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伊利乳业集团享誉全国、举世闻名。但在40年前,她还只是呼和浩特市旧城街边的一家回民大集体做冰棍儿的小厂子。
那时名不见经传的伊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是因为她总是在夜半三更还亮着昏黄的灯光在制作冰棍儿。
记得那是1978年,我住在呼和浩特旧城的西尚义街,有时半夜去火车站接人,经过黑黢黢的旧城街上时,只有街边民房里的伊利生产车间还在寂静的夜里灯下生产冰棍儿,其生产水平不敢恭维。
当时的伊利厂只生产三几种冰棍儿,向小商小贩批发。因为那时呼市做冰棍儿的仅此一家,而且产量有限,所以供不应求。我每次半夜路过伊利厂,总能影影绰绰地看到有取货的商贩在搬货。这一幕至今还记忆犹新。
几年以后,市场经济在呼和浩特刚一着陆,最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做冰棍儿的小厂多起来,而且冰棍儿品种五花八门,和伊利展开了竟争。这时候的冰棍儿不叫冰棍儿了,开始叫雪糕了,打的都是清真的牌子。
初识伊利时,她还是个“灰姑娘”市场的缺口使得这些雪糕生产厂家都做得风生水起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忽然政府出面整合雪糕市场了,力促各厂家齐归伊利旗下,以利做大做强。后来证明政府的这个举措抓住了市场机遇,造就了中国的奶业龙头。但在当时有的雪糕生产厂家很不服气,自认为实力不比伊利差,坚决“不从”。后来不听招呼的厂家渐渐垮掉,自生自灭了。
而壮大起来的伊利移师地处闹市边缘的南茶坊新厂区,不但扩大了生产,而且技术升级,管理升级,尤其是转变了营销理念,建立起了辐射全市送货上门的配送大军,并且提供条件培育经营伊利产品的终端商家,广告宣传也铺天盖地不惜投入,存在感刷爆了人们的眼球,已经不是原来的“灰姑娘”了。
再后来伊利在城郊的金川开发区建立起了现代化的奶业生产基地,做大做强的事情世人皆知了。
但直到今天,呼市的老人还都记得伊利在旧城起家的那个街边小厂子,记得伊利批发多年的那三几种冰棍儿。
初识伊利时,她还是个“灰姑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