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是和朋友交流的文字,对经典的解读也许有所变化,看官莫当真就好。呵呵~~~
前面说过,“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门槛,上一篇也说到,成圣成王,前面必须过的关是“知”。“知”了又如何呢?在《庄子》里,前面引用过,“心彻为知”,后一句是“知彻为德”。也就是说,知,不断明澈,达到通彻的程度,就是“德”了。在《大学》里称“明德”,由知到德是成圣的过程。
在中国文化里,德是与道联在一起的,道固然没法说清楚,而德可能也不太好描述。否则道德经的德经也不会写那么长了。关于德,在《道德经》里第一次提到“德”是21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孔是孔穴、通达之意。由通达,又引申出广大无边,所以孔德是指德的涵容万物的性质,孔德之容就是德所涵容的万物,它们都是与道保持一致的。所以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其实也提示了一个很重要的,也是中国文化的演绎原则,就是现代数学的“同构”原理。也就是万物都惟道是从,那当然是同构的。所以《易经》才能够以阴阳二爻象征天地万物,一切不过是阴阳二气之成就。那么这里“德”也就明朗了,道生万物而德畜养万物。而后面是说的什么呢?其实就是道德成就万物之状,此中能知此者,当然就是德的一部分——明德。也是后面说的“以阅众甫”的阅字,谁阅?当然只有德之中的“明德”。我们是怎么知道“众甫之状”的?当然也是依靠我们本有的“明德”。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能够明白了。
“大学之道”就在于让你发现明了(发明)、找到这个“明德”。怎么找到呢?在“亲民”时,在“止于至善”时。“亲民”是一个“无我”的状态,与他人为一体,万物一体,这是天人合一的状态,但也不是难以见到的,哪怕就是你为电影的感人故事流泪时,也是与他人一体的。“止于至善”也并不难以见到,比如庄子说的“庖丁解牛”时,比如篮球运动中行云流水恰到好处之时,长跑到状态时……都能看到我们的“明德”在闪光,只是没有训练,当面错过不认得;没有传承,也没人指点。
那么就有了一条专业的路,在《大学》里所谓“知止”而后的定、静、安、虑、得。这是一条修证“明德”的路径。由知达到止,你得先致知,而后止在“知”上,这样随之就会有定、静、安。身心轻安后,就可以如《道德经》所言“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为虑,终有得而明明德。前面说过,这是一条成圣之路,现代人说的修行也是与此相关的。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太难,就是知,也许要许久才明白,而由知到止,那也不是简单的事,也许还是一辈子搞不定的,所以轻易不要谈修炼。但明白这个也好,走后面的成王之路,哪怕只走到修身这一步,也是人生非常难得的风景。
中国上古的这个路是很稳妥的路子。而后来的人们搞的许多“法门”,倒是各有各的偏颇了,有的甚至与道相违的。
最近看《列子》,有段话很有意思,给大家参考:
舜问乎烝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所以。天地强阳,气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这里问的是,道是可以得到并拥有的吗?回答说:你的身体并非你所有,你怎么可能得到并拥有道?再问:我的身体非我所有,是谁的呢?回答说:是天地赋予的形。生长并非你所有的,是天地赋予的中和之气。性命也非你所有,是天地赋予的随顺。子孙也非你所有,只是天地赋予了蜕变。所以我们行走,也不知去哪儿;停下来,也不知道抓着什么好;吃东西也不知道为啥要吃。天地的强大与光明,只是气化的结果,又怎么可以得到并拥有它呢?
所以,所谓修道,并不是有个什么道可以给你修成功,而只是你改变自己躁动的心的自以为是,让自己成为一个与道相合的器物。与人道合,与天道合,与大道合,与自然合,终是合为一体而同寿。
所以,一切要的都是“彻”,心彻为知,知彻为德,一切都是通达了,清除了身心杂质的干扰,本来就与道相应,并不是你修出来的。
但是不修,干扰就永远都有,不修,杂质就一直都在。这些所谓的干扰杂质,都是因为你的注意和挂念而存在,你不理它,就对你没有作用了。所以修道只是不理它,莫以习惯去看它解释它。万物都是整体中的局部,被局部所惑就是被干扰,就是杂质多多。从局部里出来,从整体看局部,才是合于道的。就如《大学》中说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好,我们回头来整理一下说过的这些看来复杂的体系。
知。是我们本有的,明德的一部分功能。比如我们做什么事,我们自己都知道,这个知道,就是知的作用。知是一个旁观者,永远都在,但永远都不跟着情绪起舞,只是高冷地看着我们的一生的际遇。
心彻为知。当我们心里是通彻之时,也就是没什么杂念的时候,知就会很明显地呈现在那里,那不是个什么东西,只是在没什么杂念的时候,就是干净的“知”。这时就比较容易去把握“知”。
知止。把握“知”的意思是认得它,然后开始在生活里注意到它的存在,慢慢会转过来,将我们的立场从情绪、思想、念头的角度,转到“知”这个层次来。只要转过来了,我们就一定是心明眼亮的,不再被迷惑了的。所以认得之后,慢慢稳定下来,称为“止”。知能够达到“止”,就比较干净无染了,没什么能干扰它了。
“知彻为德”。这时,心就可以定下来,然后身心达到轻安。这时,我们就完全不受身心的干扰了,能够很轻松的“观”,就是《道德经》说的“以观其妙”和“以观其徼”,进而把握到“明德”,这就是所谓的“知彻为德”。
把握明德,则通达于道,对天地万物的奥妙一览无余,当然就能够循天之行而长生,能够执天之行而平天下。
所以,成圣成王之路,皆由“知”开始。就算你不做王也不成圣,把身体搞好,也是从“知”开始的,不然,一切所谓的养生都是扯吧。养心养神才是真正的养生,其余的只是随之而来的技巧,不懂养神而只知技巧,没有用。就好比开着很快的车,方向不对着目的地,再快也是白费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