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非虚构写作短篇小说故事
「真实故事」那个收泔水的女人

「真实故事」那个收泔水的女人

作者: 林墉 | 来源:发表于2017-07-29 12:53 被阅读525次
图片来自网络

-1-

初次见兰婶,是在一个寒冷的傍晚。随着夜幕降临,窗外的北风愈发吹得紧,呼呼作响。我穿着毛衣坐沙发上看书,忽闻有人轻轻敲门,低声唤着母亲的乳名。

母亲打开房门,一个瘦小的女人站在门口。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对襟短褂,松松垮垮地套在她身上,皴裂的双手不时往衣服上蹭了又蹭,指甲缝里塞着灰褐色的污垢。她脸色微黄,眼睑低垂,布满油污的短发梳得整齐,两只老式发卡斜斜地夹在鬓角之上。风一吹过,酸馊的味道扑鼻而来。

见到母亲和我,她那布满血丝的眼睛亮了起来,随即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笑了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紧接着,她麻利地放下两个大水桶,转身拽过一直躲在身后的小男孩,轻柔地说道:“阿成,快叫大娘和哥哥!”

眼前的小男孩,约摸八九岁的年纪,圆圆的脸,罩着一身宽大的长袖校服,两个沾染灰尘的鞋头,从耸拉到地面的裤管露了出来。他原本拎着一个红色的小水桶躲在自己母亲的身后,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房里的四周,这时被拉了出来,却还是礼貌地向我和母亲问好。

兰婶回过头望了我一眼,又摸摸小男孩的头,笑容满面地说:“这个哥哥的学习成绩,在咱镇上数一数二,你以后得多向他学习学习。”突如其来的夸奖,让我有些不好意思,脸上硬生生挤出一个尴尬的笑容。

见小男孩胸前校服绣有母校的名字,我便和他攀谈起来。似乎被我打开话匣子,阿成变得健谈起来,聊起了他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

他从兜里掏出一本小人书,送到我的面前,说是母亲从旧书摊买的。只见那是一本残旧的册子,不仅封面少了一角,里面的纸张还泛黄,不时散发出一股霉味。

-2-

这时候,兰婶已经装好满满的两大桶泔水。母亲走上前想帮她拎到门口,却惊得她大声急呼:“使不得、使不得!”旋即把手放衣服上使劲蹭了蹭,再伸出来拦着不让母亲走近。

母亲拗不过,便站在一旁陪着她拉起了家常。

兰婶家的情况,我略有耳闻。她是我远亲叔叔的妻子,两人共同养育五个子女。她年轻时在我们镇一所小学当代课老师,叔叔经营着一间文具店,一家七口人的生活也算幸福美满。

可这几年叔叔沾染了赌博的恶习,甚少照顾家庭,兰婶终究无法改变他,只能靠自己想办法把五个孩子拉扯长大。

他们家的妯娌关系处理不好,兰婶是老实本分之人,可叔叔的哥嫂并不通情达理。虽然兰婶一直忍让,想与之相安无事,可叔叔烂泥扶不上墙,因此难免为了琐事与哥嫂一家大打出手。

前几日,母亲专门备了一个大桶,用来储存平日里的剩菜剩饭。她说兰婶家养了两头老母猪,一天要喂好几顿;她们家粮食有限,便开始挨家挨户收泔水,单单找自家周边的邻居,都喂不饱它们。母亲获悉后,邀她上我家收泔水。

当我还沉浸在回忆中时,兰婶已经麻利地收完泔水,说了声时间不早,便急急忙忙招呼阿成一起回去。

出了门,兰婶挑着两个大桶走在前头,阿成拎着小桶尾随其后。她只给阿成的桶里装了一半泔水,嘱他下楼时扶着楼梯把手。然后,兰婶一边小心翼翼地下楼,一边回头看看阿成。顺着楼梯,阿成一步一个台阶慢慢挪,可身子依然有些晃。

怕阿成摔倒,母亲让我在后头照看。楼道有灯,但光线昏暗,我隔着一小段台阶,不情愿地跟在他们身后。

-3-

正当阿成从第一个楼道口拐弯时,不知被什么绊了一下,脚没站稳,一个趔趄,手一松,只听“嘭”地一下,是水桶撞击地面的声音,泔水“唰”地溅了他半身。他赶紧半蹲下身子,用手死死攥住旁边的扶手,身上的小人书也“啪”地滑落水中。

这突发的状况,吓了我一大跳。“哎呀,没事吧?”我朝他奔去,几乎与兰婶同时来到他身边。

阿成定定地站着,裤子和鞋子滴着水珠,脚下的泔水淌了一地。他伏下身,捡起小人书,复又蹲了下去。

“都叫你别来了……有没伤着哪呢?”兰婶低声埋怨着,声音带着哭腔,继而俯下身细心察看。

透过昏暗的光线,我看见阿成埋着头,用膝盖夹紧小人书,两手紧握在身前。

“婶子,让阿成上我家换条裤子吧?”

“不麻烦,回家换。”兰婶长长叹了口气,头也不抬地说。

我还想多说些什么,却发现她坐到湿湿的地面上,双肩微微颤动。

借着楼道里的光亮,我凑近仔细端详,一道鲜红的血口子嵌入阿成的手心,赫然映入我的眼里。这时,一股穿堂而过的风,冻得我浑身发抖。

“妈、妈妈,我没事。”阿成依旧蹲着,抬起头睁大眼睛望向兰婶。

-4-

听见楼道里的声响,楼下的邻居纷纷打开门,探出头观望,发现酸臭的泔水流了一地,顿时抱怨声四起,对着母子俩指指点点。我们的身边陆续有人经过,也都捂住口鼻,逃也似的离开。

“对不住、对不住了,马上搞干净!”兰婶把阿成拉到一侧,扭头四处寻找工具,却被后面赶来的母亲拦住。

“都弄脏了。”兰婶背靠着墙,声音有点发抖。

“赶紧回家吧,这里我来收拾。”母亲环顾四周,轻轻地说。

兰婶的嘴唇颤抖着,却再也说不出话来。她背过脸,抬手擦拭着眼角。此时,阿成也靠了过来,拉了拉母亲的衣角。

随后,围观的人群逐渐散去。兰婶一手牵着阿成受伤的手,一手搭在扁担前端,挑起两桶泔水,转身往楼道口走去。

-5-

后来的一段时间,阿成仍然跟在兰婶身后,一起挨家挨户收泔水。自从小水桶被摔坏之后,他改背起了书包,里面除了小人书之外,还放着扇子、水壶和雨伞,俨然兰婶的贴身小管家。此后,兰婶的眉毛舒展开了,笑声也多了起来。

几个月后的一个傍晚,我发现收泔水的只有兰婶一人,问她才知道阿成转学去了市里读书,以后会长期寄宿在她妹妹家。

我上高中住校后,就很少见到兰婶,放假回家偶尔碰到她,我们就寒喧几句。每次她总会问我学习情况如何,话语中更多是鼓励和赞扬。当问及阿成的学习成绩,她只是简单地评价几句。那会儿,她把家里的猪卖掉,再也不用到处找人收泔水,而她哥嫂也分了家,往日那些吵闹和争端都不见了。

上大学以及参加工作之后,我和兰婶见面的机会更少了。前几年,我从母亲口中打听到阿成的情况,得知他高考被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录取,成为我们镇那几年考得最好的一个。这消息不胫而走,在镇上传为佳话。母亲说,兰婶对这些赞誉,仍然表现得谦恭平和,她总说是老祖先保佑,儿子的运气比别人好一些罢了。

或许,幸运和不幸总会相伴而来。阿成在北京上大学期间,叔叔突发急病去世。当他匆匆赶回家时,却没能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难以想象他们一家是如何面对这个噩耗,只记得那一年,兰婶四十出头,听说她之后一直没有改嫁。

-6-

今年春节回家,我和母亲在祠堂祭祖时遇见兰婶,她明显苍老了许多,但依然精神抖擞,丝毫看不出是经历世事变迁的人。她还是那么健谈和爱夸别人,仿佛别人嘴里的任何事,在她眼里都变成好事。

闲聊中,我们获悉她五个子女都已经成家立业,她退休后专职帮大儿子带小孩,而小儿子阿成大学毕业后移民国外,还跟一个华人女子结了婚。

听完她的讲述,母亲连夸她有福气,生了这么好的儿子;还提及当年,阿成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她身后收泔水的事情。

兰婶淡淡一笑:“你还别说,如果没有这个跟屁虫,我不知道自己该如何熬下去。”接着,她谈起了那个冬夜,说阿成受伤一事,对她影响很大;当晚回到家,她哭了一整夜。

“那晚,我琢磨着,自己过苦日子也就认了,可孩子们都还小,我再不争气,这个家就散了。”她说着,眼角又是红了一圈,“那一年,阿成的父亲去世,我也只敢背地里抹眼泪。后来,孩子们劝我再找个伴,可我想啊,都这么大岁数了,就不想再让这个家折腾了。”

临末,兰婶打开手机,向我们展示她的全家福,照片上,她的怀中抱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娃,五个子女和儿媳、女婿们围着她站成两排。她显得精神矍烁、笑容可掬,两鬓上依然夹着发卡,尤其是那口白牙,更是增添许多福气。

把真实生活讲成故事:简书真实故事征集计划第一季

相关文章

  • 「真实故事」那个收泔水的女人

    -1- 初次见兰婶,是在一个寒冷的傍晚。随着夜幕降临,窗外的北风愈发吹得紧,呼呼作响。我穿着毛衣坐沙发上看书,忽闻...

  • 【真实故事】那个女人带给的故事

    张慕阳的第 2 篇原创·微信公众号:慕阳笔记 我们要相信,有些人生来,就是自带光环的。 而光环,终究是会熄灭的。 ...

  • 十天的经历,能带给你什么?

    问题先放在那儿,讲两个真实的故事。 01 收废品的女人 有天在家收拾房间,过后,去找来一个收废品的女人。 她长得眉...

  • 真实故事|那个嫁给瞎子的女人

    文/陈安若 在屋外一片大雨声中、家人边听着老歌边闲聊中,我把自己回乡见到以及听到的串联在一起写成故事,写写那个嫁给...

  • 一直追求终是逃离的爱

    文:李玄月 (根据小区收废品阿姨的大姐真实故事改写) 夜已深,身心疲倦,我却迟迟不能入眠,因为一个收废品的农村女人...

  • 真实故事|村里那个女人是傻子

    文/陈安若 1. 回乡闲聊中,东拉西扯聊到那个傻子,才知以前村里的那个傻女人已失踪多时,那个她曾经的家已成空宅。 ...

  • 真实故事|那个叫秋琴的女人

    只要还活着,生命就总有还其他可能。 2017年8月4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村里有位老人家去世,花圈摆满了院子,外面看...

  • 真实故事|那个让我戒烟的女人

    那天我从书店出来,突然下起很大的雨,没带伞,淋了一点雨,好不容易才坐上车。我跟司机抱怨如今遇到一辆没有烟味的车很难...

  • 夜半鬼梳头

    光棍刘起身回到屋里,突然发现墙上一张女人脸在向他微笑,他倒退好几步,不小心撞在了泔水桶上,咣当一声,泔水洒了满地。...

  • 那个女人的故事

    有很多些痛苦都是自己一个人走过的,也感谢生活给与,,

网友评论

  • 問問:初见阿成,你的描写让我一下子联想到了少年闰土。这一段描写真的很传神。
    林墉:@問問 改得累人
    問問:@奔赴撒哈拉 难怪。好文章是改出来的:smile::smile:
    林墉:@問問 江湖令10是练习白描的,改了几次。
  • 心中的小火苗:兰婶一家终于熬出头,你母亲的善意值得称赞👍
    林墉:@心中的小火苗 谢谢你的品读和点赞。兰婶的故事,激励着很多人。
  • 怀野:母亲和儿子是互相成就的,平凡人的努力和成长更打动人心。
    林墉:@之陶 谢谢点评。平平淡淡才是真。
  • 羿小鱼:好啦好啦好啦,把我的心给你,免得你不消停,别改了,挺好的了,哈哈哈
    林墉:@羿小鱼 你才是大神啊。
    羿小鱼: @奔赴撒哈拉 表脸,都那么大神了,还这么努力
    林墉:@羿小鱼 :grin:
  • 五号非特工:多是旧事,亦有新得。
    五号非特工:风格不变,淡淡的文字,尽道平常往事。
    林墉:@五号非特工 写得如何?
  • 遇见19:仿佛那些场景就在眼前,写的忒好。
    林墉:@微尘同学 谢谢微尘同学
  • 寒烟衰草:每次看你的文,都强化学习了一遍,想着自己写的话会怎样写,一对比,就知还差好远。
    林墉:@寒烟衰草 谦虚啊,小烟烟。我要向你学习写情感小说。
  • 羿小鱼:你写东西依然那么认真,改了又改。
    羿小鱼: @奔赴撒哈拉 起真早
    林墉:@羿小鱼 :blush:
  • 木头奶奶:值得细细品读!👍🌷
    林墉:@木头奶奶 感谢你的品读:smile:
  • 吻尘:母猪的胃口大,一天要吃好几顿。单单找自家周边的邻居,兰婶每天收来泔水,都喂不饱那两口猪。于是,她每隔一天便来我家收一次泔水。
    猪应该用“头”量词!
    林墉:@落雪无声 多谢提醒:blush:
    落雪无声: @奔赴撒哈拉 也可以用口
    林墉:感谢纠正!
  • 吻尘:你和你妈妈都是好心人
    通过你前面的描述
    我猜阿成定有一片天地
    看书的孩子都不会太差
    把生活在底层的人
    努力生活,改变命运
    刻画很形象!
    林墉:@吻尘 感谢小敏非常中肯的点评。希望好人平安一生!:yum:
  • 珂芯:坐下细细品读
    林墉:@珂芯 感谢品鉴:pray:
  • 千年老妖婆:故事生动形象。
    林墉:@千年老妖婆 谢谢妖妖姐姐的品读:pray:
  • bccc8d90cddd:很感动
    林墉:@XY1042 感谢品读。
  • 晴天的天:我在想,我的还算小说:bow:
    晴天的天:@晴天的天 你的当然是
    晴天的天:@奔赴撒哈拉 我的还算小说吗?少写了一个字:unamused:
    林墉:@晴天的天 我的呢?:grin:

本文标题:「真实故事」那个收泔水的女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yy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