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永远在出发——读路遥《人生》

作者: 晨光熹微110 | 来源:发表于2023-04-28 19:25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私以为用唐代龙牙禅师这句话来形容路遥小说《人生》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是再恰当不过的。24岁的高加林在人生刚起步阶段的几年便经历了三次的大起大落。人生无常这四个字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出身农村的高加林家境贫寒,但在县城读过书且有才华的他对精神有着很高的追求。原本身为民办教师的他对这份既体面又能实现他人生抱负的工作很满意。然而村干部高明楼的儿子毕业后突然顶替了他的工作,气愤而又无奈下高加林只能默默回家做了农民。这是他人生第一次大的起落。之后他迫于生计去县城卖蒸馍,却因心底清高羞于开口吆喝,因怕看见熟人还一路躲躲闪闪最后为逃避甚至跑进县文化馆阅览室看起了报纸,等回过神来,已错过卖馍最佳时机。这样的他是根本无法做一个合格的农民的。好在他遇见了村里“二能人”刘立本的二女儿——巧珍。美丽朴实、家境殷实却没读过书的巧珍一直暗恋着有才华的高加林。她不仅帮高加林解决了蒸馍卖不出的问题,还为他买烟,之后又对他真情告白。高加林被巧珍的大胆和真诚打动,与她陷入爱河。在他被迫当农民的苦闷时光里,是巧珍用她最炽热纯真的感情慰藉了他,让他甘心拿起锄头劳动起来。有了巧珍陪伴,虽然他偶尔也会在看到骑着自行车回家的公干们时心存向往,但生活也不至于太难熬。

第二次起落发生在高加林的叔叔高玉智突然转业回来,当上县劳动局局长后。高玉智的部下为讨好他走后门将高加林安排到县城当记者。一直不甘做农民的高加林很快沉浸于县城生活的快乐中,并凭借出众才华在县城脱颖而出,备受瞩目。工作如意,人生得意之际高加林又遇上曾经的女同学黄亚萍。身为官二代的黄亚萍在上学期间便因其出众才貌、不同寻常的南方姑娘气质吸引了高加林的注意。两人上学期间就走得比较近,常一起讨论诗歌、文学,若不是高加林回乡成了农民,两人也许就在一起了。这次相逢,两个同样心性很高的两人继续大谈文学、国际问题,黄亚萍发现一直忘不了他,向他表白。虽如此,加林心里一直还惦记着巧珍。但他也渐渐发现,他和亚萍在一起时能大谈国际能源,而和被拴在土地上的巧珍在一起时却只能听她谈论家里老母猪又生了几个、死了几个了,巧珍和他的谈话已不如之前让人心神迷醉了。就在这时,黄亚萍又允诺他一个让他心动的条件——可以带他去南京有更好的发展。高加林心动了,和巧珍提出分手,接受了黄亚萍。

城里出身的黄亚萍有眼界和才华,但有些娇气甚至骄横。和她在一起后,高加林被她打扮得很时髦,两人常穿着洋气的衣服,骑着自行车在城中来回穿梭。控制欲强的黄亚萍为让加林证明对她的爱时不时会想出点法子捉弄他。期间,高加林不止一次想起温柔善良的巧珍,但对大城市的向往还是让他选择了被黄亚萍控制。就在这一对时髦情侣畅想着光明美好的大城市生活时,突然一封关于高加林工作来路不正的举报信,彻底将高加林打回原形。

这是高加林人生中第三次起落。这次起落对高加林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这一次,他不仅失掉了县城的体面工作,不得不再次回乡当农民,更致命的是,曾经身为农民时他最大的慰藉巧珍也嫁了人。而他这时发现,一直以来,他真正爱的人只有巧珍。

失去巧珍的他想要自杀,却被村里的老人德顺老汉阻拦了。德顺老汉一番“一个人,爱过,痛苦过,通过劳动得到快乐,通过分享让快乐得到流传,难道这不是一种幸福吗?”的话,让高加林幡然醒悟,放弃了轻生。而他既热爱又鄙夷的高家村,也以宽容的态度接纳了这个曾经犯错的年轻人。

看完这本书,相信很多人都感慨不已。失去工作,从备受尊敬、受人瞩目的县城记者变成自己最不想成为的农民,又痛失真爱,回顾高加林过往经历,无疑是一场悲剧。而这悲剧的根源在于他的不满足,不肯根据现实脚踏实地地进行生活。有追求是好的,但也要基于现实。如果当初他没有接受那份来路不正的记者工作,而是踏踏实实做个农民,温馨平静地和巧珍在一起,以他的才华和高明楼对他的愧疚与才华的忌惮,熬到之后高明楼找机会再给他安排一份民办教师的机会是很有可能的。可他急于脱离生养他的农村,枉顾现实,又被城市梦想迷惑,不肯沉下心来正视自己爱巧珍的心,如无根浮萍,脱离根本,所以落了个如此下场。

除此之外,这本书对我更大的感慨,也就是德顺老汉最后点醒高加林那段话里包含的精髓——人生无常,且没有回头路,失去了,也许就永远地失去了。但生活永远是要向前走的。脚踏实地,面对现实的生活,坚强地走下去也是一种快乐。是呀,我们都是被粮食供养长大的,那些沉重博大的土地是我们生存的根本,又有谁敢说通过自己的双手、认认真真、勤劳踏实地去下地劳动是件羞耻的事呢?人不能因为接受过更高的教育、不能因为社会发展就忘本,因为本是我们汲取力量、滋养我们的基础,基础不牢,就算万丈高楼也早晚要坍塌。

也许前二十多年高加林的生活是一场悲剧,但之后只要他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生活,未必不能涅槃重生,创造一个新的自我。这也是本书的点睛之笔,最后的升华。

相关文章

  • 人生,人生——读路遥《人生》

    读小说,沉浸故事之中时常常会忘记这本书的名字,今天读完之后脑子有点乱,索性趴在桌上小憩了一会。也不知怎的,忽然就想...

  • 读路遥《人生》

    “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这是柳青给这本书的题记,也是一个引子,让人...

  • 读路遥《人生》

    文/乐僧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这是当年上初中时教室墙上贴的励志语,当...

  • 读路遥《人生》

    我正坐在车子里,静静的等着时间流逝,暖气热乎的我昏昏欲睡,瓜子嗑够了,呆也发不下去了,突然想起了前段时间读完的《人...

  • 读路遥《人生》

    这两天监考的空挡里,读完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和《人生》,尤其是看完后者,特别有冲动想写点什么。从某种意义来...

  • 读路遥《人生》

    很久没读书了 花了一晚上看了这本被搁置在书架角落的书 拿起它纯粹是因为名字 人生 多么重大的课题 又是多么模糊的概...

  • 读路遥《人生》

    我认为这篇小说的精髓是,保持本心,正确选择。 主人公在光明的前途和牢固的爱情方面。并没有思考太多,在他心目中,此时...

  • 读路遥《人生》

    我们不喜欢索然无味的生活,但高加林这样的人生是我们想要的吗 创作背景 作者路遥青年时生活在贫穷落...

  • 读路遥–《人生》

    人的一生最开始是不能由自己决定的,世间常说人的一生是命中注定的。 读《人生》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路遥先生对人生命运的...

  • 读路遥《人生》

    《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据说《平凡的世界》是根据《人生》扩展写成的。 《人生》中的高加林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永远在出发——读路遥《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lwjdtx.html