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家务琐事是很难断清的,所以才有了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一说。下面就讲讲这个故事的来由吧!
网图侵删宋朝有一位断案能手叫赵秉公,尤其擅长刑律案件。有一次,一位叫孙有才的好友找到他,问:
“ 兄台,你这断案远近出了名,可否帮人断一 案?″
" 才兄,谬赞了,你说说看。″
“ 村里有一家人姓周,一个老汉,领俩儿子过,后来分别给儿子们娶了亲,现在两个儿子不睦,闹得分家。″ 孙文悠悠叹道。
" 有多少家产?″ 赵秉公问道。
" 说多也不多,有宅屋两处,田地十亩。″ 孙有才答道。
“ 那还不好办?二一天作五,一个儿子一处宅屋,十亩地。” 赵秉公不解地望着老友。
“ 可是大儿子家有三子,二儿子家才一子,这样算来,周老汉认为,大儿子家吃了亏啊。” 孙有才解释着。
“ 这也好办,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宅屋还是一个儿子一处,田地共二十亩,四个孙子,每个孙子五亩。” 赵秉公觉得这回合理,不由地轻轻捋了捋长须。
“ 这回看似合理,可宅屋和田地分了,周老汉没地方去了。” 孙有才继续说。
“ 这样啊,向来四世同堂、五世其昌,被奉为古训,那就别分了,一家人住在一起,其乐融融,多好。” 赵秉公继续捋须,笑眯眯。
“ 哈哈!″ 孙有才笑出了声。笑够了,又说道:
“ 仁兄你忘了,一开始我已跟你道明,两个儿子不睦,实在过不下去了,才要分家的。” 孙有才看着赵秉公窘样,又是一阵笑,末了,还不忘加一句:
“ 一个案子,仁兄断出了三个结果,你这断案能手徒有虚名啊。" 孙有才打趣着好友,赵秉公脸胀得通红,急忙端起桌上的酒,一饮而尽。
“ 小弟开个玩笑了,仁兄别介意啊。”孙有才拍了拍好友的肩膀,端起洒壶,再次为赵秉公斟上,又为自己添满,两人举杯,一饮而尽。
" 仁兄,还想继续听吗?” 孙有才笑意更浓,望着好友。
“ 继续说来吧!” 赵秉公已经不那么窘了,恢复了以往的风淡云轻。
"一年后,二儿子得病死了,儿媳领着小孩子过,感觉艰难,有了再嫁的念头,可周老汉坚决不同意。兄台说是嫁,还是不嫁?" 孙有才又抛出一个问题。
" 女子按三从来讲,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亡从子,这样看来不应该再嫁。″ 赵秉公再度捋须沉思后应答。
“ 可前朝公主和当朝公主,成寡后都改嫁了,农妇为何不可,这样断案公正吗?” 孙有才追问着。
“这,这。″ 赵秉公好不容易消下去的红云又再度席卷。
“ 人们都说你是清官,是能士,看来这种事,清官也难断家务事啊!”
是呀,家庭纠葛,内部纷争,各种感情像织缠的蛛网,谁能说清是谁对谁错,外人如何能知晓矛盾的核心在哪里,只不过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罢了。
即便家庭问题诉诸于FA,只是硬性地解决,丝丝缕缕理清很难。所以还是那句老话:清官不断家务事,解铃还须系铃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