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阳节琐记

作者: 暂且这样吧 | 来源:发表于2017-10-30 21:09 被阅读153次
重阳节前一天晚上,在日日经过的教学楼前,忽然看到了这样的景色

周日一早,从姐姐隔着门的叫声中悠悠醒来,恍惚中问了一句:“几点了?”姐姐说:“快七点了。”拿起手机一看,果然,差三分钟七点。

村里的车七点左右走,我急忙穿好衣服出来,问姐姐:“怎么不早点叫我呢?”姐姐说:“我还以为你醒来了呢。”母亲应该出门去了,她性子急,如果她在家,是会六点多点就叫我起床的,母亲还会给我做点吃的,逼着我吃下去。果然,家里静悄悄的。问姐姐,姐姐说,母亲又去干活了,父亲在胡同口等车。

农历九月九恰好是周六,于是叫了姐姐一起回家看望老人。这本来应该是常态的回家,因了重阳节,似乎多了点含义。

预料中的,到家时父母都不在家。父亲拖着病躯去给人剪药材,母亲去外村给人打短工挣钱。眼下正是秋收的季节,承包了土地种了各种作物的人们正需要人手来收秋,母亲虽已七十岁了,干起活来手脚利落不说,还从来不偷懒,又没有怨言,她常给不停埋怨她的我们说,雇佣他们的主家待他们如何如何热情,吃的饭如何如何好……她眼里的主家根本没有旧社会地主老财剥削人的一星半点的特点,似乎他们享受到的是主家无比盛情的款待和额外的恩赐。也正因此,来村里招工的人都格外愿意留住母亲,从秋收开始至今,母亲一天不拉地跟着别人出门打短工,一天50——60元不等,这种在我们眼里的廉价苦力活儿,母亲干的格外努力,即便是我们在家,母亲也会小心地给我们说一声,然后天不亮就走了。

弟妹和小侄女在家,姐姐和我放下东西,稍微歇了一会,就开始给父母大扫除——当天天气不错,我俩招呼着两个侄女,把父母炕上的被褥全拉到院子里晾晒。我们把洗衣机抬到院子里,把所有脏了的、虽不脏但放久了有异味的衣物全部清洗了一遍。家里的水不是自来水,需要从水窖里往外压水,一天里我们“吱嘎吱嘎”不知道压了多少桶水,父亲若在家,必然要心疼我们浪费水了。

我自告奋勇承包了午饭,本来想给家人露一手,做个大盘鸡,结果却买不到粗面条,于是蒸了一锅大米,用土豆鸡块浇在上边,做成了“盖饭”。我想给家人做点我刚学会的清炒芥菜丝(俗称“桑人菜”),于是打发两个小侄女去地里拔了几个芥菜,结果炒出来并不是那个味,我懊恼不已,父亲给我解围,说“有可能是芥菜的品种问题。”

下午两点多,太阳逐渐偏过了院子,还起了风,我们开始往回收被褥。我并不擅长归置东西,于是来回跑腿,给负责收纳整理的姐姐打下手。姐姐终归是姐姐,她说她在回来之前就考虑好了家里的哪件家具该放置在哪里,哪些闲置的东西可以被合理利用。

大活基本上干完了,我继续做一些零碎的扫尾小活,姐姐去和弟妹一起蒸馍蒸包子。不常干活的人总归是“肉”得厉害,我的右胳膊疼得抬不起来,困意也袭了上来,于是趁着空隙,不时地坐下来眯一会。

父亲中午回来时,看到被拉得满院子的被褥和衣物,“呵呵”笑着说了句:“你们这是在大清除么。”他反复叮咛我们不要扔掉他的旧衣物。虽然不放心我们,他还是吃完午饭又去剪药了。

母亲在晚上七点多回到了家,一家人才终于坐下来开始吃晚饭,但刚出锅的馒头包子味道实在诱人,我早已经在母亲回来之前就吃饱了,于是母亲吃饭时,我就一直看着母亲吃。早出晚归的母亲饭吃得特别少,我努力想让她多吃点菜,她却还是吃得很少,结果我所有的劝说变得都有点矫情和生硬了。母亲这几年越来越瘦,她说她的身体没毛病。晚上母亲再次告诉我:“我的身体一点问题都没有,别人老叫唤说这里疼,那里疼,我腰不疼,腿不疼,哪儿都不疼。”母亲“呵呵”笑着,却不由自主咳嗽了起来——打我记事起,母亲就有严重的气管炎,她呼吸里总夹杂着“嘶嘶”的声音,还时不时咳嗽。

吃完晚饭,姐姐陪父母坐在炕上聊天、看电视,我到厨房里烧了点水,端过去让父母泡脚。父亲嘟囔着说:“这怎么这么不自由了。”一边乖乖下炕,母亲也“呵呵”笑着下炕去泡脚。姐姐也跟着下了炕,她蹲下去帮腿疼腰疼无法弯腰的父亲洗脚……我坐在炕上,新晒的被褥非常软和,还带着太阳的味道。亲人们都在身旁,其乐融融……可惜我没法时刻体味这样的时刻。

偷偷拍下的一刻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说假如你的父母50多岁,你们天天都能见到面,那你可以陪伴父母的时间,就是你上大学前父母陪伴你的时间;假如你每年只能回家一两次,每次只能在家里停一天,那你今生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只有30天。

30天!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

今天中午吃饭时接到父亲的电话,父亲在电话里竟然哽咽了很久,他说他在家里寻思,后悔自己对我说了重话,让我不要见怪,他老糊涂了,他让我把他的意思也转述给姐姐……我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安慰父亲,告诉他他的担心根本就不存在。第一,我有足够的理解力;第二,我是他的女儿,我了解他的性格他的为人;第三,他在家里如此寻思,不开心,让我实在心疼且担心……放下电话,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那晚坐在炕上,父亲怪我们多花钱,我怪父亲把我们当外人。我向来脾气不好,说话难听,也知道家人都包容着我,于是说话口无遮拦。没想到我转脸就忘的事情,父亲却在心里来回倒腾,竟至于拿起电话给我道歉……

是我们回去看望了老人呢,还是我们在老人身边蹭了一身的爱呢?

最近追了一部电视剧,是王志文和徐帆主演的《一树桃花开》。有一个片段印象格外深刻。女儿盛开问徐帆扮演的妈妈:“妈妈,我是该爱一个爱我的人呢,还是该去爱一个我爱的人?”妈妈停顿了一会,说:“要听实话吗?告诉你,这一生,除了你的父母和你的孩子,其他的人,都不要爱。”

这句话在我的脑子里回旋了好久,我终于想明白了。这里的爱,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爱。无论父母是美是丑,是贫穷是富有;无论自己的孩子是美是丑,是贫穷是富有,我们都会去爱他们,而且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爱。我们常歌颂爱情,其实爱情从来都是有条件的:你值得爱,我才去爱;你不值得爱,我自然不再爱。

絮絮叨叨的记录,记录2017年的重阳节,这一天,我和父母在一起。

回来的路上,看到路旁到处都在盛开的黄色小菊花,才想起来从回到家里到离开,一直都没顾上出门,到田野里走走看看。我可是最喜欢到地里去走走看看的,尤其是这色彩丰富的秋天。但好像也不遗憾啊,闲情逸致什么时候都可以抒发,花儿草儿的,什么时候都可以看。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比花儿草儿什么的色香味全多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年重阳节琐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im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