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皇权的衍生物东方文库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权力就是春药——偷毁朝纲的太监王振(48)

权力就是春药——偷毁朝纲的太监王振(48)

作者: 三步一叩首 | 来源:发表于2018-01-24 18:37 被阅读185次

上一章:明初三杨,不如一张——世间再无张居正(47)

(48)权力就是春药——偷毁朝纲的太监王振

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墨菲定律

写宦官专权,最横行的时代已过去一千多年。自汉唐以来,宦官被看成朝政隐藏的毒瘤,每个当权者视之如草芥,弃之如敝屣。

转瞬间,时间将这一群体又拉了回来,架在了明朝的这个奇葩事连连的长轴里。

同样的,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为了防止宦官专政,因此不让宦官读书识字。为了杜绝太监干政,洪武十七年,朱元璋特意铸造一块铁牌悬于宫门,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让太监们的权力跌落历史低谷。

墨菲定律说的是怕什么来什么,老朱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呕心沥血创建的大明王朝,恰恰被耻笑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

从明朝第三任皇帝朱棣开始,形势悄然发生变化,朱棣夺位时依靠宦官的帮忙,因此开始重用宦官,并且设立专门的学校,让宦官读书学习,帮助皇帝日常工作。从那时起,明朝宦官权利逐渐变大,在后来的二百多年中,宦官成为领导乃至祸害大明王朝的重要力量。

明朝处于中国古代君主宗法制社会的巅峰,其制度严密、完整,几近于完美。皇帝、内廷、外廷,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内阁体系。

在这种局势下,只有宦官威胁不到皇帝宝座的稳固和皇帝的人身安全,但皇帝要倚仗宦官集团与强大的文官集团斗争,这是明朝宦官的特点。

权力就是春药——偷毁朝纲的太监王振(48)

明朝第一个摄政太监是就是王振。

王振是明初蔚州(今河北蔚县)原本是一个落第秀才,略通经书,在一家私塾里教书,后来又做了教官,但是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是太难了些,被迫无奈于是他便选择了一条不归路——自阉入宫了。

然而他没有什么背景,十年寒窗也没考上功名,心灰意冷。

不过也正是因为他来自底层,所以能看到许多人没有看到的事。这点倒能和朱元璋惺惺相惜。

永乐末年,王振入宫当了太监,史书上没说明是什么原因;

只有史称王振狡黠、善于伺察人意,王振入宫后宣宗皇帝也很喜欢他,便任他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

当时宫中也有很多宦官,论奸佞、论狡黠他也未必便是超群的但是能保全自己,如宣宗宠爱太监金英等人,王振并没能夺去金英在宣宗心目中的地位。

而他一遇到英宗,便如鱼得到水一样,两人基情四射,谁也离不开谁了。

王振的上升之路和历代的专权太监没什么两样,抱紧英宗大腿,时刻跟着领导的节奏,结果把皇帝还给带偏了,搞得这个英宗皇帝变成了热爱斗蛐蛐的“蛐蛐皇帝”。

宣宗在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病死,英宗即位,次年改元正统。

这时,英宗年仅9岁,不能亲自处理国家大事,太皇太后张氏(英宗祖母)垂帘听政。张太后虽然秉政,并不处理国家政务,而是把国家一切政务交给内阁大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处理,这也是明朝的一个好传统,只有明朝没有太后专权外戚乱政的事。

因此英宗即位后,很自然要重用自己喜爱的人,王振便越过原司礼太监金英等人,出任宦官中权力最大的司礼太监。这倒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一朝天子一朝臣,宦官也不例外。

(司礼监是明代宫廷里24个宦官衙门中最重要的一个,它总管宫中宦官事务,提督东厂等特务机构,替皇帝掌管内外一切章奏和文件,代传皇帝谕旨等,由于此职事关机要,历来都由皇帝心腹宦官担任。后来,随着“票拟”制度的形成,皇帝最后的裁决意见,要由司礼监秉笔太监用红笔批写在奏章上,称为“批红”。奏章经过“批红”以后,再交内阁撰拟诏谕颁发。宦官掌握了“批红”大权,实际上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

英宗把这样一个重要官职交给王振,为他日后擅权开辟了道路。

可见跟对人是件多么重要的事,王振终于无限地触碰到了巅峰的权力,为什么还为能直接抵达。是因为张太后垂拱而治,三杨忠心秉政。由于他们都是前朝元老,威望很高,王振自知难与匹敌,还不敢放肆,只好采取两面派手法,等待时机,再行窃权。

为此,他对张太后和三杨百般殷勤,毕恭毕敬,极尽谄媚之能事,以讨得他(她)们的好感。

拼权力的掌控实际就是凭运气和拼命,谁先死谁后死历史的反转很大。

王振终于熬到了这天,在1442年十月,张太后去世。权力就是春药,在掌权心态的驱使下,同年王振盗走明太祖的禁内臣碑。

就是那块上面铸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八字巨碑。现在王振盗取禁内臣碑,开启大明帝国宦官干政的先河,成了大明帝国第一个权倾朝野的宦官。

明英宗

宫中现在已经失去了对王振最有控制力的人,而朝廷上重臣三杨中的杨士奇因儿子杀人而引咎辞职,杨荣于正统五年去世,只剩下一个年老体弱的杨博,已经不能正常处理朝政了。

此时的王振终于等到了梦寐以求的时刻,他蛊惑昏庸的英宗皇帝,掌握了大明帝国的“批红”大权,终于成了皇帝的代言人。

站在权力的顶峰位置,自然是大发淫威,皇帝斗他的蛐蛐,王振弄自己权,既然皇权已经旁落宦官手中,必然要掀起狂澜。

对于一个心眼极小的宦官来说,最最忌讳的就是不把他放在眼里。王振曾经劝英宗以重典治御臣下,他自己更是如此。谁若顺从和巴结他,就会立即得到提拔和晋升;谁若违背了他,立即受到处罚和贬黜。

一些官僚见到王振权势日重,纷纷前来巴结贿赂,以求高升。因此,从中央到地方迅速形成了一个以王振为核心的朋党集团。

在他权钱相争时,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制造衅端。

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

东路,由脱脱不花与兀良哈部攻辽东;西路,派别将进攻甘州(甘肃张掖);中路为进攻的重点,又分为两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统率,直攻宣府围赤城,另一支由也先亲率进攻大同。也先进攻大同的一路。

本来这群蛮夷在朱元璋时期被打的服服帖帖,不敢造次,随着瓦剌部落的缓步发展,逐渐恢复了元气。瓦剌自从与明朝建立“通贡”关系以来,每年都派出贡使携带着良马等货物到明朝朝贡,明朝政府则根据其朝贡物品的多少,相应地给予回赐。

但是王振专权以来,不但不布置加强北方边防,反而接受瓦剌贿赂,与瓦剌贵族进行走私交易。

因此这次瓦剌邀赏,王振一反常态,这典型的翻脸不认人的节奏啊。

行吧,来呀,那就干架啊!

于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就此发生。

瓦剌军来势凶猛,迅速向南推进。明朝守卫西北的将士,几次交战失利,急忙向京师请兵救援。根本不懂军事的王振,对瓦剌的军事进攻没有足够的认识,以为让英宗亲征,就能把瓦刺兵吓跑。

所以,他为了侥幸取胜,冒滥边功,便在明朝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怂恿英宗亲征,让英宗效仿宋真宗亲征的榜样,以便青史留下美名。可是他不是寇准啊,这一去那还了得,简直就是一堂闹剧。

结果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20万军队被击溃,王振终恶有恶报死于乱军之中,从征的100多名文臣武将几乎全部战死沙场。

消息传到北京,百官在殿廷上号啕大哭。

然而后来英宗回归,还认为王振毕竟是为国殉死,其精神不死。就在重新登基的这年(1457年)10月,在北京城禄米仓胡同的智化寺为王振立了一个彩色泥像,还树了一块碑为他立了传。

遇到这样的昏君和坑神,也是整个明朝历史上够奇葩的事情。

《皇权的衍生物》目录

下一章:各行其道的另类明朝太监——郑和(49)

相关文章

  • 各行其道的另类明朝太监——郑和(49)

    上一章:权力就是春药——偷毁朝纲的太监王振(48) (49)各行其道的另类明朝太监——郑和 史学界有一句名言叫“打...

  • 权力就是春药——偷毁朝纲的太监王振(48)

    上一章:明初三杨,不如一张——世间再无张居正(47) (48)权力就是春药——偷毁朝纲的太监王振 如果有两种或两种...

  • 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原文及笔记

    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 (明堂是权力的象征,孟子建议宣王不毁明堂就要行王政,也就是有权就要有...

  • 土木堡之变

    明朝皇帝信任太监,又感觉太监文化底,于是征用有文化的人入宫当太监,正常人都不愿走这条路。 唯有一人例外,他就是王振...

  • 【历史传记】 朱祁镇(11)

    正在深宫内与王振商议关于瓦剌之事时,小太监郭李子来报,王振摆摆手示意来报的小太监退下,面不改色的对我说:“陛下,奴...

  • 打卡第十三天

    看到的第一个牛逼的太监——王振。这位哥入宫前已有妻儿,生活还算富足。可对权力的向往,让这位哥毅然决然的净身入宫(这...

  • 那道复仇的锋芒

    见 《王侍郎》作者:陆容 原文:正统间,工部侍郎王某,出入太监王振之门。某貌美而无须,善伺候振颜色,振甚眷之。一日...

  • 庭燎

    夜未及央庭燎光, 君子至此鸾声锵。 宣王勤政振朝纲, 唤起一片中兴象。

  • 今日通鉴190123:太监专权,把军政大事当儿戏,引发土木堡之祸

    明朝太监王振专权,怂恿皇帝御驾亲征,导致明军被蒙古军打败。 撤退的时候,王振居然让军队改变行军路线,请皇帝到自己的...

  • 中国历史 明2022/4/15(80~83)

    王振专权 王振是明朝读过书,受到过行政训练的最早的大太监之一那朱堂设立之后,是训练培养欢欢的一个场所,专门...

网友评论

  • 尚宫女史:你果然用上春药啦
    三步一叩首:@萧晓四姑娘 上
  • 明朗__:那时还能2派分明 不管是庙堂之上还是江湖之远 谁是忠 谁是奸 大家心里都知道 同时还有不少忠义之士 心怀国家 现如今 呵呵。
    2420c2f52c7b:@明朗__ 分明说法我不赞同。很多认为的好官也留下心胸狭隘,排挤他人的案例。很多国之巨蠹竟然还办了点实事提拔了有用的人!?:smile:要有辩证思维,不能指拿我们就打哪
    三步一叩首:@明朗__ 有权就是大哥
  • 山民遇水:太监吃再多春药还是太监
    三步一叩首:@山民遇水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太过分了
  • ecbe3bd9a535:坐沙发啦
    三步一叩首:@浮云君侃史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本文标题:权力就是春药——偷毁朝纲的太监王振(4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tp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