放下。

    这样的剑客,他的剑,不是很可怕。可怕的是,他的剑好像有灵魂一样,在他睡着的时候,也能出现攻击对手的方式。

    就是这样一个聪明绝顶的人物,从鬼谷子那里离开之后,最先到达了商鞅所在的秦国,因为秦国不接受他的主张,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联合其他的国家来对抗秦国。

    苏秦从韩国和燕国,找到了联合的突破口,他的分析能力,可以称得上巧舌如簧了,没多久功夫,就让燕国拜他为相。

    我们熟悉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形成的,因为救了赵,所以成为赵相就轻而易举了。

    一个两个成功后,苏秦就信心大增,更何况是已经成了三国的相,苏秦就前往韩国,韩国因为多年来一直生活在秦国的阴影之下,因为苏秦的“火上浇油”,韩王对苏秦很是认同,从而拜相。

    同样的方法,一而再再而三地作用,再加上苏秦的慷慨激昂,成为魏相最为简单的事情了。

    最后是齐国和楚国,这两个是比较大的国家,足以和秦国抗衡的。但是禁不住苏秦的分析,再加上燕赵韩魏四个国家的联合,这既定的事实,轻松动摇了这两个国家的稳定,达成了六个国家的联合。

    ~~

    六国之力的联合,是苏秦的不懈努力达成的。

    忽然间想到,这苏秦就是六国联盟的盟主,他出任这六国的国相,把6个国家的盟约拿到了秦王面前,使得秦国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不敢出函谷关。

    这也就使得其他的六国,过了15年的和平日子。

    虽然说在那个合纵联横的时代中,诞生出来的政治家有许多个,但是能够达到六国拜相的只有苏秦一个。

    从这一点上来说,苏秦确实是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他也真的当上了属于他自己的人生巅峰,活得这样的一辈子,也确然是值了。

    两个成语

    除了《史记》之外,在很多的典籍中,都有苏秦的影子。

    《资治通鉴》《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书》这些书本中,苏秦都有不菲的存在。

    我们熟悉的“悬梁刺股”这个成语,这个是关于苏秦的。

    那还是刚开始,苏秦游说秦王未果,回到家里,得到了家人的嘲讽,是以开始发奋攻读:“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因为下了这样的功夫,学成之后,游说六国,最终佩六国相印,名震天下。

    还有一个成语,叫“前倨后恭”。

    这说的是苏秦佩六国相印以后,回到家乡洛阳,苏秦的家人皆匍匐在地,不敢仰视。

    苏秦对他的嫂子说:“何前倨而后恭也?”

    就是在说一个人的前后变化,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多用来形容比较势利眼的人。

    他人眼里的苏秦

    因为苏秦的出色和优秀,从苏秦挂相印的那天起,就有无数的文人墨客对他进行评价。

    《吕氏春秋》中有句子:齐用苏秦而天下知其亡。

    曹操说: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

    吕蒙正也有诗句说:苏秦本是旧苏秦,昔日何陈金何亲。自家骨肉尚如此,何况区区陌路人。

    贾岛的诗句中说:沙埋古篆拆碑文,六国兴亡事系君;今日凄凉无说处,乱山秋尽有寒云。

    邵雍:廉颇白起善用兵,苏秦张仪善纵横。

    这么多史册中的名人对苏秦的评价,其实都抵得上太史公在苏秦列传中的句子,这一句还是苏秦自己所言——

    “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

    用现在的大白话说出来,就是这样的:我还是同一个人,只是因为富贵了,亲戚就害怕我,而贫贱的时候,就对我轻视,这是人的本性,何况一般人呢?

    以前的苏秦,不得第,又身无分文,回乡后,给众乡亲许多资助,以德报怨的做法,令人感慨不已。同时,也印证了另一层苏秦身上的特点:宠辱不惊,冷暖自知。

    我想,这才是一个人品格上最瞩目的地方,这是人格魅力的散发,这是人生价值观的最好体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人格魅力的大者——《史记·苏秦列传》阅读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ns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